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穿越之我有一座空間加工廠

第二十九章:燒制木炭

  忙完這些后,梁夢嬌想著燒制木炭的方法,這還是根據(jù)前世網(wǎng)上那些驢友發(fā)表的方法呢。

  梁夢嬌招呼著姐姐們,分配工作給她們。

  梁夢嬌看了看地形,在小溪邊上找了一處背風(fēng)處的空地,這個空地大概有一間房那么大的地方。

  “大姐、二姐你們倆去撿干木材,一定要全干的,再收集一些小溪邊上的黏土,再收集回來枯樹葉?!?p>  “三姐跟著我在這挖坑...”

  還是挺好挖掘的,兩人忙活了一個小時的樣子,挖出了一個一米深,一米寬的坑。

  梁夢嬌又帶著自家三姐開始挖黏土,挖回來倒在深坑的旁邊。

  又在土堆的一邊開始挖一個小坑,這個坑不是燒木炭的,是用來和泥的。

  梁夢嫻和梁夢淑干活都是麻利了,撿了兩大背簍的木柴的木柴,外加每人一籃子的枯樹葉,倒在坑的另外一邊,轉(zhuǎn)身又跑去山坡?lián)觳窈涂輼淙~去了。

  梁夢嬌和三姐梁夢柔合力打了兩木桶的水過來放著,和泥好用。

  打回了水,看著旁邊的木柴,還有枯樹葉,覺得可以著手堆木柴堆了。

  首先在坑里先立起來一根稍微粗一些的木頭,又將其它的枯樹枝靠在立著的木頭上,一點(diǎn)一點(diǎn)圍出來一個圓錐體的木頭堆。

  期間大姐和二姐又背回來了兩背簍的木柴,所以梁夢嬌不用擔(dān)心木柴不充足。

  接著又開始將枯樹葉子和一些細(xì)小的樹枝覆蓋在這個木堆上面,繼續(xù)用水將泥土慢慢和成稀糊糊狀,再用稀泥貼在木頭堆上密封起來,四周全部平鋪著圍起來,又在木頭堆的底部的四周位置用手挖了幾個氣孔出來,這樣也可以作為觀察內(nèi)部燃燒情況。

  再最上方一開始就留的大孔開始點(diǎn)火,讓火慢慢從頂部燒制內(nèi)部,這個時候觀察下面的孔洞就可以發(fā)現(xiàn)有沒有火燒下來就可以進(jìn)行下一步了。

  大概等了有五分鐘左右,底部可以看見火焰在燒了,這個時候梁夢嬌趕緊將木頭堆的所有氣孔封閉上。

  然后靜止一個小時差不多就可以了,于是梁夢嬌又讓大姐,二姐去繼續(xù)撿木柴。

  她和梁夢柔在燒木炭的那個木堆旁邊距離一米的地方,又開始挖坑,她打算再燒一堆出來。

  大姐和二姐這個時候又搬運(yùn)回來兩背簍的木柴,所以挖好坑之后,梁夢嬌又開始再第二個坑里堆起木堆來。

  當(dāng)?shù)诙€木堆燒起來以后,第一個木堆也已經(jīng)冷卻完了。

  梁夢嬌讓大姐和二姐都在一旁歇著了,她們兩個也確實(shí)累了。

  梁夢嬌上手在上面摸了摸,感覺木堆上的溫度已經(jīng)沒有了,這個時候就把木堆挖開,里面全都燒制成了木炭,姐妹三人看著這一刻,簡直不敢想象這是她家小妹妹搗鼓出來的。

  這么矜貴的物件兒,居然在她們的勞動下就制得了,用的還是山坡上的木柴。

  這樣她們冬天就不用擔(dān)心沒有火盆子燒了。

  “大姐,咱們趕緊把木炭裝背簍里,然后放家里。”

  梁夢嬌的話讓三位姐姐瞬間回神,對啊,這么矜貴的玩意兒可得好好拿回家收著。

  梁夢嬌和梁夢柔在這處守著,大姐和二姐將木炭收回去,分了兩趟才將木炭運(yùn)回院子里。

  阮氏看著賣光了的串串,今兒帶來的串差不多有個一千五百串,抬頭看了眼天色,發(fā)覺此時已經(jīng)是午時初了,滿意的笑了,別看又加量了,還是要搶著買,沒辦法別處還真沒有這吃食。

  周圍的攤主,看著她們攤子上沒生意了趕緊著過來說著好話,主要是奔著她們今天推來的攤位車來的,這車太方便了。

  阮氏和阮林氏笑著招呼著她們,聽著她們的恭維話,臉色也帶著笑,這日子是真的好了也有奔頭了。

  “阮大娘,您家今兒推的這個車子,俺可是第一次見,俺能上手推一下試試么。”

  賣餛燉的李婆子過來和阮林氏搭話,也是相處幾日都知道是實(shí)在人,也就沒和阮林氏客氣,直接提了要求。

  “李大妹子,就讓你試試手。”

  阮林氏將鍋蓋子扣上,就和阮氏把位置讓了出來,讓李婆子推著試。

  其他人聽著這話也都樂了,也不著急自家也跟著搶著上手了,人家阮大姐可都沒捏著藏著的,她們也不能小家子氣嘍。

  也不著急了,就跟著阮林氏娘倆閑聊著,等李婆子推回來感受感受就行。

  “阮大姐呀,你這車在哪定制的呀,方便的話,帶我去看看,咱也定制一個?!?p>  李婆子這時候,喜滋滋的推著攤位車回來了,也沒推出去多遠(yuǎn),不是自家東西,也擔(dān)心給人弄出啥問題了,這一上手就知道是好東西,那是真穩(wěn)當(dāng),還省不少力氣。

  尤其是她們這些戴草帽的還得拿扇子扇風(fēng),還曬得臉通紅。你看這娘倆,雖然也紅可比她們好不老少。

  “這是俺村上王木匠做的手藝,你想要啊,倒是可以找他家定制?!?p>  阮林氏是不可能把自家小外孫女供出來的,所以直接就推給王木匠了,反正賣出去一個她們家也跟著分銀錢呢。

  “那成,今兒就去你家叨擾一番,我看你這爐子也不錯。”

  “這也是俺村上手藝人弄出來的,正好跟著車配套,你看看你弄餛燉攤子要多大的鍋,人家就能跟著你的要求燒紙了,不過這玩意兒要燒木炭,今兒俺這是用碎木塊對付的。”

  “這感情好,那成也一并去研究研究?!?p>  其他人一看李婆子這態(tài)度,趕緊也琢磨著弄一個這攤位車出來,所以回去跟自家男人商量了一番,也決定派個人跟阮林氏她們娘倆去看看。

  于是賣包子的吳娘子,還有烙餡餅的馬婆子,都跟著一道去了。

  幾人幫著收拾東西,推回去的一道跟回去的三人都沒讓她們上手,說是適應(yīng)下手感。

  阮林氏娘倆也沒推辭,就依著她們幾個了,都幾十歲的人了,推著攤位車樂顛顛的。

  阮林氏完全忘記自家來的時候和閨女阮氏搶著推車的情景了。

  由于有人跟著回村,又輪流著推車,所以一行五人很快就家了。

  將東西推進(jìn)院子,發(fā)現(xiàn)外孫女們沒在家,阮林氏讓閨女給她們倒綠豆湯喝,喝完帶著三人去了王木匠那里。

  她自己趕緊在附近找她寶貝外孫女們。

溫文而不雅

謝謝大家的支持...謝謝親們的推薦票。我會加油的...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