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殺頭
三滴水檐歇山式重樓在護城河的映襯下更有寒氣逼人之感,即使已經(jīng)到了午時一刻,守門的護衛(wèi)還是不自覺的打了個冷顫。
宣武門在內(nèi)城西南處,有“死門”之稱,之所以稱之“死門”那是因為砍頭皆在門外的菜市口上,那久而久之便成如今這個俗稱了。
翁城上一個小吏點燃了午炮,很快過來的囚車,便被看熱鬧的人圍了起來。
“后悔遲,快死吧您!”
一個身著麻布衣的老頭,用顫顫巍巍的手向囚車扔著石子。而他口中的“后悔遲”則是刻在門洞頂上碗囗大的刻字。
可不是后悔遲嘛都要問斬了,再后悔可就得下輩子多長點心了。
“就這了?!?p> 在監(jiān)斬官的命令下,囚車便停在了菜市口路北的商戶門口,監(jiān)斬坐案設(shè)在了這里,草木灰撒到了地上,很快此處便成了一個有模有樣的刑場。
至于草木灰的作用想必大家都知道,就是為了防止血液亂流罷了,每當(dāng)菜市口路面上被一層新的草木灰鋪滿,那就意味著這個對食至少有一名死囚被砍。
“押犯人正身?!?p> “稟大人此人確為貪官施令?!?p> “鄉(xiāng)親父老,做個見證此人確為施令!”
“確實是,鄉(xiāng)親們?!?p> “殺,殺,殺!”
小吏將施令低下的頭拽起,人們這才看清了罪犯模樣。
有一個好事的小民,甚至走到了刑臺邊,用牛鈴大的雙眼盯著罪犯畫像和罪犯本人,看了幾眼后,便又大張旗鼓的向鄉(xiāng)親們宣布此人就是貪官施令無疑。
“驗明正身以畢,上鐵掃帚,行刑。”
很快施令便被扒光了上衣,綁在了石柱之上。而眾位可能不解了,既然是要當(dāng)眾斬首,為何要綁在石柱之上。
這就要說起文治武功但卻也心狠手辣的明成祖朱棣來了,他所發(fā)明的酷刑,也就是用鐵掃帚刷罪犯的皮肉,直刷得只剩一具骨架,可謂是明朝十大酷刑之一了。
而施令貪污甚巨貽害地方,致使眾民餓死無數(shù),正當(dāng)此刑。
“啊……”
慘叫不絕,皮肉飛濺,血滴成流,而就在施令馬上就要因被拋出內(nèi)臟身死之時,監(jiān)斬官卻恰如其分的叫停了行刑。
“午時已到,斬!”
隨著斷頭炮響,劊子手便將以不成樣子的施令解綁,將其頭壓到木板之上。
“嚓,嚓,嚓,嚓,嚓!”
鮮血汩汩然冒出,腦袋還裝在頸脖上,十刀整整十刀施令的頭才滾到了地上,而其慘叫不斷,頭落地之時,眾人卻看到施令猙獰的臉,確好似笑了,像是解脫一般。
各位看客您可能問了,不是這劊子手業(yè)務(wù)也太不夠熟練呀,怎么砍了十刀,不應(yīng)該一刀兩斷嗎。
確實熟練的劊子手確實可以做到如此地步,不過如今砍了十刀也是故意為之。
鈍刀砍頭,殺雞儆猴,明律規(guī)定凡官品越大使用的刀子就越鈍。
到了從二品的布政使這個地步,那砍頭還不如說是割頭,所以當(dāng)頭落下來的一刻施令微笑解脫也實屬正常了。
“讓他吃我們百姓的血汗,我吃了他?!?p> 就當(dāng)劊子手正拎著施令的頭示眾之際,三個喝醉酒的糟漢子卻突然沖開了維持現(xiàn)場的小吏,竟啃起了施令的尸首來了。而監(jiān)斬官卻絲毫沒有阻止的意思,好像就是故意給百姓撒氣一般。
也有一個得咯血癥的老婦,見行刑完畢便一步三顫手的,上前花了十文錢,買下了剛才堵住施令脖子,防止其血液亂濺的血饅頭,聽說可以治病。
“謝殿下,讓我親手手刃此賊!”
“今日你為父報仇,日后為國盡忠,爭取立功重振家業(yè)!”
“是,小子從此唯殿下之命是從。”
當(dāng)日朱慈炯答應(yīng)其為父報仇,趙栓子本以為定王殿下只是敷衍了事,沒想到今日竟然真把他叫過來斬施令,當(dāng)下其便堅定了,誓死報答定王殿下的想法。
“別讓那三個醉漢啃了,大彪去把他埋了吧?!?p> “世間哪有后悔藥呀!”
暗處的朱慈炯看到如此場景,不禁有些感懷,你說一個如此看重家庭和女兒的人,怎會是如此扒皮的貪官。
雖說如今這個下場罪有應(yīng)得,但如果他知道日后自己有如此下場,他當(dāng)時還會那么貪嗎。
施令案涉及甚廣保定府大小官吏三人斬首,十八人遭到流放,一百五十三人戴罪立功或被去官。
保定總督徐標(biāo)知遭到貶斥,六部官吏也有不少空缺。
“罪臣,有舉薦失察之罪,請辭去內(nèi)閣與文淵閣大學(xué)士一職?!?p> “雖說愛卿確有失察之罪,但如今六部官員不足,你還要擔(dān)當(dāng)大任呀,這樣吧有罪不可不罰,你便擔(dān)任兵部尚書一職吧?!?p> “是呀,是呀,魏大人國之棟梁,理應(yīng)繼續(xù)為國效力?!?p> 朝堂之上,本有人想通過施令案將魏藻德拉下馬,不想魏藻德憑著一張巧嘴以退為進,竟然只是左遷與兵部尚書張縉彥調(diào)換了職位,卻仍擔(dān)任國家大員。
而兵科給事中光時亨見狀,又趕緊拍起了魏藻德的馬屁,可以預(yù)想若是此時魏藻德失勢,光時亨定是不會介意在踩上兩腳的。
“咳!”
散了早朝之后,朱慈炯可真是郁悶至極了,本想將兵部尚書位置留給史可法的愿望,可算是落空了。
畢竟他總不能當(dāng)著齊、楚、浙這些黨派提東林黨史可法吧,要是明面上說出來,那不就相當(dāng)于得罪所有人了。
“我其實是陛下三子朱慈炯?!?p> “小友,竟是定王殿下?!?p> “史大人,實在抱歉北京兵部,我已無法給你安排合適的位置了?!?p> “哈哈哈,如今魏藻德那個弄臣為兵部尚書,我還不想與其共事呢,罷了我回南京整頓軍務(wù)也好?!?p> 來城西驛館赴五天之約的朱慈炯只能如實坦白,史可法也是好爽當(dāng)下并未怪罪朱慈炯令其白等五日之事,而是有了回南直隸之意。
“噢定王殿下,你是說讓我以參贊機密政務(wù)在北京與你整頓京營。”
“不是整頓京營,而是選撥軍士,組成新營?!?p> 朱慈炯在前些時日,便得了協(xié)理京營戎務(wù)的差事,但最近治理瘟疫,查處貪官的他跟本為得閑,如今有了銀子的他,又想起了建立新軍的事,畢竟要想腰板硬,首先殺人的家伙得趁手。
當(dāng)下朱慈炯便與曾經(jīng)改革軍務(wù)有成果的左都御史李邦華聯(lián)系,讓其與史可法兩人先進行前提點驗京營在營實際人馬與糧草軍響實際存數(shù)等事宜去了。
而后朱慈炯親往了保定府,將已被抄家即將流放的施令家屬掉包,隱姓埋名給她們另尋了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