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實就是這樣,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秦言暫時只有選擇其中一條來學習的精力。
畢竟要素概念這東西,放在修行小說里面都是神祇或者仙人才會嘗試掌控的東西,貪多只會嚼不爛,還不如先抉擇一條要素規(guī)則逐漸熟悉之后再慢慢向其他要素規(guī)則衍生。
選擇什么樣的要素才是最適合當前自身,最適合位面發(fā)展的呢?
時間要素確實是目前來說最強最有潛力的,秦言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晉升三階絕對少不了時光粉塵的功勞。
但秦言并不打算選擇看上去美好無比的時間要素與空間要素,為了大炎位面能夠登上世界之巔,他愿意放棄“時間”這個老朋友。
秦言在專門了解過科技側位面不能晉升的問題后,便意識到自己目前可供選擇的要素只有一條:物質要素。
他已經大致猜到了這些科技側文明不能晉升的原因:位面晉升到六階以前,位面中的文明是沒有掌握“循環(huán)”技巧的。
偏偏每一個位面在成長到六階之前都需要大量進食促使其成長的資源,這也就導致了一個恐怖的后果。那些科技側位面之中的原住民每當搭建起科學體系的根基之后,就會因為位面進食資源導致物質環(huán)境變動而使得科學根基被摧毀。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就好像牛頓剛剛確定了萬有引力規(guī)則,位面便進食了新的資源,環(huán)境變動,萬有引力相關參數(shù)隨之變動。萬有引力規(guī)則,撲街;就好像門捷列夫發(fā)現(xiàn)并制定了元素周期表,位面進食新的資源,環(huán)境變動,剛剛確定的元素周期表順序突然多了一個大家都不認識的小兄弟。元素周期表,撲街……
在查閱到相關資料的時候,秦言當時便能夠想象那些科技側位面中的科學家們面對一天一變的位面環(huán)境是有多么的無奈。
除非位面之中出現(xiàn)了天縱奇才,在三階到五階的階段便提前掌握了“循環(huán)”的理論,不管位面中的環(huán)境如何變化,都能夠將新產生的物質納為己用,否則要想追求科技側位面晉升簡直是難如登天。
可是就算在秦言的模擬實驗中,掌握“循環(huán)”也至少要消耗四五十代文明的全部潛力,現(xiàn)實中所需要消耗的時間和資源更是恐怖。
也難怪為什么現(xiàn)存已知的科技側位面無一晉升,最高也只不過是五階進化到類現(xiàn)代社會的水平了。
既有科技側位面,又掌握了物質要素的位面之主也不少,但他們缺乏對于科技成長土壤的認知,不明白解決問題的方法,就算手中已經有了工具,卻不懂得使用這個工具。
久久不得晉升,導致最開始的科技側位面之主們開始瘋狂追求那些稀有的,據(jù)說對位面晉升有促進效果的資源,反倒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
結果便導致了科技側位面這條潛力無窮的發(fā)展路線,至今依舊明珠蒙塵。
這也不能怪他們,除非是親自在一個已有的科技側位面生活,并潛心學習已成體系的科學知識,才能夠明白問題到底出在哪里。
對于外面那些科技側位面之主來說,就形成了無限套娃。
你不懂科技文明發(fā)展,那就去學習成體系的科學知識啊。
可是我的位面沒有成體系的科學知識啊,那你就去發(fā)展科技文明??!
可是我不懂科技文明發(fā)展啊……你,你沒救了,等死吧。
這也是秦言為什么要選擇物質要素的原因,科學的萌芽建立在人們對于已知事物和規(guī)律的研究和總結,而當已知事物和規(guī)律本身就在不斷變化的時候,科學能夠堅持下來都不錯了。
這也是科技側位面明明有著無限的潛力,卻如此寥寥的原因,實在是科技側位面在初期過于脆弱,宗教,環(huán)境,創(chuàng)造力等等因素稍微缺失便會對其造成致命的打擊。
掌握物質要素,能夠幫助秦言建立一個過濾網,當位面進食新的資源之后,這些資源會在發(fā)揮效用后被過濾網轉化為位面已有的物質,相當于秦言以位面之主人工幫助位面進行循環(huán)。
這樣一來,位面環(huán)境雖說不能保證一成不變,但至少最基本的物質結構不會受到影響。
盡管有諸多資料可供參考,可秦言依舊在摸索物質要素這一條道路上遭遇了當頭棒喝。
他終于能夠理解曾經在下城區(qū)見過的那兩兄弟的發(fā)言,對于一個從未接觸過“要素”本質的人來說,要想領悟這種形而上的概念性存在還是過于晦澀難懂。
就算有前世知識和主位面經驗的幫助,秦言在第一次接觸“物質”要素這一根規(guī)則網絡上的細線時依舊是一臉懵逼。
就好像空氣一樣,你知道他在那兒,也知道他的用途,但沒有人教導,你怎么可能知道空氣的成分,運作的原理,以及其他使用的方法。
幸好科學研究方法對于要素的研究同樣有效,因為其本身就是世界的真理,是不會產生變化的永恒存在,最多就是會有一些殘缺。
最簡單的研究方法莫過于,親身對物質要素進行實踐性的操作,并總結其規(guī)律了。
只是這個過程過于繁雜,甚至于讓秦言回想起了曾被研究生實驗所支配的恐懼,若不是位面中還有時間加速,秦言恐怕老死都難以掌控這條要素規(guī)則。
這也是他沒有受過主位面相關教育的緣故,任何學派弟子在嘗試從三階晉升到四階之時都會被明確指出,不要妄想一開始就涉及“時間”“空間”“物質”“能量”這四大根基要素。
他們往往都是最簡單最基本的要素開始進行研究,就比如水之要素里面的“流動”,火之要素里面的“燃燒”等等。
秦言不懂這些,他直接開始了自己的研究。
首先利用物質要素與大炎位面中已存在的每一種物質進行操作,以觀察其實際效果并總結物質轉化的規(guī)律。
這是一個繁雜到令人恐懼的工作量,并且這僅僅是一個開始。
風月sama
ps:終于把昨天欠的一更補上了,可以安心睡個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