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無處不飛花,落入窗扉小姐家。錦城公子多才俊,青史留名傳佳話。
在錦城可沒有人不認識徐老爺,相傳這徐家祖上替皇帝御駕親征,南征北伐戰(zhàn)功赫赫,替皇上打下了江山卻絲毫不貪戀權(quán)勢,江山剛定還沒到論功行賞,兀自在金鑾殿前磕了幾個響頭,拍拍屁股就回了錦城老家。更有人說皇上還不是皇上的時候落難在外,哎,好巧不巧就與這還不是徐將軍的徐將軍相遇相識。當時皇上與親信走散亂臣賊子當?shù)?,可苦了這從小錦衣玉食的小皇子,與乞丐搶食險些被打死。要不是說皇上他老人家福澤深厚有老天眷顧,在那亂世死了一個小乞丐誰人會關(guān)心。
偏偏這時還不是徐將軍的徐秀才出現(xiàn)了,把小皇子救了下來。別看徐秀才文質(zhì)彬彬,出手可毫不含糊,兩三下就把那幾個欺辱皇子的乞丐打跑了。白衣紫衫青銅劍,羽扇綸巾芙蓉仙。兩人的緣分是上天注定的,這徐家的榮華富貴也從此刻就埋下了伏筆。扶龍之功,恩澤綿延至今。然后呢,然后呢。幾個孩童極為認真的圍坐在說書先生身邊,眼睛里神采奕奕。說書的先生是個半百的男人,人人喊他老曹,也沒人清楚他到底叫什么。
老曹平日里在酒館里以說書為生,閑暇時喜歡在酒館門外的茶攤上,喝喝茶坐個一下午。等酒館生意好的時候,便在酒館中一處固定講臺上拍案說書。錦城百姓無需賦稅,生活倒也富足。幾次打賞下來,也足夠老曹一天的營生。這些孩童倒也機敏找到了規(guī)律,沒到下午學堂午休,便圍坐在茶攤,央求老曹說上幾段,老曹也不拒絕,總是滿臉笑意的捋捋胡子點頭應允,說上個幾小段。小二不忙的時候也會站在一旁,附耳傾聽。茶攤老板也圖個熱鬧,有時聽到興起還會再幫老曹續(xù)上一壺。
老曹口中的徐家可是毫無虛言。徐老太爺在錦城可是真正的人物,打一個噴嚏都會讓錦城抖上三抖。老太爺膝下三兒兩女,長子正是當今駙馬徐秉賢。不過錦城百姓口中人人稱贊的卻是排行老二的徐家長女徐聞馨,徐聞馨是錦城學堂的院長,城中人人尊稱一聲徐先生。
老曹輕輕吹開茶葉,稍稍抿上一口,口齒留香。老曹暗贊一聲好茶,看了一眼時辰,便出言驅(qū)散孩童:“快回學堂吧!回去晚了小心徐先生拿戒尺打你們的手心?!睂W童們一哄而散,一個虎頭虎腦的小男孩還回頭喊到:“徐先生才不舍得打我們呢!”說完卻比誰跑的都快。
這個小鬼頭是街頭李裁縫的兒子,雖然平日里異常頑皮,卻唯獨對徐先生尊重的緊。要說緣由,這小子的父親也是徐先生的學生,其中淵源不言而明。
要說這徐先生可真是個奇女子,老太爺天不怕地不怕,人人敬而遠之,唯有她能與老爺子說上話,在家中的話語權(quán)竟一點不輸徐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