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對?!?p> 打算推開春風殿的李承天忽然停住。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說的好像是科舉考完,得了好成績,心情愉悅,并不是真的春風?!?p> “春風殿,也要排除。”
“好險!”
他驚的不自覺后退一步,抬頭看著高大的春風殿,暗自慶幸。
“幸虧我以前在地球也不是那么不學無術(shù),肚子里也還有點墨水,不然這次恐怕真要栽了。”
“不過,春風不是,那剩下的春陽,春日,哪個又是呢?”
在他的記憶里,春陽和春日,是沒什么區(qū)別的。
陽就是太陽,太陽就是日。
春陽基本就是春日的另一種寫法。
可是他又不能確定。
不可能兩個都正確,一定有一個不是真正的春意。
是哪個呢?
“春陽,春天的太陽,春日,春天的日子,就算這兩個能有這么些區(qū)別,可無論是春天的太陽,還是春天的日子,春天不都是春天嗎?”
他實在想不明白,只好向系統(tǒng)求助。
“不讓你幫我選擇,給我整本字典,這總可以吧?”
系統(tǒng)沒有拒絕,馬上給他搜羅了一堆字典,讓他使用。
一眼看到康熙字典,覺得打著康熙的名號,應該會很權(quán)威,于是便決定先看這本。
翻開一看,立時傻眼,繁體豎排,目錄繁瑣,內(nèi)容更是奇奇怪怪,什么廣韻、集韻、韻會,這么切那么切,完全不知所云。
“書是好書,怪只怪我才疏學淺,看不懂?。 ?p> 看不懂,就沒辦法分辨春陽和春日的分別,只好換書。
有了康熙字典的經(jīng)驗,他再也不看聽起來像古書的字典,反復挑選后,最終選擇了漢語大詞典,這個書名比較白話的字典。
打開一看,內(nèi)容樣式確實是他想找的,和之前上學時候,經(jīng)常翻看的字典差不多。
這就很熟悉,查找起來很簡單。
拼音部首,都能查看,他習慣拼音,一頓翻找后,春陽春日的意思,全都被他找到。
首先是春日。
一共三個釋義:
一,春天;春季。
《詩·豳風·七月》:“春日載陽,有鳴倉庚。”漢辛延年《羽林郎》詩:“胡姬年十五,春日獨當壚?!碧坪健对姟分骸奥尻柖嗯畠?,春日逞華麗?!惫軜濉豆枢l(xiāng)》:“我被這春日的太陽曬得發(fā)熱?!?p> 二,春天的太陽。
三國魏曹炯《六代論》:“雖壅之以黑墳,煖之以春日,猶不救于枯槁?!薄稌x書·樂志下》:“仁配春日,威踰秋霜。”唐杜牧《商山麻澗》詩:“雉飛鹿過芳草遠,牛巷雞塒春日斜。”
三,立春之日。
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立春》:“春日,宰執(zhí)親王百官皆賜金銀幡勝。”
三個釋義,無論是春天,還是春天的太陽,以及立春之日,都是和春天有關(guān)。
是春的本意。
再看春陽,也是三個釋義。
一,陽春。
漢焦贛《易林·井之巽》:“春陽生草,夏長條枝?!迸f題漢枚乘《雜詩》之七:“蘭若生春陽,涉冬猶盛滋?!?p> 二,春天的陽光。
漢荀悅《申鑒·雜言上》:“喜如春陽,怒如秋霜?!睍x陸云《晉故豫章內(nèi)史夏府君誄》:“閒非秋厲,惠淑春陽?!薄杜f唐書·文苑傳上·張?zhí)N古》:“安彼反側(cè),如春陽秋露?!痹絼 垛痔谜J母》:“聽娘言語我心悲傷,到此刻才知母愛溫暖如春陽?!?p> 三,喻帝王的恩澤。宋曾鞏《送程公闢使江西》詩:“坐馳雷電破姦伏,力送春陽煦鰥寡?!?p> 前兩個模棱兩可,第三個釋義,就完全不是春的本意,而是衍生意了。
他看到這一條,馬上就有了答案。
“就是春日了,這是唯一一個春之本意的詞語?!?p> 他確定無比,馬上就跑去了春日殿所在,然后推開了大門。
房門打開的瞬間,周遭環(huán)境立時變化,又成了一片全新景象。
是一處封閉的密室,密室有八個門,每個門上,都寫著一句詩。
八個門分別是:
春月復芬芳,春日復北翔,春氣感我心,春游良可嘆,春江壯風濤,春心自相屬,春思坐連綿,春花落如霰。
這八句詩,都是春字打頭,這和前面的八座與春相關(guān)的宮殿很像,但內(nèi)容上,春月春日都在,顯然不是要讓李承天繼續(xù)找春之正意了。
他看了一遍,完全沒有頭緒。
用了目擊道存,也只是提示說,是一面后有玄機的石門。
也是看不出什么究竟。
“這下完蛋了,這八句詩,完全看不出是要干什么的。”
他自己肚子里的貨不多,墨水也就那么一點點,在沒有任何提示的情況下,想從這八句詩里,找出與眾不同的一句,是真難。
想了好一會兒,想到頭疼,他也沒想出什么線索。
不過他并沒有為此煩躁,皎潔的作用加上他平常的悠然心態(tài),讓他很能沉得住氣。
所以他并沒有就此放棄尋找答案,而是冷靜的反復觀看。
又過了好一會兒,忽然發(fā)現(xiàn),這八句詩,都和春曉這首詩的第一句“春眠不覺曉”相似。
“同是五個字,同樣春在頭,是不是這八句,就是因為這句春眠不覺曉才設(shè)置的?”
“如果是這樣,那這樣搞的目的是什么?找和春眠不覺曉一樣或者相似的句子嗎?”
“可是,這八句不都和春眠不覺曉相似嗎?”
他覺得他似乎找對了方向,可是他卻不知道怎么繼續(xù)下去。
“春眠不覺曉,春月復芬芳,春眠不覺曉,春日復北翔……”
沒有好的辦法,他只能用笨方法,一句一句念叨著比對,想從中找到一些線索。
笨方法雖然笨,但往往能有效果。
他連著一句一句和春眠不覺曉比對著念叨了半天,漸漸的就有了靈感。
“會不會和句子結(jié)構(gòu)有關(guān)?”
“春眠不覺曉,春眠,不覺,曉,二二一節(jié)奏,春月復芬芳,春月,復,芬芳,二一二,不一樣!”
“有搞頭!”
他驚喜不已,頓時就精神一陣,馬上將其他的詩句,也如法炮制,都試著分析了一下。
“春日復北翔,春日,復,北翔,二一二?!?p> “春氣感我心,春氣,感,我心,二一二?!?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