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成王造反時代

第六章 回家怎么說

成王造反時代 16歲被叫叔叔 2027 2021-07-19 12:00:00

  終究還是沒等府城令的官差到來,眾人就散去了。

  一來,是因為那些官差們來的是真的慢。

  這個年代,哪怕是天子腳下的國都,治安也好不到哪去。

  打架鬧事已經(jīng)是家常便飯了,殺人也是偶有為之。

  現(xiàn)在這些當差的,奉行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沒有利益的事就出工不出力,應付了事。

  來報案的人說,打架鬧事的是一群大官家的公子哥,這種事明顯是能躲則躲的好。

  所以都城令的衙差們磨磨蹭蹭了好久才來。

  來的時候,打架的眾人早散了。

  衙差們看到人散了,也不會沒事找事的繼續(xù)追究下去。

  二,大家終究是默契的保守著不傷人性命的底線,所以雖然看著場面挺熱鬧的,但也不過是雷聲大,雨點小而已。

  真要想置人于死地的,也會悄悄地,私底下進行,不會擺到明面上來的。

  所以眾人打累了,沒力氣了,也就自覺的散去了。

  三,兩邊人數(shù)差不多,戰(zhàn)斗力也差不多,沒有哪邊吃什么太大的虧,都在彼此能接受的范圍之內(nèi),也就沒有必要硬要拼個魚死網(wǎng)破的了。

  畢竟,那種情況,更多時候應該是大人們改干的事。

  至于妓、院一方,老、鴇只能是打碎了牙齒往肚子里咽了,全當是破財免災吧。

  “楊兄,各位,本來還想喝到晚上,一醉方休的。可沒想到現(xiàn)在是這么個情況,只能先各自回家,改天再聚了!”周福來對著眾人抱了抱手,準備告辭離去。

  卻不想,牽動了身上的傷,痛的他嘴角忍不住的抽了抽。

  包括楊浩在內(nèi)的五人,身上都有著不同程度的皮外傷。

  雖然受傷程度不是很重,還沒到缺胳膊少腿,或者要死要活的地步,但至少,外表看上去還是有點唬人的。

  “哎呀,也不用改日了。后天,后天司徒南那小子不是要組織游船詩會嘛,到時候我們再喝個一醉方休好了!”吳鵬舉突然想起了后天的游船詩會,順嘴就提了起來。

  司徒南,御史司徒伯歸的兒子。

  司徒伯歸,在京城來說,雖然只是個從五品的小官,但奈何人家作為御史,有風聞奏事之權(quán),官小而權(quán)重,真沒幾個人愿意得罪的。

  而且,司徒伯歸是比較偏向太子一黨的,司徒南也就算是他們的自己人了吧。

  都是少年,大家也比較能玩到一起。

  “要我說,司徒南那小子,就是愛附庸風雅,裝斯文,跟李躍這小子有的一拼。”周福來撇了撇嘴,看了看李躍,笑著說到。

  玩的好的這幾人,要說誰愛裝斯文,愛耍些小手段,那真的非李躍這小子莫屬了。

  雖然關(guān)系好,但有時候周福來都忍不住感慨,有時這李躍,真的一肚子的壞水,賊壞的那種。

  “不是,你小子說歸說,扯我身上干嘛?”李躍笑著問到。

  他并沒有生氣。

  相處久了,都知道彼此是什么樣的人。

  他知道,周福來這樣說,也就是朋友間的彼此開開玩笑而已。

  也只有玩的好的朋友,才會開這樣無傷大雅的玩笑。

  “行,那就后天再聚了。后天不醉不歸!”楊宇也笑著回到。

  “行,那就后天見咯!”

  “對了,后天楊兄去的時候,別忘了把三弟也帶上?。 ?p>  “就是,楊浩,后天跟著你大哥一塊來啊。我跟你說,后天不僅有好吃的,還有漂亮的小姐姐哦!放心,肯定不是今天醉香樓這樣的庸脂俗粉哦!”

  吳鵬舉等人笑著跟楊宇兩兄弟說到。

  很顯然,楊浩今天的表現(xiàn),他們還是很認可的。

  年紀雖小,但不怕事,膽子大。

  而且,也能玩的開,不矯揉做作,很對他們的胃口。

  “行行行,后天我去的時候帶著他一塊可以了吧?趕緊都回去吧!回去了該治哪的就趕緊治哪,別拖到毀容了或者缺胳膊少腿了來找我麻煩??!那我可不認識你們了啊!”

  楊宇笑著催促眾人趕緊回家去治療。

  雖只是皮外傷,但這個年代,誰也不敢保證一點皮外傷,最后會發(fā)展成什么樣子,還是早治療早好的好。

  “行了嘰嘰歪歪的,就像醉香樓的老鴇一樣!”

  “走了走了,后天再聚了!”

  “說好啊,后天一醉方休啊!”

  罵罵咧咧的,中午還是在路口的時候,幾人告辭離去了。

  夕陽西下,燦爛的余暉照耀著回家的路。

  影子拉的長長的,好像也帶上了歡快似的。

  走在楊宇身旁,看著這個比自己高半個頭的大哥,楊浩還是比較認可的。

  有時候,楊浩甚至覺得,大哥就像那些小說里寫的主角一樣,有著獨特的魅力。

  不羈的性格,勇敢果決的處事方針,再加上幾個能文能武的朋友,感覺妥妥的主角設定啊有木有?

  “回家爹媽問起怎么弄傷的知道怎么說嗎?”正在往前走的楊宇,突然停下腳步,看著楊浩問到。

  “怎么說?”楊浩疑惑。

  雖然這一年多來偶有看到兩個哥哥被父母收拾的,但好像真的沒怎么去關(guān)注過,兩個哥哥是怎么說的。

  看樣子,要是不會說,那兩個哥哥這一年多來,應該挨更多的揍才對。

  看來,怎么說是門學問啊。要掌握其中的訣竅才行。

  “記住,不管是父親還是母親問起,都別說在哪打的架,知道嗎?

  要是父親在家,那就說和秦書玉打的架,沒吃虧就好。

  要是只有母親在家,母親問起,那就說我們把秦書玉他們揍的屁滾尿流的,知道嗎?”楊宇對著楊浩說到。

  好吧,好像真的有訣竅的樣子。

  楊浩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父親是個文人,雖巴不得把對方打下十八層地獄,但永遠不會真的上手去打。所以只需要含蓄的告訴父親,他們沒吃虧就好。

  至于母親,將門之后,奉行的是打個平手都算輸,所以只能告訴母親,他們把敵人打的落花流水。

  果然有訣竅的,這是投其所好??!

  “記住啊,千萬別說是在哪里打的架啊,知道沒有?”

  楊宇不放心的強調(diào)到。

  好吧,這才是重點!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