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另有所圖
“阿難,你什么意思?”
金鱗大聲道。
阿難雙掌合十道:“阿彌陀佛,眾生平等,金施主為何一再趕盡殺絕?”
“哼!”
金鱗冷哼一聲道:“剛才你也看到了,病魔慘無人道,殺死多少無辜的人。
所謂殺人償命!因果報應(yīng)。
你最好將鏡魔和病魔留下,否則……”
“否則如何?”
阿難還未等金鱗說完,就急忙反問道。
金鱗雙目微瞇,他隱約感到阿難似乎另有所圖。
當(dāng)初為了爭奪病魔,金鱗與阿難大戰(zhàn)一場。
金鱗不但戰(zhàn)勝了阿難,更在戰(zhàn)斗中證得阿羅漢果。
所以,阿難應(yīng)該很清楚金鱗的實力已經(jīng)超越了他。
況且金鱗在剛才的戰(zhàn)斗中,擊敗黑帝、斬殺冷心。
如此戰(zhàn)績,還有誰敢小瞧金鱗。
作為如來的弟子,阿難的眼光一定不會差到哪里去。
而且,先前的鏡魔之爭,金鱗與迦葉早有約定,那就是禪位大典之后再做商議。
如今鏡魔之事還未解決,阿難就揣著明白裝糊涂,再次扣壓了病魔。
他的行為著實令人費解,不合常理。
正所謂事出反常必有妖。
阿難的種種行為,間接的證明了他另有所圖。
扣壓病魔和鏡魔到底對西方有什么好處?
拋開事情本身來分析。
西方的終極目標(biāo)其實只有一個,那就是佛教東傳,他們的所作所為也都是圍繞著這個目地展開。
阿難此行,既代表佛教的態(tài)度,也有其個人目的,那就是為佛教東傳立下汗馬功勞。
想要佛教東傳,就必須有廣大的信眾。
可是,道教扎根東土由來已久,早已形成完整的體系。
在這個體系中,上有天庭,下有閻羅。
此外還有三清、四御、五方五老、十洲三島仙翁、菩提老祖、鎮(zhèn)元大仙、黎山老母等等。
民間供奉的神仙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各種妖、怪也都被納入了天庭的體系當(dāng)中。
可以說,除了凡人,所有的精、魄、鬼、怪都已經(jīng)被規(guī)則所束縛,想要禍害凡人就要承擔(dān)一定的后果。
所以東土既沒有妖怪亂世,也沒有人皇殘暴,可以說是天下升平,國泰民安。
在這個大前提下,佛教東傳簡直就是癡心妄想。
所以,要想佛教東傳就需要一個絕佳的契機(jī)。
就比如觀世音的主意,借李二斬殺涇河龍王大作文章,最后李世民大辦水路道場超度亡魂。
這個時候觀世音跳出來說: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難人脫苦,能修無量壽身,能作無來無去。
西天取經(jīng)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只可惜,取經(jīng)之路坎坷萬千,如來低估了凡人的腳力,再加上道家暗中掣肘,取經(jīng)之路難上加難。
心急如焚的如來自然不會一條腿走路,于是他決定借助黃天宗的力量在東土發(fā)展壯大。
可惜冷心不濟(jì),未能如愿。
但佛教不可能就此放棄,他們要自己制造機(jī)會。
眼下就有一個絕佳的機(jī)會,那就是十魔。
可以說十魔是道家的大敵。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利用十魔,既可以打擊道家,又能樹立佛教的威信。
他們打算扶植十魔,打壓道教,一旦十魔肆虐凡間,搞得東土民不聊生,道教就會威信掃地。
此時,西方借機(jī)出手,鏟除十魔,佛教的威信就會建立起來,佛教東傳水到渠成。
所以,阿難的目的就是要搞一場代理人的戰(zhàn)爭游戲,戰(zhàn)場就是東土。
想到這里,金鱗大概已經(jīng)清楚。
“哈哈!”
金鱗大笑道:“你有沒有想過東方與西方的區(qū)別?”
阿難一怔,他不知道金鱗為什么會問這個問題。
“有何區(qū)別?”
“東方世界,人走人道,妖行妖道,各有其途,又各有約束。
所以天下太平,相安無事。
西方世界,講究眾生平等,追求絕對的自由平等,將人和妖的區(qū)別徹底抹殺,導(dǎo)致妖孽橫行,民不聊生。
而當(dāng)權(quán)者只知道追求精神上的解脫,不去管民間的疾苦。
甚至想將西方的那一套生搬硬套到東土大唐。
你和迦葉此行代表的是釋尊,你扣留十魔,就等同于釋尊抑或西方扣留十魔。
西方這樣做有沒有問過天庭的意見?”
話畢,金鱗望向太白金星。
顯然他已經(jīng)將阿難的行為上升到了一個高度,并且完美地把阿難這個破球踢給了太白金星。
太白金星聽完金鱗的話,默默點頭。
他原本以為這只是金鱗與阿難之間的過節(jié),現(xiàn)在他終于明白,原來阿難是要將西方的那一套用在東土大唐。
搞不好他們還要豢養(yǎng)十魔,縱容十魔殺戮百姓。
如果天庭不表明立場,那以后西方就會更加肆無忌憚。
所以,當(dāng)務(wù)之急就是將西方插手東土的念頭扼殺在萌芽之中。
“金宗主所言甚是,十魔乃是道教的大敵,他們不同于尋常的妖怪、精魄,因為妖和精也是道的一部分。
一旦十魔沖出魔鋒洞,就會為禍人間,生靈涂炭,甚至動搖道家的根本。
所以,面對十魔,我們絕不會手下留情,這是原則問題?!?p> 太白金星不但準(zhǔn)確表達(dá)了天庭的立場,更留給阿難足夠的思考時間。
從這一點來看,太白金星不愧是天庭的外交家。
可是,阿難和迦葉并未完全領(lǐng)會太白的用意。
他們只知道修佛參禪,不參加外交活動,哪里知道太白金星的用意。
在他們看來,這個慈眉善目說話不溫不火的老頭只是放了一個屁。
“阿彌陀佛!”
阿難雙掌合十。
“凡人的命是命,魔的命也是命。
難道為了凡人就要抹殺魔?
為什么西方世界與妖魔共生,而天庭卻不能與十魔共存?”
太白一聽,頓時無語,他已經(jīng)說過這是原則問題,阿難卻充耳不聞,喋喋不休。
太白看了一眼帝君,心中暗道:“看來要找一個唱黑臉的人才行?!?p> “老夫已經(jīng)說過這是天庭的原則,不可更改。
況且十魔與帝君存在某種關(guān)聯(lián),我們不妨問問帝君的意思?!?p> 太白金星話音剛落,眾人的視線就落在帝君身上。
東華帝君眉頭微皺,他掃了一眼太白金星,似乎在說,你這個老滑頭。
“帝君有何意見?”
阿難道。
“意見?
可笑!”
帝君雙手背負(fù),看都沒有看一眼阿難。
“西方遠(yuǎn)來是客,俗話說客隨主便。
現(xiàn)在你們卻要登堂入室,干涉起東土的內(nèi)務(wù)。
難道是想欺我東土無人!”
話畢,白山周圍的空間劇烈震蕩,無匹的威壓籠罩在白山上空。
帝君頭頂?shù)奶炜兆兊煤谠泼懿?,雷電交加,一副山雨欲來風(fēng)滿樓的末世場景。
帝君怒,天地怒。
“這……”
阿難頓時語無倫次,他早就聽說帝君是東土的最強(qiáng)者,其實力與如來不分伯仲。
“帝……帝君息怒!
弟子只是按照釋佛的吩咐行事?!?p> 到了這個份上,阿難仍然執(zhí)迷不悟。
他抬出如來這尊大佛,希望可以壓帝君一頭。
帝君一聽,微微搖頭。
十魔牽扯重大,不允許他有絲毫退讓,況且他先前已經(jīng)與如來大戰(zhàn)一場。
既然已經(jīng)撕破了臉皮,也就不用顧及那么多了。
“哈哈!”
帝君仰天長笑。
“就算如來親自到來又能如何?”
話畢,一道耀眼的佛光從西方亮起。
與此同時,一道洪亮的聲音響起。
“誰的口氣這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