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是天下至尊,統(tǒng)領(lǐng)九州八荒,撫育億兆黎民,是這世上唯一一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人,所以為了這天下最尊崇的椅子,父子兄弟相殘的事屢見不鮮,不可勝數(shù),這也正符合荀子“人性本惡”的觀點。
可凡事都不是絕對的,就算是太宗皇帝那樣強勢的馬上皇帝,在坐朝理政的時候也不是凡事一言而決,比如強項令-千古人鏡-魏征,再比如世襲刺史制度的失敗,這樣的權(quán)力通常被叫做相權(quán)。
聰明的帝王和臣子都會在君權(quán)和相權(quán)發(fā)生沖突的時候,絞盡腦汁的想辦法找到平衡,這樣國家的政治局勢才穩(wěn)定,不會波及到國計民生以至于讓國力受損。
可李顯和裴炎顯然不是這樣的君臣,為了韋玄貞晉升侍中的君臣二人是誰都不肯退讓一步,讓旁邊的劉齊賢、郭正一、劉諱之幾名大臣處于尷尬之境。
勸也不是,不勸也不是,躑躅在原地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他們可沒有韋玄貞心那么大,看熱鬧不怕事大。
“朕再說一遍,朕是大唐的天子,是萬民之父,想用誰當(dāng)宰相,那不過是朕一年之間的事。
裴子隆,別說朕沒提醒你,違抗圣旨是什么后果,你是知道的。天子一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河?xùn)|裴家轉(zhuǎn)眼間就會在大唐的國土上消失,你明白嗎?”
“陛下,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臣受先帝知遇之恩,由從司倉參軍,一路檢拔至宰相,又授遺詔為中書令輔弼陛下,早已將個人生死自然置之度外。
老臣闔府上下一百八十五盡皆在東洛陽,如果陛下只要檢拔此外戚小吏為宰相,破壞朝廷任用官員的典制,那就砍了老臣全家好了。到了九泉之下,老臣還要到太宗皇帝和先帝那說上一說,讓他們知道李家的子孫有多么英明?!?p> 佛還有三分脾氣呢,更何況是李顯這個天子,被裴炎這么一激,氣的他重重地拍了下御案,指著裴炎大吼道:“宰相很稀罕嗎?朕就算把天下讓給韋玄貞都沒什么,更何況區(qū)區(qū)一個侍中了,你說說句痛快話,中書省領(lǐng)不領(lǐng)旨吧!”
李顯這誅心的話一出,裴炎等人都趕緊跪倒在地,紛紛扣頭請皇帝暫息雷霆之怒,尤其是裴炎,聽了皇帝賭氣之言,心中更是惶恐。
便告了個罪后拱手說:“陛下,韋玄貞這刺史還有去上任,能不能治理一個州都是個問題,更何況門下省是國家中樞了,這要用人不當(dāng),那可是社稷的損失。
再說,朝廷也沒有過這樣的先例,有道是父雖亡,孝子三年不改其志,先帝尸骨未寒,陛下就擅自更改祖宗家法,這可是要背上罵名的!”
話畢,裴炎狠狠地磕了三個響頭,心中還不停的感嘆:哎,李家的子孫怎么成這樣了,太宗皇帝的英武,高宗皇帝的睿智,為什么在他身上一點都看不到呢!
這樣的感情用事的人,即使成年了,能擔(dān)得起大唐的萬斤重擔(dān)嗎?唐三代后,女主武氏,難道大唐真的要三世而亡嗎?
看到皇帝不回話,局面陷入了僵局,中書舍人,太后的心腹-劉諱之往前跪行了一步,進而言道:“陛下,裴相之言老成謀國,實乃金玉良言。
可事又涉及外戚,即是國事,又是家事,所以韋玄貞是否晉為侍中,是不是先問過太后。畢竟先帝的遺詔中說由太后總攝軍國重事,任命侍中如此高品級的官員是朝中的大事?!?p> 話音剛落,郭正一趕緊又把話接了過來:“陛下,裴相與劉舍人說的沒錯,變更宰相的人選歷來都是朝廷大事,不可意氣行事,不如暫且放一放,考慮的周全些,多聽聽個方面的意見再說?!?p> 噼啪,噼啪,見自己的金口玉言在臣子耳中成了臭狗屁,李顯把御案上的本章全都仍了下來,瞪著眼睛,大聲吼道:“在你們這些人眼中只有太后,事實都問過太后,那要朕這個天子還有什么用!
既然你們看不起朕,也不遵旨,那就滾到太后那去請旨,是讓韋玄貞當(dāng)侍中,還是朕把這江山送給他,二選其一吧!滾,都給朕滾出去!”
話畢又把案子上茶盞摔在了地上,歇斯底里的吼著,驚得裴炎等人,連滾帶爬的跑了出去,驚慌失措到連禮都沒行。
出了大殿,劉諱之將裴炎拉到一邊,小聲說道:“裴相,陛下被韋氏蠱惑到讓江山的地步了,這是國家的危難。相爺作為托孤之臣,怎么能坐視不管呢!”
哎,嘆了一口氣后,裴炎搭了個腦袋回了一句:“希美,你也看到了,老夫為了維護典制,已經(jīng)與陛下爭得面紅耳赤了??蛇€是不能改變陛下的圣意,還能怎么辦,再逼迫他的話就有失人臣之道!”
“相爺,你對于大唐的忠心,那天地可表,要是信不過你的忠誠,先帝怎么會任命你為輔政大臣呢!既然咱們勸不了,那就只有找太后說去了,總不能真讓他把江山送給韋家吧!”,一邊說著,劉諱之一邊拉著他向后面走去。
“希美,希美,此事還是不宜向太后稟報,這不是害了陛下嗎?”
“國都要亡了,那里顧得了那些。難道相爺愿意看到太宗皇帝百戰(zhàn)得來的江山便宜外人嗎?快走吧!”,在劉諱之的拖拽下,裴炎不情不愿的跟著他去覲見武后。
雖然很多過分、添油加醋的話都是劉諱之說的,可大殿中只有武后、他與劉諱之三人,但誰又能證明不是他說的,裴炎就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他身上坑害皇帝的嫌疑。
但裴炎怎么也想不到,就是因為這么一件議親議貴,外戚封官的荒唐事,竟然在大唐掀起了一場血雨腥風(fēng),不僅坑了皇帝,更是害了大唐。同時也讓其徹底看清了武后的野心,她不僅僅是想控制皇帝,效法呂、竇那么簡單。
也就是從這以后,所有李唐的宗室、勛貴都在暗地里罵他是叛徒,對不起高宗皇帝的知遇之恩、在天之靈,也把裴家也牢牢地釘在了士大夫不恥的柱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