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都是聞達于天下的名士,得諸位之助,襄陽才有今日之盛況!然今日我大漢遭此劫難,是在令人痛心疾首,故吾準備振興教育,培育人才,興復漢室!
說來慚愧,吾兒劉琮在教育一事上比吾還早行一步,先是興辦了小學,如今又開始逐漸興辦中學!教育功在千秋,因此,吾召集諸位商議教育之事!”
“父親所言極是,如今我襄陽學子過萬,各類書籍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正是父親與諸位大賢之功勞,然琮以為教育當進行改革!
小學,乃啟蒙之學,中學,乃初學,然這些年以來,小學的發(fā)展速度依然還是有些緩慢,八年來,荊州,揚州,交州,益州小學數(shù)量加起來不過百余所!
之所以發(fā)展緩慢主要是因為老師不夠,因此琮以為當務之急是解決啟蒙老師數(shù)量不足的問題,這才是急需所解決的問題!”
“諸位可有解決之法?”
劉表與劉琮兩人一唱一和,在座的都是人精,這兩人怕是有了商議,這才有了這演戲之舉,同時又給足了他們面子。
王粲看了看這些老狐貍,見到這些老狐貍都沒有吭聲,應該是他上場的時候了。
“一直以來,小學都是二公子私人籌建,二公子有什么好的建議?”
“琮倒是有一個不成熟的建議,一直以來,先賢傳播知識,因材施教,如康成公門下弟子數(shù)千,康成公可與孔夫子比肩!
然而,孔夫子門下弟子三千,真正的達者不過七十二人!但是琮并不認同此事,孔夫子教導弟子有教無類,其余弟子或許不如七十二人有才!
但是他們就不能勝任一些基礎崗位?同樣,琮以為諸位大賢的弟子也一樣,杰出的弟子可為人杰,然而稍微平庸的弟子應該也是可以在普通的位置上綻放出屬于他自己的光芒!”
“興瑞的意思?”
鄭玄主動問道,既然劉琮提到了他,他也想知道劉琮賣的是什么藥!
“鄭老,還有諸位大賢都如孔夫子一般有教無類,其中不少弟子并非治國平天下之才,然而他們是否可以勝任小學老師呢?
琮以為是可以的,目前來說,小學教育缺乏大量的老師,琮希望諸位大賢能適當?shù)奶暨x適合小學老師的學生來振興教育,行教化之道,教化萬民!”
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些不解,之前他們可是想過這事,然而被劉琮拒絕了,現(xiàn)在劉琮又開始提及此事,這可是好事。
劉表對劉琮也非常滿意,之前劉琮拒絕是因為自身在這方面的基礎還不夠扎實,如今時局不同往日。
劉琮麾下培養(yǎng)的小學老師超過了三千,這是一個極為龐大的數(shù)目,這就好比,如果你只有一百軍士的,你是不敢俘虜三千降兵的。
但是如果你有六千士兵,你自然是可以放心俘虜三千降兵,如今的劉琮也是如此,劉表入主荊州八年,如今算是完全掌控了荊州,很多事情也無需看別人眼色了。
如今荊南四郡,糜竺,滿寵,張羨,劉度以及江夏伊籍都是唯劉表父子是從,南郡諸葛玄,章陵蒯越,上庸向郎,南陽劉先也基本都與劉表利益一致。
劉表通過劉琮對軍隊大幅改革更是將軍權牢牢的抓在手中,如今的荊州劉表是一言九鼎,即便他們想動搖劉表父子的基礎都很難做到了。
“二公子需要多少學子來出任小學老師?”
“一千五百人!”
“好!”
鄭玄立馬答應,劉琮給了他們這么高的帽子,而且如此大的基數(shù)可見劉琮并沒有私心,而且劉琮也需要這些人推廣普及拼音教育。
“主公,我門下弟子可派三百出任老師!”
宋忠也是及時出列,這些人門下弟子少則數(shù)百,多則數(shù)千,如今襄陽文風之鼎盛,早就超過了往昔,蜀中,交州,揚州,豫州,兗州,徐州等地都學子前來求學。
“楚侯,我門下亦是如此!”
“楚侯,我門下亦是如此!”
一群老頭子開始臉紅耳赤的爭論起來了,這是什么?傳道的機會,對家族,對個人都會是極大的幫助,而且十年后,二十年后,總有一些會成為百里之才,千里之駒!
這些人可都是人精,劉表給了他們這機會,他們可不會放過!劉表微微一笑,一邊呡了口茶水與劉繇相識而笑。
“諸位還是聽楚侯安排!”
“正是,就讓景升來安排!”
“咳咳,小學的事情說完了,諸位也別著急,還有其他的事情!教育之事,除了小學,還有其它!如格物!
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中學也應該擴充,琮兒與我提議過,認為中學的教育面應該廣而博!
何謂廣而博,便是諸子百家無所不教,儒家,道家,墨家,農(nóng)家等都進行教導,但是都博而不精!”
“興瑞,為何博而不精?”
劉洪倒是很感興趣。
“中學的年齡在十歲到十五歲,為的是讓學子對各家各派都有充分的了解,了解之后明確自己感興趣的學派!
其次,老師起到考核的作用,學子不僅僅要有興趣,更要有這方面的天賦!琮還是認為,諸子百家都能讓我們大漢變得更好!”
“那中學之后呢?”
“那自然是大學!大學所教與中學的區(qū)別便是大學所教精而專,成為某方面的專才,如精通農(nóng)業(yè)的才智之士,如精通經(jīng)學的才智之士!”
“大學呢?”
劉洪繼續(xù)問道。
“那便是太學,太學博學且精!”
劉琮毫不猶豫的說道,其中不少人臉色一變,倒是劉洪對此并不在乎,繼續(xù)發(fā)問。
“如果一個學生他是全才,或者他年少時候就表現(xiàn)的比其他人優(yōu)異!那又該何如?”
“小學的時候進行引導,中學的時候可以考核,比如在第一年讀完之后,他通過老師的考核之后可以跳級!”
“景升,我剛才聽你說,似乎法家和兵家不在其內(nèi)?”
劉洪繼續(xù)發(fā)問。
“琮兒!”
“法家和兵家不在中學之內(nèi),我大漢儒家本就吸收了法家的一些精華,因此在中學方面,儒道墨亦或者其它都可以做一些律法的啟蒙!”
“中學之后?”
“設立獨立的律法大學,培養(yǎng)專精于律法,督察,審問,緝捕,破案等方面的人才!”
劉琮回答道。
“聽說興瑞對岐黃之術有單獨的安排?”
“確實,目前在籌備階段,預計成立專門的醫(yī)學學校,他和其它都不一樣,一共十五年的學習,從五歲開始學,主學醫(yī)術!”
這些人也都在沉思,劉琮說的這些都是他們未曾想過的,沒想到他們還是低估了這位被稱之為妖孽的人。
從劉琮的回答來看,這一整套的體系怕是早就準備好了,只是在這時候才提出,他們也都有了計較。
“那中學教育是否包含如百工之學?”
“當然,墨家不就包含此類嘛?”
“那大學是否有墨家之學?”
鄭玄接二連三的發(fā)問。
“當然!不夠會更加細致,如研究天象的,他會成為單獨研究的一個方面!如數(shù)學之術,也會成為一個專精,如儒家也會分為數(shù)個甚至是數(shù)十個專精之學!如精通古文,精通經(jīng)學等”
這些劉表早就問過了,所以一直與劉繇在閑聊,至于劉繇則是對這方面沒有太多的興趣。
“興瑞,那大學何時舉辦?又該由誰來教導!”
“時間我可以確定,兩年以后,至于誰來教導,那就需要諸位來商量討論了!”
這些人眼睛一亮,果然還是要倚重他們,這下他們放心了,既然是他們來商量這就好辦了,劉琮也是一笑,還是要給他們甜頭的,要不然他們怎么可能盡心盡力。
里面是爭論不休,劉表劉繇則是慢慢品茶,劉琮則是考慮如今的教育,臨湘籌備好了醫(yī)學學校,第一屆招收五十人!
襄陽已經(jīng)開始建設大學,大學設在峴山腳下,設有3個廣場,2個操場,1個蹴鞠場,一個靶場,四十棟學生宿舍,每棟學生宿舍可住108人。
職工宿舍10棟,每棟可住36人!公共廁所的10個,每個廁所有20個廁位!公共澡堂10棟,每棟可同時淋浴27人。
教學樓二十棟,包含了各種教學樓以及實驗樓,食堂四個!還有圖書館等各類建筑許多,學校占地約1600畝,其中部分是山地,建設難度還是很大。
出于安全考慮建設在峴山腳下,但是面積有限,如何利用面積進行合理設計!而每一棟標識的是最少容納人數(shù),建成之后應該可以容納更多。
如職工宿舍是按照單人單間的標準,這些都是可以適當調(diào)整的!如何合理的處理,每日的工作量也是很大的,如排泄物的處理。
其次是依山而建,更要考慮安全問題,這些都是大漢未來的大才,如果因為學校安全事故而隕落,這可不是劉琮愿意看到的。
“諸位,已經(jīng)到了午飯時間,先填飽五臟廟繼續(xù)討論!”
眾人這才看了看沙漏,已經(jīng)是午時了,于是放下爭論!該吃還是得吃,吃飽了才有力氣討論,這些人如宋忠弟子超過八百,黃承彥弟子也有三百多,綦毋闿有弟子七百多。
劉洪弟子也有百余人,司馬徽的弟子少一些,并非是他教導的少,而是他來荊州的時日不多,弟子并沒有和綦毋闿一樣跟隨到了荊州了。
韓嵩,盛憲,服虔弟子都過百人,蔡邕倒是弟子少,但是被鄭玄等人拉成裁判了,更是苦不堪言,在這群人之中當裁判,這難度可不是一般的難。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writer/p1/contentv2/photo_default.png)
路漫漫求索兮
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接下來會好好更新補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