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殿秤土豆
司徒書行此話一出,眾人反應(yīng)皆是不可思議,土豆,三個月成熟,自給自足?
不等闖王質(zhì)問,樓尚書率先發(fā)起了攻擊。
“司徒丞相是以為我等都是五谷不分之人?那土豆是何物?還三個月就可收獲我等從未聽過,而且就算三個月成熟,那東西怎么可能讓眾人自給自足,據(jù)下官所知,六州之地可是還是有很多地補(bǔ)種了水稻和小麥,就算剩下的地全部種植了你所說的土豆也不可能自給自足的!”
樓尚書的話得到了眾人的附和。
“是啊…是啊…”
“這土豆從未聽說…”
“還三個月成熟就自給自足了!”
此時只有華文淵和梁帝一臉的高深莫測,這土豆他們是親眼所見的,自然知道神奇之處。
司徒書行掃了一眼樓尚書,心中暗罵一句,果然是一條好狗,為了闖王當(dāng)真是什么都不顧了,連自己也攀咬。
“樓尚書這話本官無法回答,但是此物確實是本官和楊將軍一起所見,而且有六州所有知府的證言!樓尚書不會以為本官可以左右大梁所有的知府為本官說謊吧?”
一旁的魏龍城冷笑一聲:“司徒丞相不要誤會,樓尚書也只是提出疑問,本王賑災(zāi)出現(xiàn)問題本王承認(rèn),這點(diǎn)本王不會推卸半點(diǎn)責(zé)任,但是你說的這個土豆太過匪夷所思了,大家只是有疑惑而已,不知道司徒丞相有沒有帶這個土豆回來?”
此話一出,眾人看向司徒書行和楊天賜,他們也好奇這土豆是什么。
不過兩人卻是一臉尷尬,這他們還真是沒想到。
“兩位口說無憑,就想靠這個子虛烏有的東西就想說服我們?”魏龍城笑道。
龍椅上的梁帝看了一眼華文淵,老家伙你說話啊,該你說話了,你證明啊。
不過華文淵老神在在,完全不準(zhǔn)備說話的樣子,氣的梁帝一直翻白眼,不過卻也無奈,他剛準(zhǔn)備自己證明,就聽見下方傳來一個聲音:“還是讓本世子也證明吧!”
眾人看向聲音傳來的方向,正是上朝后一直沒有說話的寧玨。
魏龍城看向?qū)帿k:“子玨準(zhǔn)備怎么證明?拿出那個土豆?”
他心中冷笑,就算拿出那所謂的土豆又能證明什么?怎么證明三個月可成熟?怎么證明可以自給自足?這場比試他雖然輸了,但是只要拉扯著他這個侄子好大喜功這件事,就可以扳回一城,想直接立為太子?不可能的。
寧玨掃了一眼魏龍城后也懶得回答他,直接怕了拍手,只看見大殿外一個人影匆匆離開,顯然是去拿所謂的土豆了。
魏龍城見寧玨無視自己,眼中都是氣惱之色,但是也沒有去爭辯什么,在金鑾殿爭辯對方也會有父皇撐腰,完全沒必要。
眾人都翹首以盼,等了半響就見兩個人緩緩抬著一個大缸走了進(jìn)來,大缸里面埋著泥土,栽種著一種從未見過的植物。
兩人把大缸抬到大殿正中放下,眾人好奇的前去查看,只是普普通通的植物,沒看出什么特別來,眾人不免有些失望。
“此物乃土豆,一年兩成熟,三個月可收獲!”寧玨朗聲道。
樓尚書嗤笑:“平平無奇的東西!”
寧玨冷眼掃去,樓尚書的笑容僵在臉上,他只感覺一股濃郁的殺氣撲面而來,整個人如墜冰窖,全身不自覺的發(fā)抖。
魏龍城見此,冷哼一聲:“樓尚書所言不為道理,子玨是有什么意見?”
寧玨收回視線,樓尚書這才感覺活了過來,他有些狼狽的靠近魏龍城,全身還微微顫抖。
“皇叔倒是養(yǎng)了一條好狗!”
“來人!清理土豆!”
寧玨吩咐了一聲,此時大殿外的黑巖帶著人走了過來,眾位大臣退到一邊觀望,黑巖打碎了水缸,然后眾人開始清理土豆,一個個圓潤土黃色的東西被取了出來,眾人好奇的看著,小小的水缸里面居然能種出這么多。
不一會就清理了一堆土豆,此時一個人拿著布袋一個人拿著秤就開始秤就開始秤了起來。
“回稟世子!此處土豆有一百二十斤!”
黑巖報出一個數(shù)字。
眾人聞言一下子震驚了,小小的水缸能有多大的地方,居然能種出一百多斤土豆,如果是一畝地呢?
“此土豆在一畝地中可以種出三千斤,六州之地只有三成不到的農(nóng)地種植了此土豆,但是產(chǎn)量已經(jīng)超出以前六州之地所有收成,這就是為什么司徒丞相和楊將軍說百姓可以自給自足!”
寧玨朗聲道。
此話一出,大殿爆出驚呼聲。
“三千斤?”
“一畝地三千斤?”
“不可思議!”
“簡直是神物!”
魏龍城瞪大雙眼,這怎么可能?怎么會有如此神物?他很想說不可能,但是眼見為實,一個小小的水缸大小就有一百多斤,那一畝地確實有可能三千斤。
“好!好!好!”梁帝大聲叫好,雖然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見土豆的神奇,但是依然讓他震驚不已。
此時華文淵上前拱手:“恭喜皇上得此神物,天降獻(xiàn)瑞,天命所歸,世子當(dāng)為太子!”
華文淵已經(jīng)率先說話,其他剛剛被震驚到的大臣,此刻忍住心中劇震,一個個拱手道:“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世子爺千歲千歲千千歲!”
魏龍城臉色漲紅,眼看大勢已去,他立馬開口:“慢著!就算此物是土豆,怎么證明三個月可成熟?怎么證明可以吃?子玨說三畝產(chǎn)三千斤就三千斤了?有什么證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