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道,若分幾厘,無外乎道,其中修士修的是氣,悟的是真,所以也稱修真!”
“修真大致可分為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p> “后來,又逐漸演變成了鍛體、煉氣、筑基、凝丹、化神,據(jù)說還有煉體狂人譜寫下的淬骨、銘紋、洞天、神曦這四個境界,但是究竟有沒有人能夠達(dá)到那個層次,還是個未知數(shù)?!?p> “而且,每個人的路都不相同,境界只不過是一個衡量標(biāo)準(zhǔn),并不能說明什么,如果你們只追求某一樣已知事物的表象,不說注定失敗,卻也永遠(yuǎn)無法超越前人?!?p> “因為前人譜寫出來的,注定,只適合前人?!?p> “每個人的心境不同,經(jīng)歷不同,看待事情的方式也各不相同?!?p> “當(dāng)然,這個境界,也不知道是不是前賢看了網(wǎng)絡(luò)小說之后,才留下的這樣的一段經(jīng)歷,譜寫下這樣的篇章。”
眾人無語,心道:“前面說的好好地,怎么后面就改成吐槽了呢?而且你這吐槽也多少帶亮點?。∧氵@算是什么意思???官方吐槽嗎?”
李孟陽笑笑不語,看出了他們的心思,但是并未點破,而是笑后接著道:“之前說的修士需要靠煉氣,靠悟道,而進(jìn)化則只需要靠個人的種子?!?p> “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jìn)化種子!”
“進(jìn)化種子?”眾人不解。
李孟陽點頭:“不錯,進(jìn)化種子。”
“這一點就要看機緣了。”
“看機緣?”
“不錯!看機緣!”李孟陽點頭,隨手指向山下京觀上的眾人:“他們,就都是種子!”
“進(jìn)化的種子可以由先輩賜下,也可以自己獲取?!?p> “自己獲取?”眾人都不傻,仿佛瞬間就想到了什么。
李孟陽一笑:“對,就是你們想的那個樣子?!?p> “不過,同族之間,我指的是我一族之間,無法獲取!”
“為什么?”眾人不解。
“為什么?我也不知道!大概是老天爺覺得人族易子相食的樣子很丑陋,所以才加了這么一條禁止吧!”
眾人無語。
李孟陽接著道:“所以,我們只能將目光方向定在異界,或者說是異族!”
“異族?”
“嗯,如:狼人、蜥蜴人、外星物種之類的東西?!?p> “擊殺它們,煉化它們,就可以得到它們的精華,而那,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jìn)化種子!””
“那,就是,進(jìn)化種子嗎?”眾人一時間,聞言失神。
李孟陽點頭:“不錯,不過,種子也分優(yōu)劣、好壞。”
“那,什么是優(yōu)質(zhì)的種子?什么又是劣質(zhì)的種子呢?”這時候年輕一輩到是多了些興趣。
李孟陽看了他一眼,解釋道:“按照我得到的信息,種族不同,種族的資質(zhì)也就不同,雖然種子可以不斷的優(yōu)化,但是第一顆得到的種子,也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p> “就好比極限一樣!”
“打個比方,如果你的力量極限是100斤,那么我將你煉成源種,那么這顆種子的限制,也就是100斤,雖然也會在未來彌補一些,但是卻不會有太大的突破。”
“按理來說,極限,也就是300斤到500斤左右。”
“也就是說,你的這顆種子,最高的成就,在沒有其他機緣的情況下,也就是500斤!”
“選你做進(jìn)化之種,不僅是對自身的一種禁錮,也是對能力的一種束縛?!?p> “就好比一個孩子在沒有進(jìn)化種子的情況下一口氣能走10米,但在得到了用你煉化后的這顆種子以后,卻可以一口氣走上100米!但,那個孩子在沒有其他機緣的情況下,有可能這一輩子,都會卡在這個程度,上下浮動。”
“除非得到逆天的機緣,不然,根基,也就固定在了這一層次上,永不會改變。”
“簡單的說,就是找到一頭品質(zhì)、境界、潛質(zhì)都很高的幼獸或巨獸,將其煉化成“進(jìn)化源種”,打入普通人的體內(nèi),以此種子為源,滋養(yǎng)它生根發(fā)芽,與之融合,成為你們身體里的一部分,從而,讓你們走上進(jìn)化之路。”
李孟陽說的很明白,打了比較,也說了詳情。
可是,這里并沒有品質(zhì)極高的異獸,也沒有源種,所以,眾人就打起了另一個主意:“那賜下呢?又是怎么賜呢?”
李孟陽看了看他,對其講道:“就是前者手里有之前獲得的進(jìn)化源種,在晚輩達(dá)到某一個時段,依舊沒有掙開自己體內(nèi)的進(jìn)化源力的時候,賜予他,讓他走上這條路。”
“???難道我們的體內(nèi)也有進(jìn)化源種?”眾人大驚,隨后一喜,想要讓李孟陽幫著看看。
李孟陽搖了搖頭:“這種東西,外人是看不到的,最起碼,我這個境界看不到,需要自己體悟!”
“比如說“金書要義”就是開啟體內(nèi)潛能的鑰匙!”
“參悟它,就可以引人入道!”
“從而找到自身的進(jìn)化源種!”
“不需要借助外力,也可以進(jìn)行修煉!”
“這一界很特殊,封印了所有的修士與進(jìn)化者!”
“哪怕有一天真正的踏上了那一條路,也有消落凡塵的一天!”
“所以,很多人,很多強者,其實都是生活在外界!”
“身在另一個地方,不在此界之中?!?p> “而你們眼前的我,其實就是這么一個例子!”
“并沒有借助外力,只體悟自身,從而得到了現(xiàn)在的變化!”
一說到這個,半山腰的老家主臉色就是一黑,好似被雷劈過一樣,好似黑木炭一樣。
似察覺到了來自周圍眾人幽怨的目光,他也很是尷尬。
道:“那,那我們現(xiàn)在還有希望嗎?”
李孟陽看著他們,掃了一圈,搖了搖頭,眾人都以為沒有希望了,頓時全都垂頭喪氣,一副信心受挫的模樣!
但是,良久后,就聽李孟陽感慨般的說到:“這種事,誰又能說的準(zhǔn)呢!”
“前十年,我活的心驚肉跳,生不如死,每日都在掙扎,每日,都在痛苦中前行?!?p> “后二十年,我活的渾渾噩噩,近乎麻木,每日都在迷霧中尋找心靈的寄托,尋找可以讓我心靈安寧,平和的地方,可以避風(fēng)的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