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奇幻

真西游之千年穿越

第四十三章 三藏收靈徒,再赴西行路

真西游之千年穿越 洗露火云 5193 2024-06-15 16:20:20

  話表觀音菩薩一路向東,點化取經(jīng)人,十年后親臨長安,說服唐王委派玄奘法師西行求法,并贈予錦襕袈裟、九環(huán)錫杖。玄奘法師以真經(jīng)取號,號作三藏。

  朝門外,聚集文武百官,唐王將通關(guān)文牒交給唐三藏,隨即遞上一紫金缽盂,里面盛有豐盛的面條。唐三藏接過缽盂,見這面條之上即有荷包蛋,又有肉腸,不解其意,說道:“貧僧乃是出家人,不進(jìn)葷腥,望陛下見諒?!边@時唐王微笑著說道:“

  幽潭游銀線,

  紅日隱云邊。

  綠草浮清水,

  龍鱗水中現(xiàn)。

  這面條似銀線,好比漫漫長路,綠葉好似千山萬水。這紅心白邊看似紅日,亦非荷包蛋,而是南瓜煎炸而成,好比艱難險阻。這一片一片形如龍鱗之物,也非肉腸,乃是蓮花花瓣,寓意佛祖護(hù)佑。愿御弟化險為夷,撥云見日,早日歸來?!?p>  唐三藏說道:“多謝陛下!”心里卻想:這缽盂體大!面條實在太多了!出行前已飽餐,不如留著路上慢慢吃吧。

  這時,唐王低頭,將御指拾一撮塵土,彈入面中,說道:“寧戀本鄉(xiāng)一捻土,莫愛他鄉(xiāng)萬兩金?!?p>  唐三藏知曉這捻土之意,無法拒絕,望著唐王,深情款款。再看看手中缽盂,不由得大為震驚,說道:“皇恩浩蕩!陛下果然出手不凡。”轉(zhuǎn)眼間缽盂已盛滿塵土。唐王笑著解釋道:“這份量,御弟應(yīng)當(dāng)可以牢記家鄉(xiāng)了吧。”唐三藏涕淚交零,謝恩,食畢。

  此時,唐王牽出白馬一匹,送為遠(yuǎn)行腳力。唐三藏復(fù)謝恩,上馬絕塵而去。

  唐王望著遠(yuǎn)去的唐三藏,感嘆道:“看!御弟重寸之陰、只爭朝夕!寡人感心動耳!快去快回!”

  唐三藏行至五行山之際,已至初春,而這山中卻依舊滴水成冰、天寒地凍,于是停下歇息,順便添些厚裝。這時天空隱約傳來呼喊之聲,唐三藏四處張望,卻不見人影,便問道:“是何人在呼叫?”天空之聲道:“這位長老可是東土來的高僧?”唐三藏詫異的答道:“貧僧確是從東土大唐而來。不知何方神圣?可否現(xiàn)身一見?”

  這時,天空之聲略顯激動的說道:“你真的是從東土而來,前往西方取經(jīng)的高僧?我已在此等候你五百年啦!快快放我出去,我定為你降妖除魔,護(hù)送你到那西方?!?p>  唐三藏轉(zhuǎn)來轉(zhuǎn)去,還是看不見人影,說道:“你究竟是何人?你身在何處?我看不見你,如何救得了你呢?”

  天空之聲:“我乃齊天大圣!菩薩命我在此等候師父。這五行山頂有片蓮花池,池中央有一圓形天洞,洞頂石壁上刻有經(jīng)文。勞煩師父飛到山頂,抹去那經(jīng)文,我便可以出來了?!?p>  唐三藏答應(yīng)道:“稍等片刻,容我爬上山頂救你?!?p>  孫悟空興奮不已,在洞中四處蹦跳,終于等到這一刻了??墒亲箢櫽遗危攘俗阕阋粋€時辰,也不見洞口有何動靜,孫悟空心想這和尚不會騙我的吧,難道跑了?不過即便跑了,也拿他沒辦法,只是覺得一切都是菩薩安排的,連菩薩也戲耍于他,感到十分失落。孫悟空漸漸平靜下來,回到石床上打起坐來。

  又過了兩個時辰,只聽得洞口沙沙作響,孫悟空頓時從石床上蹦起,跳到天洞正下方,一邊抬頭仰望,一邊喊道:“可是大唐來的和尚?老孫就在此處?!?p>  唐三藏回應(yīng)道:“貧僧來晚了,這山路崎嶇,實在不好走啊!”

  孫悟空不禁一驚,心想:這和尚不會飛嗎?難道他不懂法術(shù)?難道他并非菩薩說的取經(jīng)人?如若如此,如何抹得去佛祖的經(jīng)文?不過事已至此,只得一試了。于是孫悟空喊道:“長老可曾看到那經(jīng)文?”

  這時唐三藏來到洞口,費力掰開荷葉,將頭探入洞中觀望。孫悟空定睛一看,原來是個小和尚,倍感失望。

  唐三藏問道:“可是此處嗎?洞內(nèi)光線昏暗,我看不見你啊?!?p>  孫悟空嘆氣應(yīng)和道:“是這里,這山洞被那荷葉遮光,終年不知外面是黑是白,陰冷潮濕,實在痛苦。長老趕緊找到經(jīng)文,救我出去啊?!?p>  唐三藏說道:“貧僧只看到這光禿的石壁,這經(jīng)文在何處?”

  孫悟空答道:“就在洞口的石壁上?。¢L老仔細(xì)找找?!薄半y道佛祖的經(jīng)文隱藏在石壁里,只會在我試圖逃脫之時才會顯現(xiàn)?”孫悟空思索片刻,說道:“長老先行閃開,待我激它現(xiàn)形。”

  話音剛落,未等唐三藏退出洞口,孫悟空已騰空一躍,飛向洞口。

  這時洞頂石壁上金光閃耀,將洞內(nèi)照個透亮。唐三藏見這滿壁的經(jīng)文,嘆為觀止,突見一毛臉尖嘴的猴頭躥至面前,被那經(jīng)文化成的藤枝牢牢鎖住,懸于半空,發(fā)出陣陣慘叫。唐三藏驚魂未定,跌倒在蓮花池中。

  孫悟空重重摔入洞中,稍作喘息,問道:“長老可曾看清那經(jīng)文?”

  唐三藏再次爬到洞口,回答:“經(jīng)文我看清了,你的樣貌我也看清了?!?p>  孫悟空說道:“老孫模樣可曾嚇到長老了?”

  唐三藏回答:“非也!我所見,非施主長相,而是施主所受之痛苦。無論如何,我定會救你?!?p>  孫悟空并未詫異,接著說道:“那就有勞長老抹去那經(jīng)文,救我出去了?!?p>  唐三藏四處尋覓,并無可用之材,于是撤下衣袖??墒墙?jīng)文只為閃現(xiàn),早已不見蹤影,但唐三藏義無反顧,想象經(jīng)文出現(xiàn)的位置,對著洞口石壁擦拭。然而,當(dāng)這衣袖接觸到石壁那一瞬間,經(jīng)文再現(xiàn),殘布便化為灰燼。唐三藏十分震驚,又從一旁找來荷葉、枯枝、碎石,無不灰飛煙滅。唐三藏膛目結(jié)舌,不知如何是好。孫悟空在洞內(nèi)焦急萬分,幾次沖向洞口,卻又被擋了回去,弄得遍體鱗傷。

  唐三藏不忍那猴頭倍受煎熬,同樣心急如焚,于是咬定牙關(guān),左手支撐洞口,用右手擦拭石壁。只見得火光四濺,石粉飛騰。唐三藏強(qiáng)忍劇痛,鍥而不舍,很快手指便血肉模糊。

  唐三藏血染石壁,觸碰經(jīng)文。頓時天空電閃雷鳴,烏云翻滾,大雨傾盆而下,澆淋唐三藏全身。血水融入雨水,順著經(jīng)文流入洞內(nèi)。石洞內(nèi)經(jīng)文閃耀,逆流而上,沿著血跡,流向洞口。經(jīng)文與血交融,順著傷口,流入唐三藏體內(nèi)。經(jīng)文流盡,唐三藏?zé)o法再忍受劇痛,直起身來,用左手緊握右手腕部,大喊一聲,應(yīng)聲倒入蓮花池中,昏厥過去。

  烏云散盡,天空放晴,一縷陽光直射蓮花池,洞口藤枝緩緩枯萎凋零,陽光撒入洞內(nèi),照耀悟空臉頰。孫悟空皺眉瞇眼,手遮涼棚,往洞外張望。洞外萬籟俱寂,孫悟空仿佛感受到一切都成過去,這次是真真切切自由了,凝望片刻后,大喊一聲:“我出來啦!”“嗖”的一聲,如一道極光,飛身而出。

  孫悟空立于五行山山頂,展開雙臂,閉上雙眼,享受自由深呼吸,久久未歇。

  雨過淡云度碧霄,

  暖日撥霧懶伸腰。

  和風(fēng)輕柔撫木梢,

  群枝輕舞迎暉搖。

  舊桿垂珠勝瑛瑤,

  新莖春化花出苞。

  嫩葉嬌羞遲遲到,

  只因初春寒未消。

  一切皆為萬象更新之景,然而孫悟空卻忽然覺得有些失落,不知何去何從,與如來之間恩怨似乎如煙消散,對天庭之恨似乎也已放下。不如回花果山吧,做我的齊天大圣去?不過這五百年,花果山經(jīng)歷風(fēng)風(fēng)雨雨,而自身卻未能盡力分毫,愧對這幫猴子猴孫啊。

  孫悟空盤坐山頂,閉目養(yǎng)神,將這五百年的經(jīng)歷在腦海中游走了一遍,突然想起了方才大唐和尚拼死相救。孫悟空猛然睜開雙眼,一躍而起,飛身來到蓮花池。唐三藏依然昏睡在池中洞口旁,身下已被血水染紅,虛弱無力、奄奄一息。

  孫悟空將唐三藏抱起,飛到山林一片干燥高地上放下。接著孫悟空找來草藥,為唐三藏包扎傷口,又取來干柴生火,為唐三藏取暖。

  夜幕降臨,孫悟空用荷葉取水歸來,扶起唐三藏,為其飲水。這時唐三藏緩緩睜開眼睛,看著孫悟空,微笑中露出一絲欣慰,言語中顯得聲音微弱,說道:“大圣,你終于出山啦,那就好,那就好?!?p>  孫悟空有些感動,問道:“小和尚為何要救我?難道不知道我是只妖嗎?”

  唐三藏答道:“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是妖又何妨?妖也是妖他媽生的?!?p>  孫悟空說道:“堂堂大唐高僧,居然也說些污言穢語?”

  “傳道受業(yè),并非在于言者表述是否清晰,而是聽者能否理解接受。傳道者又何必在乎于言語措詞,通俗易懂豈不更好?”唐僧笑曰,“與智者言,依于博;與博者言,依于辨;與辨者言,依于要……”

  “與貴者言,依于勢;與富者言,依于高;與貧者言,依于利;與賤者言,依于謙;與勇者言,依以敢;與愚者言,依于銳。此其術(shù)也?!蔽蚩沾驍嗵粕栽~,略顯不屑,“小和尚放心,老孫乃齊天大圣,也讀過些書,略知書史、粗通文墨?!?p>  “哦?甚好!敢問何為圣?”

  “圣者,王也!”

  “王者皆為圣否?”

  “何意?”

  “聖字,左耳右口,下為王。起筆先書耳,再寫口。聖者,必先善聽,再者能言……”

  三藏見這妖中之圣學(xué)識不凡,頓時興致勃勃,娓娓而談,而這猴王只為證明其學(xué)識,意在言止三藏高談闊論,二人話不相投。

  孫悟空露出獠牙,貼近唐僧,眼神中假裝帶著兇狠,說道:“嘮嘮叨叨!為何此刻感覺小和尚話有些多了!我可并非普通妖怪??!老孫被佛祖親自封印在這五行山內(nèi),五百年未嘗葷腥了。你不怕把我放出來,我便吃了你?”

  唐三藏鎮(zhèn)定自若,答道:“阿彌陀佛!我佛慈悲,救人于危難,能換得施主自由,理所當(dāng)然。施主如果吃了我,能夠填飽肚子,便會少一些殺生。能用貧僧一命,感化施主,減輕殺孽,有何不可?”唐三藏平心閉目,言語中似乎帶著一絲遺憾。

  孫悟空笑道:“小和尚,你這表情似乎在說你后悔啦?”

  唐三藏說道:“貧僧未曾后悔,只不過有些惋惜,這一世未能走到西方取得真經(jīng)?!?p>  孫悟空笑道:“你這個傻和尚,我不吃你,你遲早也會被其它妖怪吃了,還如何到得了西方?如何向佛祖交代?取經(jīng)不成,置大業(yè)于不顧,難道這不算是罪孽嗎?”

  唐三藏笑道:“眾生平等,大愛是愛,小愛亦是愛。此生取不成經(jīng),還有來世,但既然遇見,怎可袖手旁觀?”

  孫悟空扭過頭去,說道:“強(qiáng)詞奪理!”

  唐三藏接著說道:“其實施主并非大惡,心有仁慈。我與施主有緣,不如隨我一同前往西方如何?你曾說此乃菩薩安排?你有通天本領(lǐng),可降服妖魔,貧僧再為他們誦經(jīng)念佛,定能感化他們?!?p>  孫悟空停頓片刻后,收回那副兇神惡煞,應(yīng)道:“也罷!既然菩薩托付在先,我便護(hù)送你一程。”

  唐三藏轉(zhuǎn)憂為喜,說道:“既然入了佛門,貧僧幫你取個法名吧?!?p>  孫悟空回絕道:“不勞小和尚費心,我曾拜過師,法名悟空。我只許諾菩薩保你西行取經(jīng),降妖除魔。其他諸事,你我各行其是,互不干涉?!?p>  唐三藏說道:“也罷!不過西行取經(jīng),也是修行之路。你降妖即可,不可動殺念。降服妖魔,貧僧會為他們誦經(jīng)念佛,勸其為善。”

  孫悟空笑道:“即是妖魔,怎會向善?”

  唐三藏?fù)u了搖頭,說道:“非也!悟空當(dāng)年被佛祖壓在這五行山下,定是犯下滔天大罪,如今你跟隨貧僧前往西方取經(jīng),豈不是在做善事嗎?眾生平等,妖魔只是缺少一次機(jī)會,改善自我罷了?!?p>  孫悟空赫然而怒,沖向唐三藏吼道:“怎能拿我與其他妖魔相提并論?老孫也并非想幫你,也沒興趣做何善事。老孫所做一切都是為了……罷了,懶得跟你解釋。”

  唐三藏見這毛猴喜怒無常,言道:“稍安勿躁,長路漫漫,你我尚有機(jī)會溝通?!?p>  孫悟空如鯁在喉,只得作罷,裝作面無表情,說道:“我到前方打探一番。小和尚你最好跟緊點,別落下太遠(yuǎn)了。哇!今日空氣真好!”孫悟空深吸一口氣,接著轉(zhuǎn)身飛去。

  唐三藏急忙騎上白馬,向西而去。

  不久后,孫悟空返程歸來,說道:“小和尚,前方百里之內(nèi)妖怪都被老孫殺盡,今日盡管放心前行,不會有危險了。”

  唐三藏大驚,匆匆下馬,盤坐念經(jīng),接著怒對孫悟空,嚴(yán)厲的說道:“悟空,你怎可如此魯莽,為何要將他們趕盡殺絕?”

  “那些妖怪都是些為非作歹之徒,沒一個好東西?!?p>  “你怎知曉無一善者,分明是你濫殺無辜?”

  “老孫已經(jīng)查探清楚了,難道小和尚不相信老孫?”

  “行事如此武斷,叫貧僧如何相信?”

  “……老孫給你講個故事————從前有個懶漢,行走在巷中,被一只惡犬咬傷。懶漢追去,見惡犬進(jìn)了一官吏家中,于是前去討要說法。官吏不悅,家犬一向溫順,絕不會無故傷人,定是懶漢招惹家犬,家犬才出口將其咬傷,于是將懶漢轟出大門。次日,懶漢又被同一惡犬咬傷,懶漢闖入官吏家中,大喊道:‘你家瘋狗又咬人啦!’官吏大怒,以為懶漢定是以此勒索錢財,于是將懶漢重打三十大板,扔出。懶漢冤屈,將官吏徇私枉法之舉上告士大夫。士大夫妄下斷語,只將懶漢與惡犬各打二十大板,草草結(jié)案。不日,惡犬再次犯病,將官吏家中孩童咬死,官吏悔恨痛哭,將惡犬棍棒打死。惡犬傷人未必皆因人招惹而起,若起初官吏能夠查明真相,再作決斷,或許自家孩童便不會死。小和尚信也罷,不信也罷,但愿日后莫要被惡犬所傷?!?p>  “無論妖魔是惡是善,貧僧有言在先,悟空降服妖魔即可,貧僧是要勸化妖魔,并非等他們死后,為其超度亡魂。這樣一路殺往西方,定違反佛祖宗義,如何能取得真經(jīng)?”

  孫悟空本為好心相助,為唐僧開路,卻遭到如此訓(xùn)斥,似乎有些按捺不住。不過思索片刻后,孫悟空還是收斂性情,說道:“往后老孫盡量克制?!?p>  “佛門諸多清規(guī)戒律中,殺戒乃第一戒,此事不能只是盡量克制,定要……”

  “罷了,罷了!不殺便是?!?p>  “悟空……若不能制殺戒,就不必隨我西去了?!?p>  “不過一路西行若沒有老孫,小和尚當(dāng)真能勸化妖魔?”

  “貧僧用心感化,為何不可?”

  “你可通妖魔言語?”

  “貧僧不知妖魔言語?!?p>  “既然不知,如何勸化?難道只靠慈眉善目?你那誦經(jīng)只能用于超度亡魂,妖魔未必能聽懂,總需要譯語吧。老孫生在山林,精通各類鳥語獸言,可助小和尚一臂之力,缺不得?!?p>  “悟空是在要挾貧僧嗎?”

  “只是為幫小和尚翻譯,發(fā)揮才能怎能算作要挾?”

  “翻譯?貧僧無須譯語。不必多言,若不能制殺戒,悟空不必隨行,請自便?!?p>  “不殺,不殺!老孫答應(yīng)你還不成嗎?出家人何必如此動怒!”

  見孫悟空答應(yīng),唐僧跨上白馬,二人這才踏上西行路。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