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桃源國時,白絕就感覺百姓很艱難了。
一年到頭,累死累活種出些麥子,磨出白面后又不舍得吃,去桃源城里,賣了換成其他難吃的粗糧,回來后,黑面、麩子糠皮、混著野菜吃,就那還不舍得吃干的,得喝稀粥。
吃稀的還不算,一天只有兩頓飯,朝食和晚食,小孩餓得整天田野地里找東西吃,餓得狠了號淘大哭,父母才肯再做些稀粥給小孩吃。
放眼四顧,天上、人間的權貴各不相同,權貴天壤之別,那些人間接引飛升的善人、修士自然算是權貴階級,享不盡的富貴,無災無??;
但只要是普通百姓,無論天上還是人間,卻似乎都一樣掙扎求活,沒個例外。
山里的野民,白絕先前見鹽虎兒手下的隨從,都個個身強力壯,肌肉虬結,還想著他們在山里打獵,沒事就能吃到肉,吃的上要比外面百姓強。
沒想到,山里竟比山外還苦。
想想也是,耕種才是出產糧食最多的方式,不然采集、打獵的生活方式,也不會被刀耕火種取代,山里縱使能打到些獵物,得的肉,也是首先供應給這些保衛(wèi)寨子的戰(zhàn)士吃的,其他人,充其量也不就是能跟著喝點骨頭湯。
而且就算是打到的肉多些,也多半是要派人去桃源城里,拿肉換糧食。
就像那些放牧的牧人,身邊都是牛羊,卻一般吃不到肉一樣,遍身綺羅者,不是養(yǎng)蠶人。
白絕也沒有多說,只是讓軍士們趕緊埋鍋做飯,又給寨子里百姓的鍋里各送了塊牛肉,他們都是吃大鍋飯,鍋里甚至還撒的有些不知道從哪摘的樹葉和蔫爛得差不多的葵菜,看得白絕暗自嘆息。
葵菜還好,前世到了大唐各種新菜種就引進、培育了,葵菜堅持到明朝才退出百姓餐桌。
白絕記得有種菜,到漢朝時,就因為吃起來實在難吃,就被百姓棄之不食,退出野菜之列了。
說白了,這時節(jié)百姓吃的許多“菜”,其實就是野草,只是吃不死人,且味道勉強能夠忍受罷了。
國君府里,白絕專門弄了個院子,用來培育凌霄城里買來的各路菜種,里面甚至有小白菜。
但這時的小白菜,并沒有后世那樣菜葉肥厚的樣子,反而又瘦又小,因此只是被當成尋常野菜,并不怎么被重視的樣子。
這么一想,當真是任務重、時間緊,白絕想吃個醋溜白菜,都不知道要何年何月……
“大王,這是剛熬煮好的羊羹,放的是寨子里煮的上好精鹽,很好吃的,大王嘗嘗……”
鹽虎兒捧著一鍋燉羊肉過來,獻在白絕面前,身后幾個小孩跟著,眼巴巴地看著那鐵鍋,嘴里一個勁地咽口水。
白絕笑了笑,接過旁邊李進盛來的一碗羊湯,一口喝了下去,有些臊氣,實在是說不上一個“好喝”,面上卻露出一絲笑意:“此物不錯,當初周天子的名菜‘羊羹’,想必也不過如此了吧?那幾個孩子你喊過來吧,一塊吃?!?p> 看著一群又臟又黑的小孩搶著吃的樣子,又摸了摸身邊專心吃牛肉,絲毫沒有自己復雜心情的老虎,白絕失笑地搖了搖頭,只覺得心情沉重。
天下間,應該不會再有比這野民寨更慘的百姓了吧?
……
人間,武陵郡、桃花源。
雖然已經(jīng)是寒冬,但谷中卻遠比谷外暖和,又沒有大風,陶豕繼續(xù)與一群村民開荒。
因為見過仙人,陶豕在村子里地位就高了許多,拿著村子里湊錢買的一把鐵鋸,與另一個同輩兄弟配合著鋸樹,其他人分割樹葉,修好樹干后,將樹干扔水里,留待以后蓋房用。
“哥!咱們都開荒半年了,還是沒見到仙人,是不是那仙人誆你的?”對面的青年有些喪氣道。
“呸呸!小子胡言亂語,仙人勿怪!”
陶豕還沒說話,旁邊他父親陶大豕已經(jīng)搶過了話頭:“別胡說!不可對仙人不敬!”
年青人唯唯喏喏,不敢再說,只是臉上的懷疑之色,并沒有下去。
畢竟,來桃源境已經(jīng)開荒半年,頂多見幾只豹子和狼,看不出這里有什么仙家洞府的模樣,心里難免懷疑。
見周圍青年人臉上也有些懷疑,陶大豕恨鐵不成鋼道:“一個個的,就想著上天上,一步登天!你們覺得上了天上,就不用干活,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么?”
“難道不是么?我聽好些個老人都講,說天上的人有吃不完的米山,連地都是金子鋪的!還有……還有……”陶豕忍不住道,說到最后,卻又有些扭捏,沒有說下去。
“還有漂亮俊俏、勤快能干、知冷知熱、孝順性善的仙女等著你!”陶大豕哪里看不出兒子的想法,不由冷笑道,“我常聽說,連些個神仙都要殺妖除魔、舍生冒死,老天爺都要忙三界的事情,一個普通老百姓,上了天就天天擱那享清福、啥活都不干?”
“都天上了,還干什么活?難不成天上百姓也要種田么?”有小年青不服氣,出聲開杠了。
陶大豕嘆了口氣道:“我也不知道天上有沒有種地的百姓,我只知道,自古到今,就算是王侯將相,都有一朝覆滅的時候,更何況是一點本事沒有的百姓?堯舜禹湯都是上古時候的圣王,也沒聽說想讓百姓不干活就有飯吃的,天上只要有百姓,能有田種已是萬幸,權貴王侯都不在意庶民的死活,你們還指著那些更高高在上的神仙會關心庶民死活?”
說到這里,觸動心情,陶大豕又感嘆道:“其實來這開荒,哪里是為了找神仙?其實就是想有個退路,打仗時能躲起來,能找到神仙自然最好,找不到,在這里隱居避世,也是極好的,你們是沒見過當初打仗的慘亂世道……”
“叔,大王都一統(tǒng)六國,自號‘始皇帝’了,哪還有的仗打?”一個沒經(jīng)歷過的年青人問道。
陶大豕擺手道:“用不到最好!可天底下的事,哪里說得清呢?我這一輩用不到,你們可以用;你們這一輩用不到,你們的兒子閨女可以用,有個躲禍的地方,真有了兵亂,那可是能救命的!多掏點力氣算什么?快干活!莫再胡言亂語了!”
一群年青人嘟嘟囔囔著,聽長輩話繼續(xù)做活,只是心里并不當回事。
都天下一統(tǒng)了,哪里會有什么戰(zhàn)亂呢?
再說了,戰(zhàn)亂了、有仗打才好呢!
到時候去參軍,也拼殺出個將軍當當,出人頭地,不再當庶民,每天美酒肥羊、娶個美人當老婆,豈不是極妙的?
忙碌了一天,見天色已黑,陶大豕便帶著眾后輩,帶著工具,乘著小舟回陶家村睡覺去了。
夜色籠罩,一處鋸開的樹樁旁,一塊方圓數(shù)丈大小的空間漸漸扭曲,借著月色,似乎還能看到里面陣陣迷霧,透出讓人心驚肉跳的不祥之意。
如果白絕在這,一定能感覺得出,這就是桃源境邊緣“重影之路”的氣息。
桃源境,白天依附天界,晚上沉落人間,此時夜色己深,沉落人間,只是陶家村的百姓都離開了,就算偶爾在此過夜,晚上也是雙眼一摸黑,夜里什么也看不見,自然也發(fā)現(xiàn)不了他們苦苦尋找的“天界”通道,其實就藏在他們平日里干活、走路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