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王道與孝道
婁敬、張良等人主張定都關(guān)中,劉邦不僅聽進去了,還立馬做了一件事:西去關(guān)中。
劉邦脾氣不好,愛說臟話。但,他做事向來是雷厲風行。只要他下決定要做的事,就會立刻去做。
大多數(shù)朝臣都是函谷關(guān)以東的人,竭力爭取,定都洛陽。卻沒想到,劉邦選擇關(guān)中。劉邦是大漢王朝第一位皇帝,他說要走,朝臣也攔不住。
史料沒有記載,關(guān)于劉邦定都關(guān)中,朝臣是什么意見。但,出現(xiàn)了一種現(xiàn)象:定都過程充滿曲折,結(jié)局卻是相當和平。
多數(shù)人主張定都洛陽,少數(shù)人主張定都關(guān)中。按照民主集中制以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的原則。劉邦應該妥協(xié),接受大多數(shù)人意見,定都洛陽。
劉邦違反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定都關(guān)中,會遭到不滿,甚至會遭到群臣強烈反對。歷朝歷代君王,對于遷都,都是一件國家大事。定都選擇,引發(fā)朝臣激烈的爭吵,甚至還會出現(xiàn)以死相諫。
然,劉邦遷都,卻沒有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
對此,有幾種觀點。
1.劉邦個人能力突出,人格魅力大,做通過了反對者思想工作。
2.劉邦霸道獨斷,他說走,沒有敢反對。
也許,有人站出來反對,被劉邦抓典型,最終震懾住朝臣。
或許,這次遷都,并不和平。
總之,大漢王朝建國后,劉邦又完成了一件大事:定都關(guān)中。
劉邦向西,回到關(guān)中,來到臨時國都櫟陽。
來回顧一下,櫟陽成為大漢臨時國都的那些歷史。
話說,項羽分封十八路諸侯王。劉邦被封為漢王,掌控巴、蜀、漢中,定都新鄭。
劉邦采納韓信意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出漢中定三秦。
漢軍以雷霆手段,橫掃三秦。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投降,雍王章邯固守廢丘。
劉邦平定關(guān)中,要站穩(wěn)腳跟,就將塞王司馬欣的國都櫟陽,當做臨時國都。
劉邦選擇櫟陽做為臨時國都,有以下原因:
1.櫟陽曾是秦國舊都(秦孝公從櫟陽遷都到咸陽),保存相對完好。
2.咸陽被項羽一把火燒了幾個月,宮室不全。
3.章邯在廢丘抵抗,三秦勢力,也沒有完全平定。
就這樣,櫟陽成為了劉邦,臨時國都。
劉邦籌建大漢王朝,首戰(zhàn)攻破臨江國,又遷都關(guān)中。劉邦暫居櫟陽,命令蕭何,在咸陽原有的基礎上,修建國都。這國都就是流傳后世的長安。也是大漢、隋、大唐,三個大一統(tǒng)王朝,最有影響力之地。是那個時代天下最繁華,最大的都市。
劉邦回到關(guān)中,見到父母妻兒,還有得力可靠的漢初三杰之一的蕭何。
劉邦回到櫟陽,他要處理一個問題:如何處理與父親劉太公之間的關(guān)系?
從禮制來看:劉邦是君,劉太公是臣。君跪臣,有違禮法。
這,不合適。
從父子親情來看:劉太公是父,劉邦是子。父親跪拜兒子,這也不合適。
所以,劉邦遇到一個世界級難題,且還沒有參考案例:王道與孝道。
跪父,不合適。
不跪父,也不合適。
劉邦稱帝后,如何對待在世的劉太公。這個難題,很讓人頭疼。
史料告訴我們,劉邦是這樣做的:按照民間父子禮節(jié),每五天朝見父親一次,以盡孝道。
劉邦未發(fā)達之前,劉太公總是奚落這個兒子不成器,比不過其他兒子。卻沒想到這個不成器的兒子,成為了大漢皇帝。更讓他沒想到,劉邦稱帝后,對他沒有半點怠慢。
劉太公住進皇宮,還是大房子,心情很高興。他怎么也沒想到最沒出息的兒子,最長出息。
劉太公覺得劉邦來跪拜這種行為是應該的,但,身邊人覺得不合適。有位沒有被記載名字的聰明人,提醒劉太公,這樣做是不對的。甚至有人,拿出陳勝為王,對待其岳父的態(tài)度說事。
以前,劉邦是兒子,用這種禮節(jié)是對的。
現(xiàn)在,劉邦是皇帝,用這種禮節(jié),就是錯誤的。
一個人的心態(tài),會隨著地位的改變,而發(fā)生變化。
當初,和陳勝一起長大的人,喊其名字,被誅殺。
現(xiàn)在,劉太公不僅喊其小名,還讓其下跪。
劉太公對這個兒子怎么樣,他心里有底。所以,他不能繼續(xù)做這樣的事。那個不被看好的兒子,已經(jīng)是大漢皇帝。
那人對劉太公說了這樣的話:天無二日,土無二王。陛下,雖然是兒子,但他是皇帝。您雖然是父親,但也是臣子。哪有讓皇帝拜臣子的道理?
劉太公是聰明人,一點就懂,也覺得這樣做不合適。于是,他做了一件事:劉邦來拜見他,他拿著掃帚倒退而走。
如果劉太公是尋常人,是不會有這樣的智慧,也想不到用這種方式,趕走劉邦。
一個能夠在十六歲,結(jié)婚生子,還有幾個兒子,并養(yǎng)活一大家人。這說明,劉太公家境不會太差。
劉太公名字很難寫,又給幾個兒子取名,這說明他是有文化的人。
面對劉邦來拜,他只能用這種方式,趕走兒子。同時,他也不想讓劉邦留下不好的名聲。
這是一個父親,對兒子最后的一點愛。
劉邦見老父親反常的舉動,第一反應,認為自己做錯了什么事。
隨后,他要弄清楚原因。
劉邦要答案,劉太公說了這樣一句話:帝,人主也,奈何以我亂天下法!
以前,你是我兒子,跪拜我,是應該的。
如今,你是皇帝,不能因為我亂了天下王法。
一個沒知識,沒文化的平民,是不可能說出這樣的話。
劉太公用這樣的方式,替劉邦解決了天下難題:王道與孝道。
劉太公的良苦用心,劉邦明白。為了兼顧王道與孝道,更好治理大漢天下,成為天下人表率。劉邦開創(chuàng)了一個新模式:尊劉太公為太上皇。
劉邦是皇帝,劉太公是太上皇。劉太公有名無實,但,地位尊貴。劉邦跪,這也是君臣之禮,父子綱常。
劉邦這一創(chuàng)舉,也沒遭到任何人反對。進而,開創(chuàng)了一種模式:大漢以孝治理天下。
進而,告訴諸侯,以及天下人。
無論你當了多大的官,都不能忘本。那個人是你父親,不能因為當了官,就目空一切。
連皇帝都要跪自己的父親,更何況是其他人。
你官再大,也大不過皇帝。
你再牛,也沒皇帝牛。
大明王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嘉靖)時期,出了一件重大的事,被稱為大禮議之爭。
嘉靖與楊廷和、毛澄為首的武宗舊臣們之間關(guān)于以誰為嘉靖帝皇考(即宗法意義上的父親),以及嘉靖帝生父尊號的皇統(tǒng)問題發(fā)生了長達三年半的大禮議之爭。
嘉靖當了皇帝,不能認親生父親,引發(fā)了大明朝廷內(nèi)部激烈的禮制討論,進而上升為政治事件。
從而留下了一個故事:嘉靖廷杖朝臣。
一個人當了皇帝,連親生父親都不認。這樣的人,何以治理天下,成為天下百姓的表率。
大漢王朝開國之君,漢高祖劉邦就做出表率。父親沒功勛,想了一個辦法,尊他為太上皇。故而,解決了王道與孝道,這個問題。
誰能想到,一千多年后的大明王朝,還在處理這個問題:王道與孝道。
劉太公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活著的時候且沒有打天下,也沒功勛,就當上太上皇的人。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沒當過帝王,卻被尊為太上皇的人。
漢高祖劉邦,這個平民出生,卻用了不一樣的智慧,尊劉太公為太上皇,創(chuàng)造先列,解決了難題:王道與孝道。
就在劉邦解決這個難題的同時,一個人進入了他的視線。這個人,就是秦末漢初,田氏三兄弟最后一個稱王的男人:齊王田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