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巴掌大的一個鎮(zhèn)子,短短的一條街,街面也許是明清的格局吧。
遠(yuǎn)處,山青水秀,這是隴南。
一些小小的鋪子,門面很小,半尺寬的門板不多幾塊。雜貨鋪也好,布店也好,鐵匠鋪也好,藥鋪也好,門前都放著兩條使喚了好多年油光油光的長長的木板凳,買東西也好,不買東西也好,可以在板凳上坐著說話,歇歇腳。這使我想起了兒時故鄉(xiāng)的老街,老店面,老鄉(xiāng)親,那是一個十分美好的回憶。
街上人不多,幾個小孩,一條狗,一只貓。
還有一些坐在門口曬太陽的老人。
老太太也好,老爺子也好,見了人總是笑瞇瞇的,靦靦腆腆的,沒話,有話也很少,小孩子見了生人還有些羞羞答答??晌铱吹礁舯跓炰伒臒灤虻煤艽?,也很厚,給人實實在在過日子的那種感覺。
我第一次知道,小小的燒餅,在甘泉鎮(zhèn)是可以買半個的。半個燒餅當(dāng)然是一種鄉(xiāng)情。
民風(fēng)純樸到像一朵籬笆上帶露水的牽牛花。
一個學(xué)生在路邊的凳子上畫畫,本子上畫了房子,畫了樹,還有人,還有狗。房子是土土的蓋瓦的鎮(zhèn)子上的那種房子,樹也是鎮(zhèn)子上的樹,人也是鎮(zhèn)子上的人,狗也是鎮(zhèn)子上的狗。就像豐子愷畫的那種,不加修飾的,非常傳統(tǒng)的,非常傳統(tǒng)的那種畫。
看到一個挑擔(dān)賣菜的,他挑著綠綠的水水的菜在街上轉(zhuǎn)游。不喊也不吆喝,有個女人要了一把菜,兩根蘿卜,還有一根蔥。買東西沒話,賣東西也沒話,好像他們都知道價錢,而且根本用不著講價錢,該多少錢就掏出多少錢付賬,一下省出了好多交易斗嘴的時間。
鎮(zhèn)上有個甘泉寺,一個小小的寺廟,幾間不高的廟房而已。
一座小橋,潺潺流水。
甘泉寺因一眼泉成名,泉水甘醇清冽。大旱年間百泉干涸,唯甘泉不枯,救了許多人。人們在這里修廟,恐怕還有一層意思,象甘泉一樣度人。
從縣志上知道,甘泉寺有一紅一白兩株十分珍罕的玉蘭花樹。我們來得遲了些,四月末五月初,花市雖靠近尾聲,還是燦爛得很。白玉蘭花俏俏的,爆爆的,高高綻放的花瓣像一只只尖尖的耳朵,似乎樹上藏了幾百只小白兔。紅玉蘭花火火的,燒燒的,花瓣擁成一疙瘩火炭,宛如枝上燃著了幾百堆火焰。
齊白石先生九十五歲題寫的一塊“雙玉蘭堂”匾,就掛在文化站門前,雖然陳舊了許多,仍給人幾多溫馨,更能發(fā)人幽思。我看了許久,像一些研究書法的人,想從這幾個字里得到一些什么啟示似的。
我們趕的很巧,晚上甘泉寺有戲。
小鎮(zhèn)上,地方戲還很紅火,一個舞臺,幾盞電燈,戲就演開了。秦腔《劈山救母》,這是一部傳統(tǒng)的神話。人們就站在臺下看戲,圍了半個圈,沒有門票,沒有坐位,什么麻煩事也沒有。想看就看,想走就走,想回來就回來。想再看就再看。一些孩子頑皮地爬上老榆樹看高戲。
下了點雨,有些騷動了,人們漸漸散去。我心里說真掃興,演戲是不該下雨的??蛇^了一小會兒,散去的人們又陸陸續(xù)續(xù)回來了,他們舉著花花綠綠的傘,戴著高高低低的各種草帽,從四面八方重聚在舞臺下。我在想,戲為什么不停?一位老人告訴我,廟會的戲是不能停的,下刀子也不能停,一定要演完。
雨有些大了,可看戲入迷的人根本不理會。秦腔演員高亢而又沙啞的嗓子逗引得人們的頭有韻律的搖動,有韻律的贊美,他們?nèi)朊粤?,任憑沒有事情的雨點兒在傘上輕輕叩響。
小鎮(zhèn)很小,小鎮(zhèn)的事也都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