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出院
沒幾分鐘,醫(yī)生跟在劉酒后面過來了,仔細檢查了一下劉博的身體,醫(yī)生跟劉酒說:“你弟弟危險期已經(jīng)過去了,你讓他吃完早飯之后過半個小時左右再用一遍藥就好了,不過平時還是要多注意,要是可以,平時買些好東西給他補補,時不時也讓他運動運動,他體弱,還有些營養(yǎng)不良的,要是身體再這么虛弱下去,很容易生病的?!?p> 劉酒認真的聽著醫(yī)生交代的話,一個字一個字的,務(wù)必要將這些話全部記到腦袋里面。
醫(yī)生走后,也還在回憶醫(yī)生剛剛說的話。
張巧思讓他先喂他弟弟喝粥,又裝了一碗粥出來,留著給自己老公吃,還剝了兩個咸鴨蛋。
秦舒楊和秦舒樂將爹叫醒,秦星然也是真的脾氣好,被兩個兒子吵醒也不發(fā)火。
張巧思讓他稍微去洗手間洗漱一下,待會過來吃早飯。
飯后眾人一起等,等終于可以出院之后才離開。
因為這件事情耽誤了回秦家村的事,再加上秦星然現(xiàn)在太累了,只睡幾個小時,實在太累了,雖然秦星然說無所謂,但是張巧思還是心疼他,強行壓著他在家睡了兩三個小時才作罷。
這樣一弄,時間就來到了中午,張巧思使喚秦星然去給他們送午飯,本來想叫劉酒和劉博一起來吃飯的,但是劉酒少年覺得自己也就欠了他們不少東西了,還是不來了。
但是張巧思和秦星然都知道這孩子的錢已經(jīng)全部花光了,晚飯還不知道他們兄弟兩吃什么呢?
果然,秦欣然回來的時候說:“我去送飯的時候,他們兩個面前擺放的就是一小碟咸菜,以及中午剩下的粥,最主要的是粥的量特別少。”
張巧思:“可能是覺得欠我們已經(jīng)不少了吧,下午的時候我們?nèi)タ纯窗??!?p> 秦舒樂和秦舒楊知道下午要去找劉酒哥哥和劉博哥哥,高興的連吃飯速度都加快了。
出門的時候兩個人跑到了最前面,興致沖沖的跑去找劉酒哥哥。
張巧思有些想不明白,他們?nèi)齻€人差的年齡有些大,怎么自己的兩個兒子喜歡找人家玩呢?難道是以前沒有和大孩子一起玩過?
秦星然可能是看出了自己老婆的困惑,笑著解釋說:“其實小孩子都是慕強的,劉酒在他們面前表現(xiàn)很強大,而且劉酒也沒有瞧不起他們小,愿意帶他們一起玩,那兩個臭小子又不傻,自然知道怎么選擇?!?p> 張巧思有些呆愣,問:“是這樣嗎?”
張巧思開始回想自己小時候的事情,似乎并沒有與年紀差太多的哥哥姐姐一起玩?。?p> 秦星然說:“這樣子的算是少數(shù)了,畢竟你也知道有些孩子太小了,有時候會因為某些事情而開始嚎啕大哭,但是因為他年紀小,表達不清楚,所以往往大人會覺得他們無理取鬧,但是只要耐心,愿意傾聽,其實小孩子也是很好哄的,劉酒可能是因為有一個弟弟,所以對待他們兩個比較溫柔?!?p> 張巧思:“你的意思就是說兩個兒子脾氣不好嘍?”
秦星然沒想到自己老婆抓重點會抓成這個樣子,很有求生欲的搖頭,說:“沒有,我就是做個比喻。他們兩個可乖了,是世界上最乖的孩子?!?p> 張巧思聽了秦星然的話決定放他一馬。
兩個人很快就到了劉酒家,而雙胞胎早就圍在劉博面前,一臉崇拜的看著劉博正在擺弄一個物體。
張巧思走近一看才發(fā)現(xiàn),竟然是一個魔方,一個自制的木頭魔方。
張巧思還有些驚奇,沒想到這個時候竟然就有魔方了。
劉酒看著張巧思盯著弟弟手上的那個玩具,還以為嬸嬸也喜歡呢,正好他在愁,沒有什么可以報答叔叔和嬸嬸一家的,現(xiàn)在竟然嬸嬸也喜歡這個東西,于是劉酒趕緊跑到一邊的箱子里面翻找了起來。
沒多久就拿出了好幾樣東西,抱著,小心的放在了張巧思前面的桌子上。
張巧思看著劉酒抱了一堆東西放在自己面前,還有些沒有反應(yīng)過來,哪知道劉酒有些結(jié)巴的說:“謝謝叔叔和嬸嬸,這是我,我的,玩具,你看看弟弟可以玩嗎?我可以送給兩個弟弟?!?p> 秦舒楊和秦舒樂耳朵尖,聽到哥哥抱了一堆的玩具給娘,說是要給他們。
這下子劉博哥哥也不重要了,小跑到娘面前,不過因為桌子有些高,兩個人只能墊著個腳。
還努力伸著自己的小短手去夠這些玩具。
張巧思本來想拒絕的,但是看著劉酒緊張的神情,想了想還是不拒絕了,和秦星然一人抱著一個,讓他們倆個自己挑。
劉酒見秦叔叔一家有在認真的挑,才松了一口氣,秦叔叔家沒有嫌棄就好,沒有嫌棄就好。
劉酒抱過來的玩具五花八門的,還有一些連張巧思和秦星然都不知道怎么玩,難道他們之間就已經(jīng)有這么大的差距了嗎?連玩具都不認識了,說出去有些丟臉,張巧思也不好意思問劉酒玩具怎么玩,
只能讓秦舒樂和秦舒楊自己挑,反正玩玩具的是他們兩個人,又不是自己。
最后秦舒樂和秦舒楊一人高興的拿了一個玩具,笑著和劉酒哥哥說了謝謝。
張巧思將東西放好,既然人也看了,東西也送了,就早點走吧,畢竟看上去劉酒還是有些不知所措,張巧思也能理解,聽雙胞胎和附近鄰居說他們家一直都只有他們兩個人,可能對于他們的拜訪有些不知道怎么辦。
張巧思也能理解,這不就跟她小時候跟著爸媽去拜訪親戚時的樣子一樣嗎?
小時候她真的不喜歡走親戚,畢竟大部分的親戚都只是眼熟,但是真正讓她叫,又不知道這個親戚應(yīng)該怎么稱呼?那個親戚怎么叫?要是叫錯了,那就是社死現(xiàn)場,尷尬的一批。
就只能呆呆的站在那里,就是待在那里也有些尷尬,要么就是端著一杯水,乖乖的坐在角落里面,聽他們聊著天。
慢慢的,慢慢的,對于走親戚,也就沒有那么欣喜了。
因為實在是尷尬啊,后面實在要走親戚,也得提前問好這個親戚怎么稱呼,叫完人就感覺溜,盡量不呆在一個空間里面,不過,后面爸媽走了,也就沒有什么走親戚了。
不過現(xiàn)在回想起來,還是能夠記住那時候的尷尬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