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話古籍之刺客信條

總043為你而往07:百夫長

大話古籍之刺客信條 寧非天天 2495 2021-04-01 07:12:00

  專諸縱身向前一把奪下,再攙起他:“衛(wèi)兄弟何必如此?我們相見就是有緣,理應(yīng)是好兄弟才對。你莫怪我剛才發(fā)狠話,實在是有人要追殺、暗殺伍兄的?!?p>  衛(wèi)冕對專諸的做派欽贊不已:“專兄不顧自身危險陪伴伍兄,衛(wèi)某雖然不才,倒也識得山中路徑。伍兄當然攀不上,衛(wèi)某愿追隨專兄!”

  衛(wèi)冕又訴說自己只是游獵山中,家里并無牽掛,一心愿意與專諸一起護送伍子胥。

  專諸聽了很是感動,看向伍子胥。

  伍子胥點頭首肯,三人歡歡喜喜地坐下來一邊聊天,一邊分割熊肉生食。

  吃過后又擠靠著在大樹后一起休歇,三人再于晨曦中的林中鳥鳴聲里醒來。

  將剩余的熊肉切割好,以備路上食用,再將熊皮剝下裝在包裹里背上,衛(wèi)冕就不待專諸和伍子胥問詢,徑自笑呵呵地背著弓箭走在前面引路。

  知道伍子胥不能暴露身份,他就憑借著對虎嘯嶺各條山路的熟悉,帶著二人盡可能快,但更注意安全的前提下,向北面的宋國進發(fā)。

  十幾天后,三人安全穿越了虎嘯嶺,望到了正前方的無盡平原。

  衛(wèi)冕邊走邊講解著,專諸和伍子胥也就了解的多一些。

  宋國境內(nèi)交通便利、耕獲豐富、人才匯集、商旅頻繁,三座名城因此形成。

  東面是獲水及泗水交匯處的彭城:后世威名赫赫的霸王項羽,定都于此;

  北面是濟水邊的陶丘:多年前,幫助越王勾踐打敗吳王夫差的范蠡,傳說攜西施定居于此并致富,號稱“陶朱公”;

  陶丘的正南方,就是位于雎水北岸的宋城。

  站在高坡上,伍子胥臉色陰沉著看向西北方向。

  專諸心中暗嘆:伍兄家中被屠戮殆盡,怎能不報此仇?可惜現(xiàn)在不是大宋朝,宋江哥哥沒辦法帶領(lǐng)兄弟們?yōu)槲樾殖鲱^。

  衛(wèi)冕見二人心事重重,也不便多問。他找到一條小路,帶領(lǐng)二人偷偷地進入了宋國邊境,向都城宋城覓道前行。

  宋國此時是后世稱為的宋元公在位,名字叫做子佐。做國君前,他厭惡宮內(nèi)的一個寺人(大致相當于后代的太監(jiān))柳。

  他即位做了國君后,就想殺掉柳。

  但柳極會諂媚,每次國君要來,他必將坐席用炭烤暖,再打掃干凈,使得國君可以坐得安適。

  如此這般,國君子佐從憐憫柳的煞費苦心,又再體會到他的盡心竭力地侍奉,怎忍殺他?

  這也可見,國君內(nèi)心猶疑、行事不夠果決。對于忠惡,他自然也不會太在意。

  子佐做了國君,除了享受阿諛的內(nèi)心虛榮以外,也的確還有撓頭的問題。

  宋國國內(nèi)有兩大豪族:華氏、向氏。

  雖然這二族多有功業(yè),但國君擔心大權(quán)旁落,時常不能也不愿兌現(xiàn)定好的封賞,更還想找借口除掉這兩個大族。

  華氏和向氏當然不肯束手待斃,也就積極找尋各種辦法。兩家終于密定:以華家的華亥(時任宋國右?guī)?,相當于后代的宰相一職)裝病為由,待國君的公子們前來探病時,一概扣下作為人質(zhì),藉此保得兩家族的平安。

  數(shù)個公子接連被扣下,國君怎肯熟視無睹。他氣惱憤怒之余,卻也沒有別的辦法。索性,他也把那兩家的幾個兒子扣作人質(zhì)。

  好了,堪稱歷史鬧劇的,國君與重臣豪族之間的扣子為質(zhì)活動愈演愈烈。

  這兩方對比著扣押對方的子嗣,但又都投鼠忌器,不敢施以虐待。

  華氏、向氏,必會恭敬地凈手后,親自為人質(zhì)們盛飯舀湯,待他們吃完再離去自食;

  國君也是懷著歉疚和欣慰的眼神,看著這幾個華、向兩家的人質(zhì)們吃過飯,才肯轉(zhuǎn)去安歇。

  這使人驚呆下巴的鬧劇,立刻傳得沸沸揚揚,不久就天下皆知。

  在楚國遭到****的太子熊建,此時正好逃到宋國來躲避。

  他本想找機會覓得靠山,或者反攻回楚國,或者安居于宋國。

  但他沒想到到的是,此時的宋國內(nèi)政混亂得,是如此的令人頭痛欲裂、瞠目結(jié)舌。

  是留在宋國,還是去到他國?熊建不能自己決定。他秘密聯(lián)絡(luò)了楚國名士伍子胥,想要問計。

  不成想,此事被楚國權(quán)臣費無忌知道并加以陷害。被叛國的太子熊建牽連,伍子胥的父兄被殺,他自己只得倉皇奔逃。

  孤身逃了出來,伍子胥想著太子熊建畢竟是曾經(jīng)的儲君,必會得到各國支持。

  如果二人聯(lián)手起來,熊建是大國太子,伍子胥是海內(nèi)名士。熊建回國上位大有機會,而伍子胥為慘被殺戮的父兄報仇,也是希望可見。

  一路繼續(xù)北行,伍子胥憂心忡忡,不知道自己與熊建是否可以應(yīng)對各種亂局。

  專諸見伍子胥多是悶悶不樂,就勸解道:“伍兄,既然已經(jīng)脫離危險,為何還是憂煩?”

  伍子胥嘆口氣,就將相關(guān)此事的前因后果講述清楚。

  專諸沉思許久,大聲笑道:“這算得什么?貴族士子既要保得顏面,又想得到利益,所以內(nèi)心糾纏、行為失措。我專諸去了,必可解此亂麻!”

  伍子胥聽了大喜,湊近問他如何應(yīng)對。

  專諸不以為然地看看伍子胥,再指著衛(wèi)冕說:“我二人足矣!”

  伍子胥聽罷又是嘆氣,明顯是不能相信。

  專諸只是大笑,衛(wèi)冕得到他的信任,也是開心地大笑。

  伍子胥不由得也笑了起來:“天下若都是專諸兄這樣的人,世間必是清明許多!”

  隨著伍子胥的心情漸好,幾人趕路的腳步也快了許多。

  繼續(xù)走了幾天,人煙稠密起來,四野的莊稼阡陌連片,一眼望不到邊。

  道路上車馬、行旅漸多,路邊的田野中也時??梢砸姷?。顯然,宋國都城宋城,已經(jīng)不遠了。

  走了一整天,幾人想要尋找可以落腳之處。衛(wèi)冕手指一條岔路喊著:“專兄,這條道內(nèi),有村落炊煙!”

  專諸眺望白色炊煙裊裊升起之處,也很高興:“走,我們?nèi)ツ抢锝枳∫煌?!?p>  伍子胥的心中卻仍是忐忑,行走也是神魂不定。

  夕陽的余暉中,一輛馬車風馳電掣般從幾人身后駛來,更有十幾名騎兵在后面大呼小叫著追趕。

  伍子胥還在走神,渾然不覺馬車迅速地奔來。而他,正走在車道中央。

  專諸見狀,立即上前抓住伍子胥的肩膀稍一用力。迅猛的馬車帶著呼嘯的風聲掠過,車上的車夫也是驚叫連連。

  想來必是貴人出行,夜色即將降臨,又貪圖趕路而狂奔。心中惱恨這些在路上任意馳騁的車馬,專諸大吼一聲:“怎么胡亂騎乘!不注意行人嗎?!”

  馬車上個人自然聽不到或者不去理會,后面追趕的兵士卻聽得分明。

  一名武官揮手令其他兵士繼續(xù)追趕,然后勒住戰(zhàn)馬大喝:“我是百夫長!‘胡’亂?胡人在哪里?”

  專諸聽了這個百夫長的話也就知道,自己有虛報警情的嫌疑。但話已出口,他只得接著說:“以為你們是胡人,在追趕那車!”

  百夫長看到手下兵士已經(jīng)將那輛馬車攔住并包圍了起來,面生得意之色。

  既然那邊不著急了,追趕多時的惱怒就想先小小地釋放一下。他專諸并無恭敬的狀態(tài),就更加氣惱地呵斥道:“大膽刁民,如此出言不遜!”

  伍子胥見這人罵專諸,氣不打一處來。

  他幾步上前,瞪著眼睛大吼一聲:“敢罵我兄弟……”話未說完,百夫長手中的馬鞭也揮了過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