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國師救孤
“國師救孤!”
李世民頓時便慌了神,十多年的修行,他已經(jīng)弄清楚了修行世界中的各種常識。
玉皇大帝要殺他,再加上玄都大法師棄他而去,他怎么能不怕。
“國師你不會也要棄孤而去吧?”畢長青是玄都大法師的弟子,李世民問道。
“陛下放心,貧道誓與人族共存亡!”
“孤替天下的黎民百姓謝過國師了!”李世民起身拜謝。
兩人又在殿中交談了一會,李世民召集文武百官上朝。
“拜見國師!”
金鑾殿上,見到李世民身側(cè)的畢長青,眾人紛紛拜道。
畢長青抬眼一瞧,在人群中發(fā)現(xiàn)一個熟人。
“劉伯欽,貧道許你的錦繡前程如今看來是應驗了,離開兩界山不后悔吧?”
這位身穿神武盔甲的將軍正是拿著他信物,攜老母進京的劉伯欽。
十多年過去了,他已經(jīng)長成了一個威武兇悍的中年猛將,他家中老母早在八年前便過世,現(xiàn)在是名震大唐的驃騎將軍。
“不悔!”劉伯欽回答:“若是沒有國師,某現(xiàn)在還在山中和虎狼為伍,老母也享不了這些年的清福?!?p> “國師,這些年劉驃騎為大唐立下赫赫戰(zhàn)功,如今四海升平可少不了他的功勞!”李世民介紹道。
一入金殿,畢長青便注意到了劉伯欽頭頂?shù)难分畾猱惓夂?,修為也堪比真仙修士,殿上的其他武將也和他一般,只是修為弱了些,大多處于陰神境到陽神境?p> 當年他讓劉伯欽入京便是打得以他手里的破損巫族法門推廣全唐行伍,以壯大李唐實力,如今看來成效顯著。
畢長青有心詢問,很快便了解到。
如今全唐加上不良人,守捉,各公衙捕快,皇宮禁軍侍衛(wèi)共計約百萬行伍,皆修行劉伯欽傳下的法門。
其中。
劉伯欽,程咬金率領(lǐng)的新軍“玄武軍”約十萬人。
李靖,侯君集統(tǒng)領(lǐng)左右衛(wèi),左右驍衛(wèi),共二十五人。
秦瓊,尉遲敬德統(tǒng)領(lǐng)左右金吾衛(wèi),左右千牛衛(wèi),玄甲軍,共三十萬人。
徐世績,蘇定方統(tǒng)領(lǐng)左右武衛(wèi),左右領(lǐng)軍衛(wèi),共二十萬人。
……
十二衛(wèi)遙領(lǐng)天下657個折沖府,分領(lǐng)諸軍府到長安上番宿衛(wèi)的府兵,下設(shè)有長史﹑參軍﹑中郎將﹑郎將等職位。
中郎將,郎將非陰神境不授,下層的軍“官”也要煉氣境才合格。
除了十二衛(wèi)外,又有龍武軍,羽林軍,等人皇禁衛(wèi)。
七年前,由李靖統(tǒng)兵滅了盤踞在李唐邊境的突厥人。
這些年又陸續(xù)滅了高句麗,吐谷渾等國,一統(tǒng)整個南瞻部洲。
聽完李世民的介紹,畢長青一一和每位將軍交談后,又將目光落到了文官集團。
文官集團沒有巫族法門修為,以殷開山為首的一匹老臣已經(jīng)故去。
如今接替殷開山位子的是陳光蕊,畢長青看他的文氣已經(jīng)超過了老山長,大致等于陰神境巔峰,在他的身后是子曰書院的其他弟子,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勢力。
……
朝會結(jié)束,畢長青回到國師府,立刻便被誅邪子等人圍住。
“長青子道友,你在宮中說的可都是真的?”
看著這群火燒火燎,一點沒有得道高人模樣的國府修道院領(lǐng)導層,畢長青一笑:“你們的消息倒是靈通!”
“國師,可別說笑了!”姜云鶴攔住他往嘴里送的茶水,一臉愁容說:“這可是天庭,玄都仙長當真不管了?”
“恩,不管了!”
“哎呀,你怎么還悠哉悠哉的?”誅邪子一把抓住他問道:“國師,我們何時逃走?”
“逃走?”畢長青頓時明白了他們的打算,難怪一個個法寶家當都帶齊了,“天上一天,人間一年,天庭這不是還沒打過來嘛!”
“國師,這南瞻部洲陷入戰(zhàn)火,洞天福地也去不得,你是玄都仙長的弟子,不如我們一起去三十三天?”
畢長青搖了搖頭,喝了一口茶:“貧道決定不走了,誓與人族共存亡!”
“你在宮中說的是真的,不是誆人皇?”
聽宮中眼線說起這話時,他們都還不信,這會再聽畢長青說起,誅邪子頓時驚了:“國師,你別說笑!”
畢長青當然沒有說笑,誅邪子等人要走,他也不攔著,區(qū)區(qū)幾位地仙境,他隨手一劍便斬了,強留下來也沒什么作用,不如放他們離去。
應對天庭的計劃他心里已經(jīng)大概的打算,現(xiàn)在的李唐還是太稚嫩了。
“貧道沒有說笑,趨吉避禍是生命本能,幾位道友想要脫身也是常情?!碑呴L青話音一轉(zhuǎn):“不過,在幾位離開前還需要交接一下國府修道院的事情!”
“那是自然!”誅邪子連忙從懷中取出一冊玉書:“這是這些年收錄弟子的名冊,包含了國府修道院與各州府修道院的詳細情況。”
畢長青接過玉冊,神念一掃便明白了。
十多年過去了,國府修道院已經(jīng)成了李唐文武體系之外的另一大體系,包含了整個唐境內(nèi)的各方各面,難怪這幾個老道會在皇宮中安插眼線,原來是怕李世民會忌憚。
“你們這些年費心了!”畢長青稽手。
誅邪子等人離開后,畢長青召喚了國府修道院的各位老師和各州府修道院的負責人。
經(jīng)過十多年的發(fā)展,國府修道院沒有了初建時的派系劃分。
闡教,玉虛宮,乾元山,普陀山,等名字已經(jīng)是老黃歷了,提到這些名字只會讓修道院中的學生嗤笑。
庭院里以國府修道院的各位老師為尊,而各州府修道院則在暗中較著勁。
離開十多年,一手造就國府修道院體系的院長重新歸來,讓他們都憋著一股子勁。
“院長!”
畢長青打量著眼前國府修道院的師資水平,清一色的真仙境巔峰,很不錯了。
他們都是從各州府遴選出的修道小能手,修行有成后便留在學院中任教。
這個時候的南瞻部洲靈氣濃度比起洞天福地毫不遜色,加上傾國之力的靈物加持,十多年修成真仙巔峰,足見天賦出眾。
國府修道院中這般的師長有三千人,真仙境的學生則有三萬人左右。
而各州府修道院則差一些,真仙境便可以擔任教師,或者選擇前往國府修道院修行。各州府修道院一共加一起大概有真仙境教師一萬人左右,真仙境一下的學生則數(shù)不勝數(shù)。
一年一屆學生,修成真仙或者天賦異稟的送往國府修道院深造,不合格的則畢業(yè)退學。十多屆下來,修道院的學生可以說是遍布整個大唐。
影響著各個階層,各個行當,包括了各州府衙,修道成了比科舉更加熱門的出人頭地,光宗耀祖的方式。
同時也催生出了許多和修行有關(guān)的產(chǎn)業(yè)。
比如:快遞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