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地藏王菩薩跟冥河老祖搶生意
原本冥河還有五方旗之一,不過現(xiàn)在沒戲了。
因為這東西早已經(jīng)被蕭晨看上了。
后來血海旁來了地藏王菩薩,冥河老祖日子才開始不好過。
主要是地藏王菩薩那家伙跟冥河老祖搶生意。
說什么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不在地獄或者黃泉道上講佛,卻天天待在血海邊上抄經(jīng)念佛,渡化阿修羅一族。
阿修羅族越來越少,沒了阿修羅族的鬼魂,冥河老祖也就沒法成圣了。
其實,地藏王菩薩是西方教所下的棋子,君不見西方教天龍八部中有阿修羅一族焉?
但不管怎么說,這個時候的冥河老祖還是活的非常滋潤。
他大刀闊斧的創(chuàng)建了阿修羅族,然后他的阿修羅族,便在他的這些手下的管理下,開始正常運轉(zhuǎn)了起來。
只要有新的魂魄加入阿修羅族,天道就會降下一份功德和氣運,等量便達到質(zhì)變,冥河老祖就可以成圣了……
靈臺方寸山。
準(zhǔn)提道人和接引道人兩人,正披著一件黃色麻衣,手持著一個破碗(其實是一個先天至寶)到處化緣。
他們倆自從和鳳族一戰(zhàn)之后,便逃回了靈臺方寸山。
然后每日在方寸山腳下的人家,今天到這戶人家討飯,哦不,是化緣,明天到那戶人家化緣,這靈臺方寸山腳下,何止數(shù)萬戶百姓。
因此這兩貨基本上都不用自己做飯,整日討吃討喝。
他們兩道沒有像其他人一樣,身受重傷性命垂危。
說起來這兩個家伙,倒成了天庭和鳳族一戰(zhàn)中,天庭一方受傷最輕的家伙。
只因為這兩個人見風(fēng)使舵的本領(lǐng)特別強。
他們倆早早的便嗅見了危險的氣息。
于是在戰(zhàn)場上提前開溜,這才避免了重傷的下場。
可他們倆自知此舉必定惹惱了東皇太一和帝俊。
于是他們倆現(xiàn)在可不敢回到天庭去了。
還有,天庭竟然得罪了鳳族。
以鳳族如今的恐怖實力,如果攻打到天庭去報仇。
那他們這個時候回到天庭去,豈不是再次回去送人頭嗎?
所以多方考量之下,這兩個家伙決定放棄回到天庭去。
天庭當(dāng)初對他們最大的作用,就是借助天庭的氣運和天道功德突破到準(zhǔn)圣。
如今這個目的已經(jīng)達成了。
他們自然也沒有必要再替天庭打工了。
而且他們還從天庭中搜羅出了不少寶貝。
讓他們在靈臺方寸山居住的破茅房,重新修整了一番。
如今他們在靈臺方寸山居住的房子,總算也可以稱之為是仙家洞府了。
不像以前,說是破廟人家都不愿意相信。
靈臺方寸山腳下。
準(zhǔn)提道人和接引道人兩個正拿著破碗,向一位老人討飯。
可不要小看了這一位老人。
如今女媧還沒有創(chuàng)造人族。
住在靈臺方寸山腳下的百姓,可都是洪荒中有根角的先天生靈。
人族本身就是女媧按照洪荒世界中的道體模樣創(chuàng)造的。
所以人族的模樣,其實是諸天所有洪荒生靈,修煉到一定境界之后化成的樣子。
修煉達到一定境界后,不管你是何等種族。
只有化成人的模樣,才能繼續(xù)修煉,否則便會舉步維艱,寸步難行!
因此,人的這種形態(tài)又被稱之為道體。
意思是更接近大道的修煉之體!
“老伯,我已經(jīng)三天三夜沒有吃飯了,你就可憐可憐我,賞我一點飯吃吧!”
準(zhǔn)提道人拿著一個破碗,滿臉臟兮兮的。
一臉可憐兮兮的模樣向一位老農(nóng)哭訴。
老農(nóng)手舉著一個鋤頭(類似于九齒釘耙,也是一件了不得的法寶),拿手指著準(zhǔn)提道人呵斥道。
“滾滾滾!想吃什么自己種去!你要是實在沒有種子,老子倉庫里還有不少先天糧食的種子,可以打賞你一些,你要不要?”
準(zhǔn)提道人頓時單掌豎于身前,一臉的悲苦之色,并裝作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說道。
“貧道志在普渡眾生,解救蒼生脫離苦海,又怎可浪費時間,去做一些無聊的事情?”
“貧道的寶貴時間,都必須用在解救蒼生脫離苦海這件事上,每浪費一分鐘時間去種糧食,都不知道會有多少人沉淪于黑暗之中,貧道的使命就是給這些人帶去光明和超度……”
砰的一聲!
準(zhǔn)提到人話還沒說完,那位老農(nóng)就把門給關(guān)上了。
一道怒罵聲從門后傳來。
“天天都這么說,說得老子耳朵都起老繭了!你煩不煩呀!”
其實,這一群百姓,就是上古赫赫有名,又極其神秘的上古煉氣士,他們起源于昆侖山,其來歷神秘?zé)o比,從昆侖山分成了幾支人,分散在洪荒天地。
他們每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種出各種各樣的先天植物。
據(jù)說后來女媧創(chuàng)造人族之后。
神農(nóng)嘗百草,就遇見過這一群神秘的上古煉氣士,于是向他們請教耕種之法。
上古煉氣士對待神農(nóng)的態(tài)度,和對待準(zhǔn)提到人的態(tài)度截然不同。
面對真正想自食其力的人,上古煉氣士態(tài)度非常好。
他們不但詳細的教會了神農(nóng)如何耕種各種各樣的糧食作物。
還給了他一本二十四節(jié)氣書,倚靠此書,可以避開各種天災(zāi),達到大豐收的目的。
二十四節(jié)氣書蘊含了洪荒天地天道的本源規(guī)則,這些規(guī)則即便是圣人都難以掌握,但是在二十四節(jié)氣書中,卻詳盡無比,仿佛此書是天道所寫,特地贈予世人。
準(zhǔn)提到人又沒有討到飯,哦,是又沒有化到緣。
于是他唉聲嘆氣的往回走,卻正好碰見了同樣唉聲嘆氣往回走的接引道人。
“師兄,你可有化到緣,今日先分我一半齋飯如何?”
“師弟,你可有化到緣,今日先分我一半齋飯如何?”
兩人幾乎是同時問道,問完之后,兩人臉上都露出了苦笑,隨后雙雙往回走。
“唉,再講下去可怎么得了,我從天庭帶出來的果干都快吃完了……”
“唉,我從天庭偷拿出來的肉干也快沒了!”
“不過好在咱們拿出來的美酒佳釀倒是還有許多,今日先拿上兩罐,到山下去先換一點糧食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