第69章:莫須有的南方叛亂
大堂正中間站著的這個人,一身整齊利落的盔甲,英武勃發(fā)。
東吳將領因為經常要指揮水戰(zhàn),所以大多數(shù)反而不習慣穿戴盔甲,以便于在船上作戰(zhàn),可是這位將軍卻把自己包的嚴嚴實實。
只不過帶甲的裝扮依舊遮不住他身上隱隱作現(xiàn)的疤痕,一道紫紅色如長蟲一般的刀疤從他的背部蔓延上來,爬到他的后頸才停住,手臂上的疤痕也一直延伸到了手背和手指的關節(jié)處。
此人,正是孫權手下最親信的將領,周泰。
這是孫權在哥哥孫策還活著的時候,就專門向哥哥索要過來的將領,從此周泰跟隨孫權出生入死,可以說整個江東,只有周泰的心中沒有舊主的余蔭,在他看來,孫權就是江東唯一,也是當之無愧的主人。
而此時孫權的心思,周泰當然明白。
孫紹那邊,孫權專門在上虞安排了眾多親信衛(wèi)兵,就是為了時時刻刻監(jiān)視孫紹的一舉一動。
這些衛(wèi)兵都帶著孫權的密令,整個江東不管是誰,連靠近孫紹都需要得到孫權的準許,更不用說光天化日之下讓孫紹失蹤了。
除了一人,大都督周瑜。
所以孫權一得到孫紹失蹤的消息,不由分說就大罵周瑜,這事只能是周瑜干的,目的也只有一個,就是跟他孫權屁股底下的寶座過不去。
“幼平,周瑜這是要反了,曹賊當前,他周瑜居然要反了?。?!”
孫權雖然年輕,卻一向沉穩(wěn),此時卻還是有點繃不住了。
“主公息怒,屬下覺得大都督不至于會反叛主公,而且大敵當前,他現(xiàn)在應該沒有功夫處理公子孫紹之事?!?p> “你也相信周瑜這個狗賊?”孫權大聲喝道。
周泰大驚之下,連忙跪倒。
“屬下不敢,只是現(xiàn)在曹賊就在對岸,屬下是想江東應該先合力破曹,然后再說內事?!?p> “哈哈……哈哈哈哈……”孫權發(fā)出了一陣笑聲。
“幼平啊,你真是太單純了,破曹?曹操一破他周瑜成什么了?整個江東的大英雄,到時候他就不是什么大都督了,他就是江東的王,我才不過是個將軍,他周瑜到時候可就是王了?!?p> “等到曹操一走,江東的內事就不是我孫家的內事了,就是他周家的內事了!”
孫權位于人主,思路自然和周泰這種人臣不同,可周泰不傻,孫權說的道理他瞬間就明白了。
對他來說,沒有了孫氏的江東,便不是江東。
他固然也像其他江東將領一樣,敬重周瑜,但是如果周瑜真的威脅到了孫權,那他的立場將會非常果斷。
“幼平啊。”周泰聽到了孫權的聲音,才緩緩抬起頭來。
只見孫權的眼睛已經重新恢復了如井水般的幽綠,紫色胡須下面是淡淡的笑容。
“看來這場仗,我們要送曹操一場大勝了?!?p> 周泰心頭一驚,他想到了江東二百余萬百姓,可他能怎么辦呢,主公之命,雖死必從。
在決戰(zhàn)的前夜,周泰縱馬數(shù)百里趕往前線,從周瑜的手中帶走了將近一半人馬,名義上是為了南方一場莫須有的叛亂,實際上,是為了從周瑜手中搶走一場垂手可得的勝利。
這是孫權的政治權謀。
對于江東泱泱百姓來說,孫權的重權謀,是幸事,亦是不幸。
…………
諸葛亮在水鏡先生門下修習過觀星術,雖然趕不上那個人,但曾經,他也養(yǎng)成了經常觀星預測的習慣。
可是南方的天常常霧氣沉沉,星星的軌跡都看不清楚。
他依稀還能記得北方的夜空,天氣高爽,什么時候抬頭,都是滿天的星辰。
劉皇叔的逃跑路線不斷南移,但臥龍的心中,從來沒有一刻后悔過當初離開那個茅草房。
趙云憂心忡忡的望著三丈多高的七星壇,周圍插滿了符號詭異的大旗,旗幟筆直的沖著東南。
他對諸葛亮很敬重,但是借風,真的可能么?
其實他的內心深處,對孔明能否借來東南風倒不是最擔心的,反而擔心孔明若是真的借來了東南風,江對面的恩公,抵擋的了孔明和周瑜的大火么?
他想起了帶他出曹營的那匹戰(zhàn)馬,想起了恩公親手給他打包的行李,想起了欠下的一屁股賭債,甚至想起了可可愛愛的呂大人。
當然,他不會因此而背叛劉備,背叛聯(lián)軍,但如果有機會,他只是想確保恩公的安全。
忽然之間,七星壇周圍刮起了狂暴的大風,吹的大旗和趙云的披風都獵獵作響,由大量木頭和少量石材堆砌而成的七星壇甚至有種搖搖欲墜的感覺。
趙云被吹的完全睜不開眼睛,不知過了多久,風力才漸漸散去,七星壇也再次恢復了平靜。
趙云睜開眼,第一件事就是看向大旗,而那些旗幟全部齊刷刷的朝向了西北方向。
他的眉頭擰的更深了,吃驚,震撼,擔憂,一瞬間他便已經完全無法駕馭自己的心態(tài)。
就在此時,七星壇上忽然傳來一聲悶響。
趙云不敢怠慢,連忙沖上去,只見諸葛亮已經栽倒在他布置的陣法之中。
諸葛亮沒有昏過去,只是垂垂無力,身子癱軟,趙云把早已準備好的水遞過去,諸葛亮卻連拿碗的力氣都沒有,趙云只好把水喂進諸葛亮的口中。
其實這種情況,諸葛亮事先就已經對趙云交代過了,之所以叫趙云來守護,也正是因為信任趙云武功高強,有他在,才能保證自己的安全。
“軍師,你怎么樣?要不要我扶你下去?”趙云問道。
七星壇上的風依舊非常大,不光是因為高的原因,今天這里發(fā)生的一切,在趙云看來都非常邪門。
諸葛亮緩緩點了點頭,卻根本站不起身,趙云一把將諸葛亮背起。
這時候他才驚異的感覺到,諸葛亮近八尺的身高,和他自己相仿,但卻好像沒有什么重量,他背上像是放著一團有形狀的空氣,輕飄飄的。
趙云扭過頭向后看,只見諸葛亮的臉龐歪倒在他的肩膀上,這張臉說不出有什么不同,但就是讓趙云感覺仿佛被抽走了全身精魄一般。
說的更確切一點,簡直不像個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