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烈別奇,我跟你說過沒有?糧食每日統(tǒng)一發(fā)放。沒有我的話不準私自行動!你的營里怎么還有人偷著出去打草谷?”
面對趙三順的質問,兀烈別奇并沒有意識到問題有多嚴重:“大首領,勇士們只是覺得每天吃的太素了!想出去找些肉食來。沒想到會出這樣的事情。在我們草原上這樣的弱肉強食很正常!您能不能跟軍法官說說,這次就饒了他們吧?”
趙三順的聲音越發(fā)冰冷:“兀烈別奇,你們在草原上是怎么樣的。這我管不著!可你們現(xiàn)在是在大漢的司州。在這里就要守這里的規(guī)矩!十七款禁律宣布的時候,你們也是在場聽過的。什么意思我也讓人專門給你解釋過。你那二十個人搶奪百姓的牲畜財物還殺了人。犯的是哪一款你心里應該也清楚!你有在這里為他們求情的時間還是想想怎么讓其他人不犯他們一樣的錯吧!”
兀烈別奇低頭行禮一聲兒不坑的退了下去。
自從那天宣布完十七款禁律后,徐榮就任命高順作了軍法官開始整頓軍紀。高順這貨就是一個一條道跑到黑的主兒。抓起軍紀來那絕對是六親不認。這一個多月的時間,兀烈別奇部下算上這次的二十個已經(jīng)有七十多人因為犯了軍紀而被處死。樊稠原來的部隊光是違反軍紀被正法的就達到了二三百人。就連原來華陰縣的人馬也被咔嚓了五十多人。
這幾百個腦袋砍下來!那些原本跟土匪沒什么區(qū)別的大兵果然都老實了不少。起碼不敢像以前那樣看到別人家里有好東西進去就搶了。
徐榮對這個結果那是相當?shù)臐M意。這天幾個人一起到練兵場觀看操練的時候。他拉著高順的手:“高將軍,這一個月來負責整頓軍紀成效很大呀!現(xiàn)在百姓都說咱們是仁義之師。這些日子周邊幾個縣來投奔我們從軍的百姓就有一千多人。鄭縣還有其他五六個縣的縣令也都派人來說愿意和我們一起誅殺李傕郭汜?!?p> 樊稠也順著他的話兒頭說:“是??!高將軍這么一歸置。那幫小子確實規(guī)矩多了?!?p> 徐榮感嘆道:“我們有了這樣的威武仁義之師!何愁不能鏟除奸逆克復長安!”
樊稠在旁邊兒:“老徐你說的對呀!那天不會遠了?!?p> 高順這人一向不茍言笑。聽他們兩個人在那說也只是笑笑沒有說什么。
趙三順心想這算個啥呀!你們要是見過我們偉大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唉!可惜呀!那個時代本人可能永遠都回不去了!
整頓軍紀的同時,部隊的操練趙三順也一點兒沒有放松??紤]到大多數(shù)兵士手里拿的都是這時代最便宜的武器矛。騎兵、弓弩手和刀盾兵的數(shù)量相對不多的現(xiàn)實。趙三順參考后世歷史課本上見過的馬其頓長矛大陣。琢磨了七八天終于琢磨出了自己的長矛方陣。
每一百名長矛手組成一個小方陣。迎敵的時候,若干個小方陣不但可以緊貼在一起組成一個大方陣。需要的時候還可以靈活調整成其他的陣形。
趙三順覺得這樣的陣形再加上有弓弩手和騎兵一起配合使用。在長安城附近的這種平原地形迎戰(zhàn)李傕和郭汜的人馬應該沒有什么問題。
為了配合這個陣形。趙三順又建議徐榮對華陰城的全部人馬進行了整編。把部隊原來雜亂的編制統(tǒng)一成了伍、什、屯、營、部、軍六個級別。
具體說就是每五個人組成一個伍。任命其中一個人為伍長。每兩個伍組成一個什。派一個人去當什長。每十個什組成一屯。派一個人去作屯長。每五個屯組成一個營由營官帶領。每五個營算是一部兵馬,任命一名都尉和兩到三名副都尉來管理。每五部兵馬再加上兩三個屯不等的親兵組成一個軍。每個軍設校尉一人。主薄和參軍若干。
華陰城的所有人馬最后一共編成了四個軍。正好徐榮、趙三順、高順和樊稠四個人每人領一個軍。趙三順為了鼓舞士氣和方便稱呼還給每個軍都取了一個代號兒。
徐榮部下的人馬為北軍玄武。高順的一個軍叫作南軍朱雀。樊稠的部下叫西軍白虎。趙三順自己的部下的代號叫作東軍青龍。
趙三順不但取了代號兒還請華陰城里會畫畫兒的文化人兒給每個軍都畫了一幅神獸圖作為軍旗。這四面旗幟的旗面上,趙三順特意沒有留書寫主將姓氏的空白。只在旗桿頂上裝飾上雉雞翎在下面系上一條白布條兒寫主將的爵位,官職和姓名等信息。比如樊稠的帥旗白布條兒上寫的就是:“大漢,萬年候、右將軍、白虎軍校尉樊稠?!?p> 另外趙三順親自設計了一面更大的旗子。用金線在大紅色旗面上繡了一個由九條金龍彎曲盤繞組成的漢字。
把幾面旗幟做好拿給徐榮和樊稠、高順看。幾個人雖然對這種新鮮的設計一時半會兒理解不了!看在視覺效果上足夠威武的份兒上還是拿回去掛在了自己那一軍的大營里。
唯有那面繡著金龍的大紅旗。任憑趙三順怎么解釋。徐榮和樊稠、高順看了半天也沒認出那是一個大漢的漢字。
趙三順拿回自己住處鋪在地上看了半宿。才發(fā)現(xiàn)自己給弄成了簡體的漢字而不是繁體的漢字。趙三順只好又讓人拆了重新又繡了一面。
這些事情一直折騰到秋收季節(jié)。華陰軍趁機儲存了大量的糧草。擴軍等其他的事情也都在按部就班的進行。
這天傍晚,在城外督促兵士幫百姓收割了一天莊稼的徐榮回到縣城。剛進城門,路邊一個滿身塵土的人對著他喊道:“徐榮將軍!我可見到您了呀!”
徐榮聽到喊聲扭頭仔細看了半天:“楊修!德祖,是你嗎?”
那人緊跑了幾步來到徐榮馬前。哆哆嗦嗦的從懷里掏出兩塊白帛:“徐榮將軍,我是替陛下給你送信來的?!?p> 徐榮趕緊下馬跪著從楊修手里接過來打開看了一眼:“德祖??!咱們先回縣衙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