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仙俠

太和山中一老猿

第三十六章 道途

太和山中一老猿 凜彡 3507 2021-03-24 20:31:45

  卻說白淵在太和洞天陷入感悟狀態(tài)之時,中原大地之上也是風(fēng)云變化。

  自李淵在長安登基稱帝,建立唐國之后,李密、王世充、杜伏威等人已相繼開國建制,割據(jù)一方,天下一統(tǒng)不過短短三十八年的時間便再次陷入分裂之中。

  從這時起,李淵便開始統(tǒng)一天下的征途,命太子李世民開府建牙,統(tǒng)領(lǐng)軍事,外出征伐之事任其一言而決,李淵則是坐鎮(zhèn)后方,統(tǒng)籌大局。

  李世民也未讓其父失望,當(dāng)即率軍出征,一舉平定在割據(jù)隴西,建國西秦的薛舉、薛仁杲父子,而后幽州羅藝覺得李唐占據(jù)關(guān)中,有王天下的實力,故而率部來投,李淵大喜,將其封為燕王,并賜李姓。

  而后不久,瓦崗寨李密被王世充大敗與邙山腳下,隨后,便帶領(lǐng)殘部西逃長安,投奔到了李淵麾下,連帶著秦叔寶、徐世勣、羅士信、程咬金等一眾瓦崗戰(zhàn)將也一并投了了李唐,李世民麾下勢力進一步壯大。

  至此,天下進入短暫的太平之中,各地諸侯都在繼續(xù)力量,為著下一次大戰(zhàn)的開啟做著準備。

  兩年后,借助突厥勢力的劉武周與宋金剛自雁門等地而起,一舉攻陷晉陽并河?xùn)|大部,隨之建國稱帝,威逼關(guān)中。

  李淵先后派裴寂與三子齊王李元吉前去征討,結(jié)果俱是敗于宋金剛之手,無奈,只好命太子李世民率軍前往。李世民一面命大軍先行出發(fā),自己卻調(diào)轉(zhuǎn)馬頭往武功而去,卻是準備去請自家?guī)熜謳熃愠錾较嘀?p>  卻是當(dāng)初戰(zhàn)事剛起之時,李世民便派人時刻收集情報,卻是這劉武周得突厥支持,卻是有突厥祭司隨軍而來,這些個突厥祭司身懷異術(shù),雖然裴寂與李元吉麾下也各有能人供奉,但仍是不敵異族詭異之法,這才相繼落敗。

  雖然自己這些年來也招攬了不少人才,但卻還是心中不放心,故而前去相請阿青與呂巖相助,也算是多分保障,畢竟眼下已連敗兩場,若是自己這個當(dāng)朝太子再敗了,那劉武周與宋金剛必然進逼長安。

  李世民到了后,說明了情況,阿青與呂巖都沒有推辭,不說白淵走前已有交代,讓二人相助李世民,便是看在他們這么好的關(guān)系的份上,兩人也不會坐視不管。

  隨后李世民在阿青與呂巖的帶領(lǐng)下飛速的追上了先行一步的大軍,李世民將阿青兩人介紹給了自己麾下的諸將,聽得這兩人乃是自家太子的師門中人,而且是為了對付敵軍中的突厥祭司而來,諸將亦是不敢怠慢,畢竟那突厥祭司的名聲他們也有所耳聞,雖說不至于懼怕,但也是心里沒底,不敢擔(dān)保自己便能勝過他。但如今自家太子請來幫手,阿青兩人也為了立威各自都露了一手,也算是讓軍中諸將都信服了。

  李世民率軍進駐柏壁,同劉武周大軍遙相對峙。劉武周接連敗了李唐兩路大軍,正是志得意滿之時,當(dāng)即派出大將上前挑戰(zhàn)。

  李世民大軍初到,若是避戰(zhàn)自是影響士氣,索性麾下戰(zhàn)將如云,自是不懼此等斗將之事,當(dāng)即命秦叔寶上前一戰(zhàn)。秦叔寶倒也不懼,手持雙锏便催馬向前。兩人通過姓名之后,當(dāng)即斗了起來。

  那敵將使一桿長槍,倒也算得上勇武,只是比之秦叔寶卻是差了不少。只見其催動戰(zhàn)馬,挺起長槍便朝著秦叔寶沖來,秦叔寶亦是駕著戰(zhàn)馬沖了過去,雙馬交錯而過之時,敵將卻是舉著長槍當(dāng)胸刺來,便見秦叔寶左手短锏向上一揮,便將那長槍格擋到一旁,連帶著敵將的身子都被帶偏了過去,卻是露出好大一個破綻,秦叔寶當(dāng)即揮起右手長锏當(dāng)頭砸下,直接砸的是腦漿迸裂,那敵將自馬上栽倒下來,殞命當(dāng)場。

  頓時,唐軍陣營之中爆發(fā)出驚天的歡呼之聲,氣勢陡然暴漲。劉武周見狀大驚,接連派出麾下大將上前,想將秦叔寶斬于馬下,可惜俱是在其手中走不過三個回合便血染沙場。

  隨后,就見劉武周軍中再無大將敢上前一步,任憑劉武周連聲喝罵都無人應(yīng)聲,倒是那宋金剛自詡勇武,想要上前與秦叔寶一戰(zhàn),卻是被劉武周攔住,在其而后密語一番,宋金剛點點頭卻是調(diào)轉(zhuǎn)馬頭轉(zhuǎn)身朝軍陣之后走去。

  卻見劉武周驅(qū)馬上前,對著秦叔寶大聲道:“兀那敵將,可敢在此等上片刻,待我家大將歸來,再與你一決高下。”秦叔寶剛才也見得一人朝后而去,想必便是那劉武周所言大將,他卻是藝高人膽大,當(dāng)即手中雙锏相擊,發(fā)出金鐵交鳴之聲,高聲道:“有何不敢,你等且放馬過來便是。”

  劉武周大叫了一聲“好?!彪S即回了軍陣??墒堑攘似?,卻始終不見有人歸來,秦叔寶略顯不凡,正要詢問之時,卻見一道黑氣自那劉武周大軍之后升騰而起,朝著秦叔寶卻是直接撲了過來,這黑氣速度極快,待秦叔寶反應(yīng)過來想要閃避之時,卻已然到了面前,鼻中卻是隱隱聞到了腥臭之氣,心中暗道:“苦也,卻是中了這等陰招?!?p>  正在秦叔寶暗道倒霉之時,卻見斜下里不知何時一柄寶劍飛了出來,劍上一股恢弘浩大的氣勢釋放開來,卻是將那黑氣一舉給震散了。

  而后就見一道人飛身上前,將那長劍召到手中對著秦叔寶道:“將軍幸苦了,接下來交給貧道便是。”正是呂巖出手將秦叔寶救下。

  卻是這呂巖生性機敏,見劉武周剛才所言,便猜測他有意拖延時間,許是暗中圖謀不軌,故而便暗暗提起法力,小心戒備。果然,不久之后,他便在敵方軍陣之后察覺道一股同仙道修行截然不同的法力波動。呂巖早已在李世民處得知劉武周的軍中有突厥祭司坐鎮(zhèn),便知這必是那突厥祭司在暗中施法。

  果然,沒過多久,便見黑氣升騰而起,意欲撲殺秦叔寶,呂巖卻是當(dāng)機立斷祭出法劍將那黑氣打散,救下了秦叔寶。秦叔寶聞言對著呂巖抱拳道:“多謝道長救命之恩?!彪S即打馬而回。

  呂巖提著法劍,便見劉武周軍陣之中一穿著粗布麻袍,手中拄著拐杖的老人在宋金剛的陪同下緩緩走出,呂巖以神念探查,見此人若論修為不過堪堪與自己持平,都是人仙境界,當(dāng)即放下心來。

  隨后,就見那突厥祭司自懷中取出一個骷髏頭,隨之拋向空中,口中念念有詞,便是作起法來。呂巖從未見過這等異術(shù),心生好奇,也未出手阻攔,反而靜靜的看著那突厥祭司施法。

  只見那骷髏頭上黑氣流轉(zhuǎn)不休,與方才呂巖打散的那股黑氣同出一源,而后就見那突厥祭司猛然咬破舌尖,一口舌尖血噴到骷髏之上,霎時間臉色便白了下來,顯然是傷了元氣。

  而那骷髏頭吸收了舌尖血,黑氣之中隱隱有紅光閃現(xiàn),愈發(fā)顯得妖異。隨即黑氣蔓延而下,這骷髏頭竟是生出肢體來,最后化作一個完整的骷髏,那黑氣也化作刀盾被骷髏持在手中。而后,就見突厥祭司舉起手中拐杖指向呂巖,那骷髏揮舞著刀盾就向呂巖沖來。

  反觀呂巖倒是不慌不忙,將手中法劍一拋,右手掐了個劍訣,就見那法劍化作一道流光沖向骷髏,那骷髏倒也靈敏,法劍將要及身之時猛然舉起左手的盾牌將其擋住,只是前沖之勢卻被打斷,更是被法劍擊退數(shù)十丈,差點砸到劉武周的軍陣,倒是劉武周對此早有準備,在那祭司施法之時,便命令大軍后撤,倒是避過了這場無妄之災(zāi)。

  法劍一擊不中,當(dāng)即在呂巖的操縱下回返,反觀那面盾牌,雖是被法劍祭出裂痕,但隨即就被涌動的黑氣修補完畢。而后,那骷髏張開大嘴,彷佛無聲的怒吼一般再次沖向呂巖。

  卻又被法劍攔住,此次呂巖倒是沒有效仿刺客之道,反而施展劍訣同那骷髏纏斗起來。這骷髏若論玄妙倒也算不上,只是端的是皮糙肉厚,呂巖的法劍幾番劈砍也不過只留下些淺淺的痕跡,隨之就被修復(fù)。索性,這祭司所修的法門顯然是那旁門左道之術(shù),恰好被純陽劍訣克制,雖然那黑氣能修補骷髏,但加持在法劍之上的純陽劍氣卻是能將那黑氣擊散,故而一番打斗之后,肉眼可見的纏繞在骷髏身上的黑氣在不斷減少,就連法劍留在身上的傷痕也難以盡數(shù)修復(fù),局勢當(dāng)即開始朝著呂巖這方傾斜。

  那突厥祭司顯然也是意識到了這點,卻是沒有坐以待斃,只見其沖著旁邊的宋金剛示意了一下,就見宋金剛大手一揮,幾名士兵便押著一群孩童來到了軍陣之前。

  隨后,就見那突厥祭司隨手抓來一個女童,竟是一把將那女童的心臟挖了出來,隨后手上燃起一團碧綠色的火焰,直接將那顆還在跳動的心臟焚化一空,只留下一滴純凈的精血漂浮在他的手上,隨后那祭司屈指一彈,那滴精血徑直的飛向骷髏,融入他的身體之中,隨后就見原本已經(jīng)所剩無幾的黑氣驟然增多,更是變成黑紅之色,那骷髏的力氣也是增大的不少,呂巖此時正因為那突厥祭司的所作所為而怒火中燒,卻是對這骷髏放松了幾分警惕,卻是被其擊退了法劍。

  那祭司見狀似是十分滿意,竟是要將剩下的孩子依法炮制,呂巖見狀大驚,只是眼下他被那骷髏纏住難以脫身,當(dāng)即大喝一聲:“師姐,趕快出手?!痹捯魟偮?,就見一道若有若無的劍影倏忽而過,在那突厥祭司的脖頸之間繞了一圈,隨即又返了回去。

  卻見那突厥祭司呆在原地,片刻后一道紅線在他的脖頸處浮現(xiàn),一旁宋金剛還沒反應(yīng)過來發(fā)生了什么,輕輕的拍了一下那祭司的肩膀,就見其頭顱卻是直接掉了下來,竟是被剛才那道劍影直接給殺了。

  失去了操控的骷髏也是停了下來,黑氣化作的身軀及兵刃也是消散一空,重新融入到了頭顱之內(nèi),呂巖卻是被這件法器給惡心壞了,當(dāng)即催動法劍直接將這骷顱頭打成了湮粉,其中的黑氣也被其以劍氣徹底驅(qū)散。

  而被殺了祭司的劉武周大軍,卻是士氣衰落到了幾點,李世民乘機指揮大軍掩殺而出,卻是將其殺了個打敗,一連追殺了百余里方才鳴金收兵。至此,才算一舉扭轉(zhuǎn)頹勢。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