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項羽降服章邯后就率領40萬諸侯聯(lián)軍直奔關中而來,剛到鴻門就聽說劉邦已入關中,并自稱關中王了,勃然大怒,下令第二天就滅了劉邦。項羽的叔叔項伯慌了,他的救命恩人兼好基友張良還在劉邦軍中啊。于是連夜趕到霸上,勸張良快走。
張良哪會獨行,趕快告訴劉邦讓他裝孫子,請“心軟”的項伯做個引薦,向項羽臣服。對付項伯這種老實人,劉邦綽綽有余,三下五除二就博得項伯同情,表示一定幫忙,讓劉邦第二天去見項羽“說明誤會”,自己則連夜趕回向侄子說明情況:“羽兒啊,劉邦是個忠厚老實人啊,他幫我們拿下關中,卻秋毫沒犯,一直等你來接受勝利果實,實在是誠心可嘉,大大的忠臣啊。我們可不能再猜忌人家,惹得天下諸侯背后罵我們?!表棽孤盾娛旅孛埽耆梢詺㈩^了。但不怕,誰讓項羽是他侄子呢?而且,項羽聽叔叔這般一解釋,也早放棄了干掉劉邦的念頭。因此,所謂鴻門宴,劉邦實際兇險有限。
項羽不殺他,自有考量,一則是骨子里的驕傲,認為小癟三劉邦成不了啥氣候,給他個小王當當就夠了;二則是要做給各路諸侯看的,劉邦已經(jīng)服軟,再干掉他,其他諸侯豈不離心離德?當然,范增不這樣看。他說,劉邦本是一個貪財好色的小人,現(xiàn)在攻占咸陽卻秋毫不犯,有這么大的克制力,說明他的志向很大。所以要趁早干掉他。
項羽輕蔑一笑,劉三只所以這樣做,是怕我滅了他!但是劉邦不知道啊,所以第二天硬著頭皮到鴻門赴宴,心里還是慌得緊,加之范增自行決定讓項莊“舞劍誤殺”之,更是讓劉邦小心臟跳得厲害,早早裝醉逃回霸上——項羽真想滅他的話,逃回去又能怎樣?
就這樣,26歲的項羽成了天下霸主,一時也不知道咋辦好。既然秦始皇那套不行,就恢復之前的封建制,于是論功行賞,分封了十八路諸侯:
項羽(西楚霸王)、英布(九江王)、吳芮(衡山王)、共敖(臨江王)、劉邦(漢王)、章邯(雍王)、司馬欣(塞王)、董翳(翟王)、田都(齊王)、田安(濟北王)、田市(膠東王)、臧荼(燕王)、韓廣(遼東王)、張耳(常山王)、趙歇(代王)、魏豹(西魏王)、司馬卬(殷王)、韓王成(韓王)、申陽(河南王)。
項羽自稱西楚霸王,掌握軍隊最高統(tǒng)帥權。楚懷王熊心被尊為義帝,后來項羽嫌他礙事就派人把他干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