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初秋的清晨
在南方還處于在水深火熱,頂著三十八九度高溫的時候,我攜著兒女回了北方老家。北方的秋總比南方來得早,立秋之后,便是一場秋雨一場涼。
早上推開門,一陣涼意襲來,卻忘了早些時的燥熱,頓感心氣清爽。院子里明朗怡人,或許清晨剛下過雨的緣故吧,空氣里一股泥土的氣息鋪面而來。
沿著墻邊小路慢走,說其路,實際是被人踏平了的干涸小水洼,細碎沙石白白凈凈,看上去倒也細膩。滿墻的爬上虎綠得醉人,仿佛在墻上掛了一塊墨綠色的壁毯。嬰兒手掌般大的葉片層層疊疊,掛在藤蔓上,整齊有序。藤莖前端蜷曲,嬌嫩鮮艷,頑強得迸發(fā)向上。
突然間,感覺腳上濕濕涼涼,低下頭,原來雙腳不經(jīng)意間拂過草叢。沾著雨珠的小草含情脈脈,玉質(zhì)娉婷,惹人垂憐。草叢里有狗尾巴草、益母草、馬齒莧,想起小時候最喜歡玩狗尾巴草。狗尾巴草,顧名思義,像狗的尾巴,這種草不長,草尖毛絨絨,莖細瘦堅韌,拉扯不斷。孩子們往往摘下兩根,相反的方向重疊在一塊,中間打個結(jié),叼在嘴上當作胡須,兩端長長的莖繃在眼皮下,呲牙裂齒扮怪物。
一座小型廢棄水塔聳立在路邊,紅色磚墻已經(jīng)被雨水浸漬成暗紅色,沾粘的水泥已經(jīng)脫落,看上去破舊不堪。水塔的側(cè)面有一扇門,被厚重的簾子擋住,從側(cè)邊縫隙依稀可以見到地面上一塊黑洞。自從有了南水北調(diào)的自來水,這座水塔完成了它的使命,再也沒有叮叮當當挑著鐵桶來打水的人們。孤零零的水塔猶如一位過氣的老人,沒有了往日的生氣,塔邊成了主人木匠家無用木柴的堆砌之地。
蟈蟈的叫聲從墻角、草叢傳來。蟈蟈全體通綠,小巧玲瓏,叫聲響亮清脆,篎篎篎篎地很有韻律感。它依靠翅膀的振動發(fā)出聲音。古往今來,這種昆蟲被很多文人志士所吟誦。唐代詩人錢起《晚次宿預(yù)館》詩:“回云隨去雁,寒露滴鳴蛩?!辈恢@種鳴蛩喚起了多少離鄉(xiāng)之人的鄉(xiāng)愁!
一米開外長著一顆參天梧桐樹,這棵樹的樹干粗壯,兩個孩子估計還抱不住。樹皮粗糙呈黑褐色,一條條蚯蚓似的裂紋,可以看出這棵樹有些年頭。梧桐樹至今仍然頑健,看樣子還能活個很多年。遠望去,老樹像一把大傘,保護著水塔和腳下的花花草草。橫七豎八的枯枝寂靜地躺在樹蔭底下,倒給螞蟻等小昆蟲當巢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地方。
走出這條二三十米長的小路,一個小山頭赫然在眼前。小山頭是附近修建房子挖掘的地基土堆積而成。冬天的時候,因為寒冷寸草不生,那會兒便成了孩子們游玩的場所。孩子們百米沖刺連滾帶爬地沖上山坡,稀松的土頓時塵土飛揚,小石子往下翻滾。爬上頂?shù)暮⒆訚M身灰土,顧不得打拍,沖著坡下的孩子叫嚷,大有得勝當大王之勢。
這會兒的山坡,跟冬天是兩番景象。山坡上種著玉米、南瓜易存活的莊稼。它像十七八的大姑娘換上了翡翠綠的衣裳,滿頭珠翠,郁郁蔥蔥。筆挺的玉米秸稈像衛(wèi)兵似的列隊等待檢閱,一顆顆玉米似從衛(wèi)兵的口袋里涌出,掛在邊緣。玉米稈是上好的廢料來源,焚燒后的草灰滋養(yǎng)著來年的玉米地。
南瓜的藤極長,盤口那么大的葉子密密匝匝,中間點綴著金黃的花,也許是沾著風吹雨打的緣故,有些蔫巴。如同酒杯模樣的牽?;ūP桓在南瓜藤中,花沿呈紫色,往底漸變成白色。如果仔細搜索,便會驚喜地發(fā)現(xiàn)藏在葉子底下的大南瓜。
秋風拂過,所有的綠葉發(fā)出嗖嗖地聲響,很美,很悠長,似演奏著動感的韻律,讓我們感到了秋的清涼。風本來無色、無味、無聲,卻因為草木的舞動,有了形象、有了色彩、有了美妙的聲音。樹梢上的鳥鳴似乎也在為這份清爽叫好,忽而撲騰著翅膀從這根樹枝飛到另一根樹枝,忽而貼地而行,忽而直沖升天。
我感受著肌膚與自然的接觸,竟欣喜于內(nèi)心小小的覺察,生命再卑微,也有其本真。每一步歲月的存在,都那么真實。我愛北方的初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