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亭里的一番交談無疑是將柳清云和楊秀的感情拉近了不少。
兩人騎馬并肩而行,
柳清云訴說著這三年來自己在淮河前線的所見所聞,楊秀則是一邊聽著自己往日里從未見過的新奇,一邊偶爾插上兩句自己的見解,順便為柳清云介紹著京城里在這三年發(fā)生的趣事。
兩人這一刻都心照不宣地拋棄了那在其他人眼中高高在上的身份,只是如同兩名簡單的老友一般,久別重逢。
隨著兩人不斷地接近京城,聚在道路兩旁的百姓也多了起來。
沒辦法,這隊車駕實在是太過扎眼。
右邊樹立著的是象征著大承地位最高的禁軍的龍旗,而左邊樹立著的是大承戰(zhàn)力最強的鐵血之師,定北軍的紫荊軍旗。
百姓不知道朝堂上的那些骯臟丑事,他們只知道淮河兩戰(zhàn)大承大獲全勝,一雪被江北諸國打得丟盔棄甲三十年的恥辱。
而太子殿下親自迎接定北侯公子,這無疑又是君臣相和的極好證明,就跟當(dāng)年還是皇子的圣上與定北侯柳復(fù)一般。
興奮,激動,洋溢在柳清云目光所見的每一個百姓的臉上。
然而越接近順天城的城門,楊秀這心中便愈發(fā)不爽。
不僅僅是因為他跟柳清云將再一次擁有君臣之隔,更是因為前方那騎馬立在城門前的白袍身影愈發(fā)清晰。
楊澤,不僅是那個跟自己喜好相差無幾,僅僅比自己小了兩歲的弟弟;更是那個與自己圍繞著那張該死的龍椅爭奪了近十年的懷王。
憑心而論,楊秀并不討厭自己的這個弟弟。
楊秀喜歡丹青字畫,楊澤喜歡詩詞歌賦,兄弟二人本該有著說不完的知心話,悄悄話,然而卻被命運捉弄般一起投胎進了這最是無情的帝王家,圍繞著那把至高無上的椅子爭得死去活來。
說到底,都是被逼的。
怨不得自己,也怨不得他……
“臣弟見過太子哥哥?!?p> 熟悉的聲音將楊秀已經(jīng)飄到天邊的思緒拽回現(xiàn)實。
楊澤還是按照往日的習(xí)慣,沒有穿那身親王蟒袍。一身繡著竹林仙鶴的白色道袍披在身上,將身材本就修長的他襯托著就跟那剛從山上下來的玉面小道士一般無二。
專門被女鬼勾引的那種。
“王弟多禮了?!?p> “臣柳清云見過懷王殿下?!?p> “三年未見,柳將軍風(fēng)采依舊。”
“懷王過獎了?!?p> 三人互相寒暄了一套,平淡如水,完全沒有眾人預(yù)料中那擦之即燃的火藥味。
守衛(wèi)在東城門的禁軍小將見得這一幕心中也是松了一口氣,一個是監(jiān)國的太子,一個是在朝中呼聲不亞于太子的懷王,還有一個是那在前線實權(quán)到不能再實權(quán)的定北侯的大公子...
這三人要是打起來,自己攔也不是,不攔也不是,搞不好還要腦袋搬家。
這口飯,不好吃啊。
“定北侯在前線大勝,揚我大承國威。柳將軍親上前線,克敵復(fù)土,亦是我大承功臣之一。本王身為皇子,本該效仿古人,城外十里迎接將軍,奈何皇子無詔不得出城,本王只好來這城門口向?qū)④娨槐肀就跣囊?。還望柳將軍不要介懷。”
言辭懇切,卻綿里藏針。
按大承禮法,城外十里乃是在國戰(zhàn)大捷之時迎接一軍主將所為,而其次的一檔便是城外五里。
此番前線大勝,且不論淮河兩戰(zhàn)有沒有被城外十里迎接的資格,就算有,那也是為定北侯柳復(fù)準備的。
從品秩上講,柳清云一個從五品的車騎將軍,能夠被太子城外五里迎接,就已經(jīng)是莫大的殊榮了。
能夠跟楊秀奪嫡奪了近十年,楊澤自然不會是不懂禮法的人。
一句簡簡單單的城外十里,動上兩句嘴皮子不損自己分毫,卻讓楊秀暗自吃了個啞巴虧。
畢竟在這個時候,楊秀總不能說上一句:‘柳清云還不配城外十里迎接’不是?
雖然這是事實,但也不能當(dāng)著人家的面說啊。
更何況這人還是奪嫡的最大助力,別說原話了,哪怕只是類似的意思,那都不能說!
可若是不解釋,那必然會給柳清云造成一種,太子不如懷王重視自己的感覺。
即便柳清云嘴上說不在意,但知人知面不知心,你敢確定他心里真的不在意?
楊秀一時語塞,柳清云則笑著在旁解圍:“懷王過獎了,不過小打小鬧罷了。便是父侯大人能得太子城外五里相迎,都是我淮南柳氏的莫大殊榮。十里相迎,臣不敢窺測?!?p> 楊澤知道適可而止的道理,挑撥關(guān)系也不能太明顯,當(dāng)即笑道:“能將江北三國說成小打小鬧的,大承上下,也就柳將軍有這般底氣了,不愧是虎父無犬子?!?p> 對麾下輕輕一招手,便有一位管家模樣的人,雙手托著一副錦盒,趨步來到柳清云身側(cè)。
柳清云微微一怔,疑惑地看向楊澤,輕聲問道:“懷王殿下,這是?”
楊澤對著那名管家輕輕一揮,管家便心領(lǐng)神會地將錦盒打開,露出了一根近兩尺長的紅色老參。
柳清云下意識地偏頭看去,紅參這種東西在淮南的定北侯府也有不少,都是平常各級官員送來的孝敬,品種自然是上佳。
可即便是在侯府,最長的最好的紅參也不到一尺,就那還是已經(jīng)長了三五百年的珍品。
眼前的這條比侯府里那根可是長了一倍有余,雖說紅參的好壞不能單看長短,但只要不是假的,從長短看重量,從重量看年份,從年份看藥效,也能瞧出個八九不離十。
而且這是懷王送的,只要懷王還要點臉,就不會送個假的東西糊弄自己。
正在心中估摸著這紅參的年份,就聽得楊澤在一旁開口:“這是一年前下面的人從嶺南偶然摘得,本王一時心奇便留了下來。
淮南柳氏為大承鎮(zhèn)守北方,這戰(zhàn)場上刀劍無眼,難免要受些傷。本王不能替將軍分擔(dān)痛苦,便想著從其他地方彌補一二,也算是盡上一份心力,這千年老參滋補功效甚佳,也是本王覺得唯一能配得上將軍的物什,還請將軍莫要推辭?!?

騎驢入劍門2
嗯,今天一樣一更,明天開始二更,求收藏和票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