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清泉鎮(zhèn)的變化
卻說銅芯騎馬下了山,一路順著官道前往清泉鎮(zhèn)。
如今的清泉鎮(zhèn)大不一樣,繁華了許多,大街上人來人往,店家買賣興隆,每個人都帶著笑容。
沒別的,賺錢了,現(xiàn)在就連小巷里支起攤買餛飩的老漢,隔個十天半個月都敢下趟館子,要一碟切得薄薄的豬頭肉,再倒上一碗滋味十足的老黃酒,呲溜一口酒,吧唧一口肉,神仙一般的日子,這在以往是想都不敢想的。
帶來這一切的不是別人,正是羅毅。
羅王府有多少錢,有多少產(chǎn)業(yè),有多少農(nóng)田,有多少伙計,恐怕就連府里最得力的管家一時半會都說不清楚。
在決定讓羅毅在這里開個分家后,清泉鎮(zhèn)往來的商隊翻了一倍,這還是為了避免引人注意,只是調(diào)動附近一個州郡的些許產(chǎn)業(yè)。
由此可見王府的財力到底有多驚人,難怪歷代大周皇帝都對抄八王的家念念不忘,哪怕明知不妥都忍不住下刀子,沒別的,實在是太肥了,何止是殺了過肥年,過半輩子肥年都沒問題。
至于殺了以后的后果,沒幾個大周皇帝在意這些,反正他們這輩子舒坦了,到時候腿一蹬,后輩子孫還能把他們刨出來不成。
就因為這驚人的財力,顏旭明明被羅毅坑過不止一次,卻還容忍他在眼前亂晃的原因,就因為他能給硯臺關帶來足夠多的利益。
不過這段時間,除了往來的商隊逐漸增多,還多了許多江湖人士。
商隊自然是越多越好,花錢納稅,當?shù)刈鲑I賣的跟官府兩頭樂。
江湖人士就不行了,人憎狗嫌,沒人喜歡,畢竟江湖中人目無王法難以管束是出了名的。
殺人奪財?shù)暮诘乐腥瞬挥谜f了,就算略有名氣的豪俠,兜里的錢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更不是地里種出來的。
實際上相比混黑的直接動手自己拿,所謂的豪俠只不過是更擅長經(jīng)營名聲,借此坐地收錢,本質上兩者都好不到哪去,畢竟不是刀架脖子上,誰愿意白白掏錢。
不管哪一種,立堂口開武館都是免不了的,弄得好好一個祥和小鎮(zhèn)整天刀光劍影的。
好在百劍門就在一旁的玉洗山上,掌門羅毅時常來鎮(zhèn)上飲酒作樂,這些人不敢鬧得太過分,畢竟按理說這清泉鎮(zhèn)算是對方的勢力范圍,雖然對方看不上這點錢,他們也得給足面子。
沒辦法,羅毅是羅王府的嫡系子孫并不是什么秘密,聽說他還跟硯臺關主將三公子是好兄弟,這誰敢得罪,真當大軍是擺設,所以雖然這些人爭奪地盤跟利益,卻不敢太過分,因此在試探了一下羅毅的意思后,他們在清泉鎮(zhèn)擺下一個擂臺。
能守住擂臺三天,便有資格在清泉鎮(zhèn)立堂口開武館,而且僅限于八家,超過八家,就算守住擂臺也得上門踢館,打趴下一家,再開起一家,就是這么殘酷。
清泉鎮(zhèn)如此具有吸引力也是有原因的,首先是羅毅帶來的商機,其次是顏父打算借助羅王府的人脈發(fā)展下硯臺關的經(jīng)濟,畢竟打仗花錢,他得為未來做些準備。
至于選哪里搞經(jīng)濟開發(fā),實際上根本不需要考慮,清泉鎮(zhèn)本就是往來硯臺關的必經(jīng)之路,羅毅又在一旁的玉洗山上開宗立派,羅家的資源當然更偏向這里。
所以顏父借勢發(fā)展清泉鎮(zhèn),不光修繕了官道,還遷移來不少人口。
這些人口都是徹底斷流的村子,屬于玉帶河支流的最末端,就算撐過這一年,接下來兩三年依然需要不斷送水,不論生活用水還是灌溉,成本太高,還不如趁著剛秋收完手里有糧,遷移到這里重新開始,至少土地有的是,官府還提供農(nóng)具跟耕牛。
這些耗費可不少,不過顏父計劃把清泉鎮(zhèn)發(fā)展成一個縣,為此必須有足夠的人口,所以趁著眼下的機會開始進行規(guī)劃。
如今明眼人都知道清泉鎮(zhèn)將會產(chǎn)生巨大的利益,都誰想在里面分一杯羹,為此一番明爭暗斗是免不了的。
只不過不論顏父還是羅毅,都不在意這些,他們是建造者,是規(guī)矩的制定者,同時也是利益的分配者,怎么可能在乎這點東西。
更何況兩人都明白,上位者最忌諱吃獨食,他們吃肉,中層喝湯,也要留些骨頭給底層的人,如此才不會反咬自己。
對于清泉鎮(zhèn)的變化,銅芯毫無感覺,她心思單純,除了上戰(zhàn)場殺敵這一夢想,平日只喜歡練武,因此拿著單子開始進行采購。
完成采購,看著手里還剩下一大半的錢,銅芯十分無語,這錢是每次采購花費的額度,她還擔心自己不會講價,怕錢不夠,還帶了一些私房錢,沒想到根本用不了,而錦鯉每次采購都會全部花完的,所以這其中至少一多半錢落到錦鯉的口袋,這條死魚!
心里十分不爽,不過銅芯不準備告發(fā)她,因為她知道老爺是不會在意這些小事的。
銅芯決定在鎮(zhèn)上逛逛,換換心情,否者回去就看到那條死魚,心情會更差,更讓人氣憤的是,她打不過那條死魚。
以銅芯的性子,當然不會去看什么胭脂水粉,也不會去看什么衣裙,因為這點自知之明她還是有的。
她古銅色的皮膚抹什么胭脂估計都沒用,一身強健的肌肉上也套不上什么衣裙,若是照尋常女子打扮,不過是讓人看笑話,所以銅芯扭頭就去了武器鋪。
硯臺關地界對于民間持有武器尺度放的很開,除了弩跟鎧甲,大刀長槍隨意購買,你就算背著大刀,提著長槍,腰間盤著流星錘上街,也沒人管你。
加上硯臺關地界民風彪悍,習武成風,像是清泉鎮(zhèn)這樣靠近官道的大鎮(zhèn)還好,偏僻些的村鎮(zhèn),家家戶戶都備有武器,用來對付野獸跟強盜,如此武器鋪自然不愁沒有生意。
牽著馬來到鎮(zhèn)上的武器鋪,兩間大屋門戶大開,一間擺放的是刀劍短刃,一間擺放的是長槍大刀,眼下正有不少人正在挑選。
上門的客人有商隊的管事,因為一路上可不太平,商隊護衛(wèi)損壞的刀槍需要及時修補,不夠的要買新的,馬虎不得。
另外還有新遷來的農(nóng)戶,他們兜里沒有多少閑錢置辦兵刃,多是來買樸刀的,這種刀具既能護身,還能用來務農(nóng),很是實用。
不過最多的還是江湖中人,兵刃是他們吃飯的家伙,最舍得花錢,但是也最麻煩,一旦有什么不滿,上門退貨都是客氣的,半夜殺你全家也不是沒有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