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想死,想得美!
禮部尚書李標?
這人不熟悉啊,來干嘛?
朱德約對王永光和孫承宗兩人說道:“兩位大人先去一幫仔細斟酌,給朕一個解決饑荒的方法,西北旱災(zāi),已經(jīng)好幾年了,不能再拖了,否則會有千萬個王二出現(xiàn)的?!?p> “謹遵圣諭,我等一定全力以赴,為皇上分憂?!?p> 王永光和孫承宗兩人一起到傍邊去細看奏折并思考如何解決的辦法。
“傳李標?!?p> 朱德約對王承恩點點頭,然后坐回案桌后的椅子,等待李標的覲見。
一會兒,一個四十多歲的老頭,躬身進入。
“臣李標拜見皇上。”李標同樣是躬身施禮。
“李大人請坐。”
朱德約暗自點頭,看來見皇上必須磕頭的規(guī)矩應(yīng)該是滿清搞出來奴役漢人的一種工具。
后世之人,見到的歷史,多數(shù)都經(jīng)過被滿清奴化的漢官重新編撰。
所以,根據(jù)統(tǒng)治者的要求,更改其中某些東西是必然的。
果然,要統(tǒng)治另外一個高傲的民族,首先要打斷他們上層人物的脊梁骨。
朱德約上輩子不過是一名從農(nóng)村出來的普通人。
大學專業(yè)是工業(yè)設(shè)計,妥妥的一名理工科學生。
只不過業(yè)余時間愛好寫寫畫畫,攝影之類的。
畢業(yè)時運氣爆棚,居然進入了部隊,成為一名搞宣傳的文職軍人。
作為一名正經(jīng)的理科生,什么資治通鑒,史記,二十四史,甚至最近的明清歷史,都沒讀過。
嗯,也不是沒讀過,上學的時候還是學過歷史的。
不過,學的東西早已經(jīng)還給老師。
盡管張皇后私下里教導(dǎo)了朱德約一個多月。
但對于禮部尚書是干嘛的,朱德約腦子里還是很模糊。
不過,此刻,既然對方已經(jīng)登門拜訪了,自己無論如何,也不能掉鏈子。
朱德約滿臉含笑的看著李標,問道:“不知李大人有何要事?”
剛坐下的李標立即站了起來,對朱德約行了一禮,朗聲說道:“臣聽聞,有志者,先成家后立業(yè)……皇上登基已經(jīng)三月有余,為何還不立皇后呢?須知,后宮安寧,皇上才可一展抱負,中興大明。……”
李標洋洋灑灑,長篇大論,唾沫飛濺,眼睛還直瞪著朱德約,仿佛如此之久還沒立皇后,朱德約已經(jīng)惹得天怒人怨了。
原本在傍邊遠處討論救災(zāi)一事的王永光和孫承宗,此刻也過來湊熱鬧。
兩人也一同對朱德約施禮進諫,“皇上,此事必須早早確立,須知后宮安寧,方可德服天下?!?p> 好嘛,這一個個的操心起我的私事來了。
周秀蘭不就是正宮娘娘嗎,還立什么皇后。
呃……自己好像糊涂了,正宮娘娘畢竟還不是皇后。
所以,自己真的忘記給小芳一個名正言順的地位了。
“皇上,周王妃,才德宜人,溫婉德淑,且為皇上的正王妃,可母儀天下,立為皇后。”
李標見朱德約愣在那兒,半天不吭聲,語氣不由得提高了一倍。
“好,朕知道了,如李大人所言,這是朕的失誤,當也是禮部的失誤。如此重大之事,為何三個月了,無人向朕提及。李大人,此事交給你去辦,越快越好?!?p> 朱德約既然決定了,就毫不猶豫的同意此事。
李標沒想到皇上答應(yīng)得如此爽快,原本還以為皇上要耍耍年輕人的脾氣,現(xiàn)在看來,皇上還是很沉穩(wěn)的。
嗯,誠如皇上剛才說的那樣,立皇后這么重要的事情,禮部其實在三個月前就應(yīng)該提出來的。
畢竟想一想,先皇去得早,天啟皇上也走得年輕,崇禎皇上就剩下自己一人拿主意,而皇上還如此年輕,所以忽略了一些事情,也是情有可原的。
嗯,皇上提出了文官不貪財,并且自己在宮中率先做榜樣。
皇上有做明君的潛質(zhì)啊,中興大明可期。
李標自動腦補,還自我感動了一番。
隨后,李標樂滋滋的躬身告退。
王永光和孫承宗也拿著奏折一共告退。
畢竟這賑災(zāi)一事,不是兩人就可以搞定的。
皇上把擔子壓在兩人身上,兩人自然要拿出足夠的精力去辦好此事。
三人走了,東暖閣里又只剩下朱德約和王承恩兩人。
其實,正常情況下,案桌上待批閱的奏折不會很多。
平時送來的奏折,其實都已經(jīng)經(jīng)過司禮監(jiān)整理后,將最重要的奏折送到東暖閣。
以前,是魏忠賢這個司禮監(jiān)總管,還任秉筆太監(jiān),匯同提督、掌印太監(jiān)一起控制了整個內(nèi)閣。
所以,天啟皇帝朱由??梢哉瓴焕沓?,專心一致當木匠。
每當極其重要的奏折需要皇帝親自披紅時,魏忠賢總會找天啟在忙于木工活的時候稟報。
天啟皇帝自然是很不耐煩的一句話,“你看著辦”或“朕知道了”。
其結(jié)果可想而知。
而今,司禮監(jiān)大太監(jiān)魏忠賢昨天剛被貶謫,新的司禮監(jiān)大太監(jiān)還沒任命。
所以,今天會有如此多的奏折需要朱德約親自批閱。
三人走后,朱德約看著到這三大堆奏折,腦海中再次出現(xiàn)前面看見王永光和孫承宗時的想法。
諸葛亮是怎么死的?
無論大事小事,一手抓。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一個國家的大小事情是無限的。
所以,朱德約準備借鑒后世的一些制度,將皇權(quán)下放一部分給內(nèi)閣。
嗯,此事,得先探探口風,不可操之過急。
想到此,朱德約將目光看向如同勤勞小蜜蜂一樣的王承恩。
王承恩自從中午被皇上無情的嘲笑了自己的理想后,為轉(zhuǎn)移注意力,便把心思放在了這些奏章上面。
原本三大堆奏章,慢慢的,被王承恩按類別分成了兵部、戶部、工部、吏部、禮部和刑部共六堆。
并且還按輕重緩急將各部奏章整理了一遍。
“承恩,你是否愿意去內(nèi)書堂學習一年半載?”
朱德約摸了摸下巴,然后微笑著問道。
“呃……皇上,老奴不想去內(nèi)書堂學習,老奴是一個沒有理想的人,所以情愿一直侍奉皇上。”
王承恩眼珠子一轉(zhuǎn),眼里閃過一絲精光,但隨即一本正經(jīng)的答道。
“皇上,老奴不想走魏賊的路?!?p> 呵呵,老奴老奴?
又他么在暗自嘲諷我嗎?
要不是知道你是唯一陪同崇禎上吊自殺的人,我他么的早抽你了,信不信?
“哼,我已經(jīng)說過多少次了,別在我面前自稱奴才。誠心來惡心我嗎?”
“皇上,不敢,不敢,小的一時口誤,口誤而已。”
王承恩臉上堆出難看的笑容,小心翼翼的看著朱德約。
“算了,別那么看著我。我是你看著長大的,我什么人,你該清楚。我雖然是皇帝,但你看這天下,有幾個是真心把我當皇帝的?哼,一個個的,都不是好人?!?p> “那……皇上,您讓我去內(nèi)書堂學習是為啥?其實,內(nèi)書堂學的東西,我早已經(jīng)會了?!?p> 王承恩內(nèi)心忐忑,臉上卻擠出滿臉笑容的看著朱德約。
沒辦法,這位小爺自從病好之后,脾氣越發(fā)古怪,難以揣測,不得不小心應(yīng)付。
此刻,朱德約開啟了讀心術(shù)。
哼,你個老硬幣,讓我聽聽你內(nèi)心真實想法。
腦海中立即響起王承恩的話,“皇上這是想讓我主管司禮監(jiān)嗎?但我不想做是魏忠賢這種缺德之人??!”
咦……朱德約瞬間精神大振,眼睛一眨也不眨的盯著王承恩。
“嗯,皇上盯著我看什么?難道我哪兒惹怒皇上了?”
朱德約再次聽到王承恩內(nèi)心那忐忑不安的心里活動。
哈哈……看來這讀心術(shù)真的好玩啊。
不過,很可惜,不知道怎么升級。
嗯,對了,魏忠賢……
不知道這人今天出城了沒有?
如果沒出城,或許可以聽聽這魏賊的內(nèi)心在想什么?
魏忠賢是個難得的人才啊,呵呵,放心,我不會那么容易讓你死的。
想死,想得美!
還需要你來牽制那些所謂的清官呢。
“嘶……皇上的眼神怎么那么嚇人,像看死人一樣看我,我答應(yīng)還不成嗎?”
王承恩的內(nèi)心活動,再次被朱德約捕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