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第一爐鐵
時間荏苒,匆匆而逝。轉眼間來到了八月中旬。
還是那個小縣城。朱棣坐在書房,已經(jīng)可以看到城外依稀冒著黑煙。那是已經(jīng)開工的水泥窯的位置。
那濃濃的黑煙,代表的是不斷有產(chǎn)品的產(chǎn)出。這些黑煙雖然這時候會污染空氣。但是目前朱棣也沒有什么解決辦法。
而且對于朱棣來說,盡管這些黑煙都是有著環(huán)境危害,但是朱棣都感覺它是香甜的。每多一個冒黑煙的地方,就意味著又一個的工廠的生產(chǎn)走上正軌。
……
經(jīng)過一個多月的建設,朱棣在這邊轟轟烈烈的大基建工作基本完成,后面就是一些掃尾工作。
鋼鐵廠。
一大早上,朱棣就來到了這里。同時那些學生也被朱棣帶了過來。
今天,是高爐流出第一爐鐵水的日子。朱棣這么早趕到工廠,并不是像領導一樣來背著雙手,慢慢參觀的,也不是來剪什么彩的。
這個高爐的第一爐鐵,可以說都是朱棣手把手的煉出來的,從最開始的建筑材料水泥的燒制,到焦炭制造,再到鐵礦石選擇。最后配料比的計算。這些都是有著朱棣的心血的。
同時也是朱棣來到唐山這一兩個月,所有工作的一個綜合成果。
就像鐵礦場、石灰石礦場、黏土礦場、煤礦場……等等一些列的礦場都是為這些工程提供原材料。而洗煤廠、煉焦廠、水泥窯……等一系列的原料加工廠,最終也都是直接或者間接的為鋼鐵廠服務??梢哉f為了保證這個鋼鐵廠的正常運行,直接或者間接為它服務的,有兩三千人的規(guī)模。
從昨天開始,朱棣就開始指揮,讓人從爐頂不斷地裝入鐵礦石、焦炭、石灰石。一爐個高爐一次性生產(chǎn)的規(guī)模非常大了。整個高爐半徑一米多一點。高就有七八米。整個設計容積有四十立方米。
單是把高爐填滿,就需要消耗非常多的人力。要知道就算是四十立方的水,就有四十噸重,更別說鐵礦石這些了。
在沒有蒸汽機、電動機的情況下,朱棣也只能設計一個用畜力作為動力的傳送帶。臨時過渡一下,畢竟用人力是不可能的,每天都要往里面加各種原料,在這么高的高溫下,把幾十噸的東西運到七八米高的爐口,花費太大。
四十立方的容積,看著非??植?,實際上也就那樣。后世,我國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建造的大型高爐都是1000~1500立方米的,朱棣現(xiàn)在的高爐可以說小了幾十倍。
這一座高爐可以看做是試驗性的高爐,不僅作為技術驗證,為生產(chǎn)出更好質量的生鐵探索出一個好的加工工藝。
另外,還方便多培養(yǎng)出一些煉鐵的技術工人,為即將高速發(fā)展的鋼鐵行業(yè)提供新鮮的血液。
還可以為工匠修建高爐積累經(jīng)驗,為修建更大的高爐做技術儲備。
當然,也不是說修建那種上千立方米容積的高爐。更大的高爐考慮的東西就更多了,各種應力的計算、材料疲勞的影響、溫度的影響等等……
沒有一群后世教授級別的人才,根本不可能修不起來。朱棣的目標也最多只是幾百立方的,但是這也是一個很困難的工程了。
最主要的還是人才的限制,沒有朱棣的插手,那一群匠人也只是一群匠人而已,最多搬磚熟練一點,你給他們講什么靜壓力、應力……這都是天書一樣的東西。
如果有一群大學畢業(yè)水平的人,還有可能在實際工作過程慢慢的探索,磕磕絆絆也能慢慢發(fā)展,但是對這一群工匠來說,他們的發(fā)展上線基本已經(jīng)到頂。只能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建筑工人,再沒有一點基礎理論的情況下,永遠成不了一個設計師。
這也是朱棣的一大困境。在后世的技術中,不管是什么,可能一個技術看起來非常簡單,就像高爐一樣,就是把煤、鐵、石灰石等東西,扔在一起,放入像煙囪一樣的爐子,加熱就完事了,最后再把爐子下面打開,讓鐵水流出來。
就這么簡單,讓人感覺有手就行。
但是要你在沒有絲毫基礎的情況下,把這個技術從零開始實現(xiàn)出來,沒有最基礎的,也就是相關專業(yè)的大學層次的知識,那你基本上屬于癡人說夢。
……
到了中午,投料已經(jīng)投完。在投料過程中,高爐內(nèi)部的焦炭就已經(jīng)開始燃燒了,并不是說投完料之后才開始點火。只是之前沒有大規(guī)模通入空氣,燃燒不劇烈罷了。
接下來,朱棣讓人加大通入空氣的速度,冷空氣進過加熱,從高爐下部的風口吹進1000~1300℃的熱風。
隨著熱風的大規(guī)模吹入,不過一會,整個廠房能感受到明顯的升溫。
吹入的高溫空氣,與高溫下焦炭中的碳燃燒,生成的一氧化碳。
而裝入高爐中的鐵礦石,主要是鐵和氧的化合物。
原料、燃料隨著爐內(nèi)熔煉等過程的進行而下降,在爐料下降和上升的煤氣相遇,將鐵礦石中的氧奪取出來,經(jīng)過這個過程的還原反應,就可以成功的得到鐵。
鐵礦石通過還原反應煉出生鐵,鐵水從出鐵口放出。
而鐵礦石中的脈石、焦炭及噴吹物中的灰分,則與加入爐內(nèi)的石灰石等熔劑結合生成爐渣,從出鐵口和出渣口分別排出。
產(chǎn)生的煤氣從爐頂導出,這一部分朱棣暫時也沒辦法儲存,他現(xiàn)在也沒有足夠的化學試劑,對煤氣進行洗氣處理,也沒有加壓設備、鋼瓶等對煤氣進行儲存。
朱棣只有把煤氣通入熱風爐,進行利用,本來煤氣出來的溫度就非常高,在經(jīng)過冷空氣管道外面時,可以把熱量傳遞給冷空氣,最終再燃燒,釋放熱量,加熱冷空氣,讓冷空氣達到一千多度的高溫,通入高爐。
隨著時間的流逝,一兩個小時左右,第一爐鋼鐵終于到出爐的時候了。
隨著朱棣開爐的命令一下。工人們拿著工具,使勁的才打開了鐵口,看著那從鐵口里面不斷流出來的紅彤彤的鐵水,朱棣心中充滿了自豪。畢竟是自己一點一滴的種田,種出來的,相當有成就感。
隨著鐵口的打開,外面等待的鐵水罐早已準備就緒。隨著鐵水的逐漸出爐,下一步的煉鋼也是即將從它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