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泥馬的!到底是什么情況!為什么這兩個基因老是出問題!破殼之后就不能再堅挺個一兩秒讓我看看到底問題出在哪了!”
實驗接二連三的失敗,已經(jīng)浪費了兩桶物資的莫寒簡直抓狂,想一頭撞死的心思都有了。
原本莫寒以為自己半天就能在不依靠人工智能的情況下,獨立制造出了一只離殼半分鐘的兵種。
莫寒覺得自己有希望更近一步改進兵種基因,使其可以存活更久的時候,時間狠狠地給了莫寒一巴掌,臨走時還順便吐了口吐沫。
剛開始,根據(jù)莫寒的設想以毛毛蟲為前期模板,中期化蛹后可以直接在蛹內(nèi)做進一步的成長,直到后期長成一種混合了扁形蟲基因,螞蟻基因,蚯蚓基因,光合作用,改造外形的突襲行兵種。
在莫寒的設想中,只要這種蟲子里隨便一只長成成蟲,趁著外部甲殼沒有完全成型,一兩天內(nèi)根據(jù)扁形蟲分裂再生的特性自我分割,再生,然后不斷重復此過程。
莫寒的低消耗軍團就可以,以最快最短的時間內(nèi)迅速成型,而且之后在戰(zhàn)場上只要祂還活著并且存有足夠的營養(yǎng),只需要讓完好的兵種頂上去,讓缺胳膊少腿的兵種在后放補全身體。
擁有這樣可以持續(xù)消耗而且不會大量減員的兵種軍團,只要莫寒自己不作死,自己就可以從平原螞蟻的邊緣邊搶食物邊種田。
形成一種兩開花的局面,而且越是到后期兩種模式還可以形成一種互相循環(huán)的模式,軍團在外打仗,將殺死的敵人尸體運回來給黑森林做養(yǎng)料,而黑森林將吸收掉的尸體重新做成可以讓軍團快速吸收的果實或者是營養(yǎng)液之類的運送到前線戰(zhàn)場。
可,理想很美滿,現(xiàn)實很骨感,前期到中期都很順利,按照人工智能傳給自己的知識,做到這些還是可以的,但是化蛹之后怎樣讓這些基因可以融合在一起才是真正給莫寒擋頭一棒的元兇。
融合螞蟻與蚯蚓的基因很順利,不僅增大了螞蟻的體型大小,還保留了蚯蚓吃土的能力。
當時一次就成功的莫寒只感覺自己無所不能,只要自己想,不管多少基因想融合多少就融合多少。
但當時的莫寒還是太高估了自己,他不是主角,沒有主角光環(huán),也不能心想事成,啥事都能辦得到。
在模擬中扁形蟲的基因也非常順利的融合進去,還有后續(xù)的光合作用,以及自己特意設計的外形,這些都很順利的融合在一起。
可等莫寒造出第一只兵種來實驗時,剛剛破卵而出的幼蟲也不知道為什么,就挺突然的,破卵不到四十秒蛋殼都還沒吃完呢,直接就開始分裂自己。
而傻眼的莫寒也是第一時間檢查這只實驗品,而啥都沒查出來的莫寒只能重新生產(chǎn)兵種,這次莫寒專門生產(chǎn)了十只來做對比。
之后的結果氣的莫寒,想把這些實驗體的腦子挖出來,看看它們到底在想什么。
而之后的實驗也都是同樣的結果,破卵不到四十秒就開始分裂自己,就算是后來莫寒給它們添加上了橋梁基因,這些實驗體還是會在四十秒后直接自我分裂然后死亡。
這也是開頭莫寒發(fā)狂的原因,實在是被打擊到的莫寒,突然就覺得自己很沒用,給各位穿越者前輩丟臉了。
蹲在墻角畫圈圈的莫寒,回頭看著因為實驗需要而被強行拓寬到五米的坑洞,不管是墻上還是地上密密麻麻每個都有拇指大的卵。
只要密集癥患者見了都說好的,強迫癥患者拿刀打招呼。
莫寒隨手扒拉著一節(jié)離自己最近的尸體,腦海中還在回想著兵種模擬的所有過程。
但令莫寒不知道的是,一只先天發(fā)育不良只有正常幼蟲兵種三分之一體積的幼蟲,正在這遍地同族尸體的修羅場中大快朵頤。
時間過去了兩天,不吃不喝意識沉浸在體內(nèi)的莫寒只感覺自己的前肢好像被什么東西咬在了嘴里。
意識回歸身體的莫寒頓時有些傻眼,自己面前這只一米多長半米粗的大白蟲子是個啥?
看著這個因為咬不動莫寒的前肢而較勁的大白蟲子,莫寒趕忙將前肢從祂的嘴里抽了出來。
同時莫寒的心中一股慶幸感油然而生,慶幸自己有先見之明,把母蟲單獨放在一個較小的坑洞內(nèi),不然只比莫寒本體大了一倍的母蟲,肯定會成為這只大蟲子的腹中餐。
見到自己嘴里的東西會動而且還是個活物,大白蟲子就有點興趣缺缺的,將身體轉了個方向,向著儲存果實的坑洞爬去。
看著轉身向著儲存室爬去的大白蟲子,莫寒趕忙發(fā)出信息素,叫停了還想繼續(xù)吃下去的大白蟲。
圍繞著這只可能發(fā)生基因突變的大白蟲子看了一圈,這瞧瞧,那戳戳的,時不時還趴到祂的身體上仔細觀察的莫寒,得出一個特別的結論。
那就是這只大白蟲子好像不僅僅只是基因突變那么簡單,祂的整個身體結構都不在遵循莫寒給祂定下的基因模板生長,而是在以有基因內(nèi)隨機選定一個作為自己的主模板,其它基因會成為隱藏基因而存在于基因鏈中。
也就是說這只大白蟲子的下一代,可能會在四種基因中隨機生成,就連以莫寒設計外形的大白蟲子也有可能會被生出來。
雖然這是不可能就是了,至于為啥,那是因為莫寒在基因里就沒添加過生產(chǎn)后代這種基因。
查清楚情況的莫寒,在這只大白蟲子的身上看到了曙光,因為一直困擾自己的難題,在這只大白蟲子身上找到了答案。
給這只蟲子下達了低消耗模式的莫寒,興沖沖的跑進母蟲所在的坑洞,前肢搭在母蟲的身體表面,鏈接上母蟲的莫寒,瞬間來到一處白茫茫的空間中。
早就習慣的莫寒揮舞前肢,從空中扒拉出一大堆基因樣本,挑出自己需要的基因,不一會一條全新的基因就被莫寒組裝在一起。
話費了一些時間完善了一下其它東西,莫寒的意識就退出了這片白色的空間。
隨著莫寒意識的退出,一顆只有拇指二分之一大的卵被母蟲生了出來,雖說這么看著自己的一部分來生產(chǎn),確實心里比較隔應的,但現(xiàn)在的莫寒已經(jīng)開始漸漸習慣了。
前肢搭載這顆幼小的卵上,莫寒的意識主動沉浸其中輔助內(nèi)部的生命加快自身生長的速度。
不到半個小時,這顆卵內(nèi)的生命就破殼而出。
用前肢輕輕夾起這只與外面那只大白蟲子一模一樣的縮小版,帶著祂來到儲藏室,莫寒輕輕的將祂放在一顆果實上。
靜靜等待的莫寒隨時都在記錄者實驗數(shù)據(jù),時間過去了半個小時,原本只有一只的白蟲,這時卻變成了五只而且每只都胖的足有兩根手指粗。
莫寒輕輕夾起其中的一只放入嘴中,閉緊嘴巴,用力一咬,一股好像在吃黃瓜的感覺自嘴中穿來,雞肉味,嘎嘣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