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瑪尼伊人的搶劫活動搞的轟轟烈烈,另一方面,傳教速度卻跟不上劫掠的速度,沒有達到圣西蒙的預期,教會對西部教區(qū)很不滿意。圣西蒙召見了希爾達力克,希望能夠讓賽里恩部落到瑞恩河下游發(fā)展,將那里的弗雷克人聯(lián)合起來:
“希爾達力克子爵,你和你的塞里恩部落在谷地學習了這么長時間,是所有吉瑪尼部落里面文化素質最高的部落,一直在谷地生活太委屈你們了,你們應該去救贖你們的本族,讓他們脫離蒙昧的生活,畢竟他們都是神之羔羊?!?p> 希爾達力克明白平靜的生活結束了,帶領著只有幾千人的賽里恩部落前往瑞恩河下游以北的地方,那里是弗雷克人生活的區(qū)域。這幾千人成分復雜,當初希爾達力克帶進山谷的幾十人族人大部分成了賜封騎士,剩余的族人也都成了傳教士。實際上,跟隨希爾達力克的純粹的賽里恩人以及隨行的弗雷克人傳教士總共也只有十幾個人;主力人群中,說不清來路的吉瑪尼人數(shù)量最多,說得清來歷的都是加入部落的阿肯提人。
希爾達力克有幾個預感,可以說出口的就是,靠強大武力形成的部落聯(lián)盟不能持久,這些年看到的賽普瑞、琪璐西克、邁克馬尼、高斯等部落聯(lián)盟,都是如此。
一個族群想要長久繁衍,必須有幾個條件,有歷史、有來源,這是這么多年在谷地讀書得來的認知;其次就像奧瑞恩紅衣大主教說的,必須要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歷史,一個不知道從哪里遷徙來的蠻族部落有什么歷史?
西行的路上,希爾達力克一直在考慮這幾個問題。一天,冥想的時候希爾達力克突然心有所感,急忙召集部落的精英到大帳商議西行策略。這些精英主要是純種的賽里恩人、阿肯提人以及少數(shù)其它來源的吉瑪尼人人。希爾達力克直接開口說出了自己的憂慮:
“吉瑪尼人講究血統(tǒng),你們也清楚,那些部落酋長以及聯(lián)盟大酋長,都自稱神之后裔,沒有這層皮,族民就不可能讓他們做酋長。你們也讀過很多書,知道很多其它帝國、部落的興衰。我們既然要將弗雷克人、賽里恩部落做大,我們就必須要有輝煌的歷史、英雄的祖先。我看我們就在這里休養(yǎng)一段時間,等編纂好了我們弗雷克人賽里恩部落的光榮歷史后再前往西部也不遲。”
這些精英們一起學習,經(jīng)常探討各個帝國的歷史,總結興衰的規(guī)律。希爾達力克的憂慮他們很清楚,想要在西部過的舒服,必須要以勢壓人,這個勢不僅僅是武力,還包括語言文字、歷史、管制手段等。
這些人來源復雜,但也有復雜的好處,每個部落都會有一些神話傳說、部族史詩,組合起來就是一篇壯麗的、可歌可泣的史詩。
經(jīng)過拼湊,精英們整理出一份史詩,這其中與阿肯提人的來歷有很多重疊之處。
希爾達力克改名為梅爾科莫,一個英雄祖先的名字,曾經(jīng)帶領坎布瑞部落從極北苦寒之地向南遷徙,參加了賽普瑞部落聯(lián)盟的南征之戰(zhàn)。隱去賽里恩部落與教會過于密切的關系后,賽里恩部落是由奧丁大神的血脈后人,與宙斯大神的后裔相結合繁衍出的部族。
故事是這樣的,梅爾科莫的祖上帶領施坎布瑞部落從祖地南遷到博羅涅行省,吸收了一支古老的格雷斯部落。
很久以前,這支古格雷斯部落收到宙斯大神的啟示,從斯卓普勒尼半島遷徙到額蘇輔海的一個小島上,后來部落跟隨阿肯提王西征,到達博羅涅行省,加入了施坎布瑞部落。
施坎布瑞部落加入了賽普瑞部落聯(lián)盟,參加了吉瑪尼人南征羅美的戰(zhàn)爭,失敗后只有施坎布瑞部落聯(lián)盟中的賽里恩部落僥幸逃過羅美人的追殺。神之仆人奧潤恩得到神的啟示,來到賽里恩部落,創(chuàng)造出了吉瑪尼人的文字。因為奧丁大神與宙斯大神要離開這個世界,不能再照顧自己的后人,賽里恩部落得到兩位大神的許可皈依神之教會。
希爾達力克認可了這個英雄史詩,補充了一點:
“我們賽里恩部落里面再分出兩個小部落,阿希烏力、肯提,就你們兩個了,一人組建一個小部落,就以你們的名字命名。以后都忘掉希爾達力克這個名字,我從小就叫梅爾科莫。不要再提及我們在山谷、谷地的往事,我們部落戰(zhàn)敗后逃亡到阿比斯山一個山谷,一直在里面生活到現(xiàn)在?!?p> 最近一段時間,因為阿瑪尼伊人的強勢崛起,引發(fā)了弗雷克人小部落的融合,形成數(shù)個大部落抵抗阿瑪尼伊人的侵蝕。當梅爾科莫到達目的地時,幾個大部落已經(jīng)聯(lián)合起來,形成一個實力不弱的弗雷克部落聯(lián)盟,聯(lián)盟會議大酋長為蓋尼波特,會議成員有艾斯蓋力克、邁瑞蓋斯、馬勒波茨、蓋尼波特、森勞。六個人的聯(lián)盟會議人數(shù)太多,權力過于分散,只能說明各部落的規(guī)模都不會太大。
相比較之下,梅爾科莫帶領的賽里恩部落的規(guī)模更小,但也有資格加入聯(lián)盟會議。弗雷克人的性格與梅爾科莫相似,不怎么招搖,要不是阿瑪尼伊人的威脅,也不會組成聯(lián)盟。這樣好,反正梅爾科莫不著急,慢慢發(fā)展就好。
與阿瑪尼伊人性格爆裂,逐水草而居不同,這里的弗雷克人都是過著住牧的生活,不怎么游蕩,相對性情也溫和一些。梅爾科莫還是打算按照教會系的老傳統(tǒng),半耕半牧。聯(lián)盟會議成員里面,森勞與梅爾科莫最弱勢,所以分配給梅爾科莫的領地靠近森勞的領地,都是相對貧瘠的土地。
一般來講,弱勢群體希望變化,梅爾科莫說服了森勞,兩個部落一起墾荒、種地。大衛(wèi)“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的生意同樣沒法做,只能梅爾科莫與教會同時出面,分別贈送給森勞部落一些農具。
大衛(wèi)還是有其它的生意,每個地域、每個部落都有一些特產,也都有需求,大衛(wèi)將需求的貨物運到這里,交換各部落的特產。生意不大,勝在穩(wěn)定,不像與戰(zhàn)爭相關的生意,有大賺的時候,也有血本無歸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