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你們不懂人心
那位被稱為寧德兄的青年瞪大眼睛,下意識望向會場中心的屏幕,見《陳子兵法》果然被擠到了第二,整個人恍遭雷擊。
不會真要當兒子了吧!當著這么多人的面吼出來,還要不要人活了?莫名的屈辱感席卷全身,心道:陳洛大兄弟,快給力??!把第一拿回來,我喊你爹都行。
隨后,他忍不住瞥了一眼第一,想看看這到底是何方神圣,從背水一戰(zhàn)中根本看不出什么,只好把目光落在最后的人頭像之上,喃喃道:“呀,這個人我好像在哪里見過。”
“你難道也發(fā)現了?這個人跟陳洛長的簡直一模一樣!”
“寧德兄現在肯定要說:對??!世上居然有這般相似之人,實在是匪夷所思!”
聽著周圍熟人起哄,寧德:“……”
溫無欲看著眾人傻乎乎的樣子,心里一陣舒適,每次他吸收負面情緒之后,總需要一個人來中和,陳洛便是一個最好的引子。
大哥的名氣越大,以后他就越方便行事。
例如現在,誰還在乎他之前怎么罵別人不成?看似他最狂妄自大,實則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每次大哥人前顯圣之后都在沾沾自喜,殊不知自己只是個無情工具人。
這次文會,收獲滿滿,他把目光放在會場最深處,給閻天機傳訊,交流情況。
得到消息的閻天機看了看周圍,張徹正在和太子太傅孫云討論兵法內容,畢竟張徹是大儒,提前看了這么久兵法,理解更為透徹,某些生澀難懂的地方還可以給其他人講解。
其實,孫云見識非凡,肯定能夠理解,但張徹喜歡聯(lián)想,一說便停不下來,若非太子太傅心胸開闊,早就把他攆走了。
看完兵法大致內容之后,孫云望向不遠處的顧南溪,道:“南溪,你覺得這兵法如何?”
作為靈器的掌控者,顧南溪自然早就瀏覽了一遍,加上張徹大儒的解析,已經明白了大概,便回應道:“兵法方面,無可挑剔,可惜沒考慮高品武者?!?p> 張徹眉頭一挑,道:“一本書囊括一切,要兵法六書何用?”
意思是,互補效果更佳,可不只是在兵書方面。
顧南溪笑著回應道:“大儒此言有理,我們兵法造詣不高,還望您能夠費心,將高品武者考慮其中,填補玉淵神國兵法之道的空缺。”
張徹心下一喜,他根本沒說出來,顧南溪便能夠理解他的想法,面子上也算過得去,跟聰明人交流起來就是不費勁,笑道:“也是,反正是我徒弟陳洛的書,他水平有限,只能考慮普通人,這剩下的,自然是為師代勞?!?p> 孫云和藹一笑,道:“可是寫下《尋仙亭送王慎》一詩的陳洛?”
他為了這次的文會,可是昨天便從皇城來到了天水城,見到了王慎的最后一面。
畢竟,王慎也是山盟的一份子,辦事才能屬實頂尖,給孫云留下了深刻印象,可惜他也只是個閑差,無法左右朝堂官職任免。
因此,孫云從王慎和李子揚那里,對陳洛有了些許了解,再者便是顧南溪講的救助景王,人還沒見,便已經了解了七七八八。
顧南溪還未回應,張徹便朝她眨了眨眼,簡單示意后搶一步道:“正是,太傅有所不知,小徒后面又寫了幾首詩,可謂是才情無雙?!?p> 他打了一個響指,用言出法隨的能力道:“這些詩應該在太傅面前。”
旋即,一張白紙出現在孫云面前,上面用著正規(guī)字體寫著陳洛已經流傳出來的詩句,部分還有注解,方便理解。
讀完之后,孫云拍了拍手,道:“這詩才有望超過莊首輔??!看那老頭子成天在我面前炫耀就不舒服,偏偏他寫詩還算有點水平,我也拿回去給他看看!要是被一個十八歲的孩子比過了,我看他有什么臉再囂張!”
隨后,他望向神國未來文會方向,道:“背水一戰(zhàn),也是不錯的辦法,戰(zhàn)爭需要的可不只是計策,更重要的是心理,走,我們去看看這位陳洛?!?p> 荀晚清和許晴點頭稱是,說罷,他們幾人便朝著陳洛所在的方向走去。
張徹自從成了大儒,早就不習慣走路,可是在太傅面前,他也不敢太囂張,孫云都無所謂,他總不能連這樣幾步路都不能走,便拉著閻天機跟在荀晚清身旁緩步行走。
顧南溪看著會場中的熒屏,心念一動,上面畫風一轉,寫著:“陳洛在神國未來提出背水一戰(zhàn),太傅前去指點,接下來的文會,我們便過去吧!”
場內瞬間爆炸,一眨眼便反應過來,幾個箭步便沖出文會,害怕等會兒搶不到位置。
好在溫無欲早就得到了消息,先一步離開,不然肯定被擠死。
反觀柳真,見溫無欲傳訊過來,心里忍不住得意忘形,心里盤算著要不要去六藝那邊給大哥再長點名頭,后面仔細一想,如果今天透支了六藝方面,以后要再想人前顯圣就太難了。
這種事情要細水長流,急不得。
陳洛本來已經放棄與他人爭辯,安安靜靜的回到了自己的座位,可有些人還是忍不住想吐槽,甚至有不少人坐到柳真旁邊,繼續(xù)爭辯。
他不想做這般無用的事情,便問了幾個問題,道:“你們覺得戰(zhàn)爭的決定因素是什么?為什么會有以少勝多?為什么士氣會影響結局?當敵方實力比我們強,難道不應該揚長避短?思維固化者,不適合學兵法。”
如果一味的看到事情的弊端,根本沒法打。
可不少人就是不吃這套,追問道:“玉淵征戰(zhàn)千年,兵法案例數不勝數,但凡勝者,哪有這般作戰(zhàn)的?完全是理想情況,北梁若是有這般容易擊潰,早就被先皇所滅,哪有你什么事?”
“確實,打仗可不是紙上談兵,放著山前水后的地利條件不用,還要把人和這個主場優(yōu)勢變成劣勢,滑天之大稽!”
“我通讀兵法,早有小成,之前也有不少妄自尊大的將領想要拼死一戰(zhàn),結果卻死無葬身之地,還連累了身后數萬子民!我可以負責任的說,你完全不懂兵法!”
這一點倒是符合人心,不懂兵法之人提出來的意見,他們自然嗤之以鼻,就連一開始認同背水一戰(zhàn)的少數人都開始動搖。
柳真聽到這里就忍不住站起來懟了幾句。
陳洛將他攔下,看著紛紛說自己不懂兵法的諸人,莞爾一笑,道:“我不懂兵法,但你們不懂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