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號,南方地區(qū)的冰雪越下越大,越積越深,特別是福城地界,最先開始出現(xiàn)因冰雪導(dǎo)致電線桿倒地等事件。
整個福城市內(nèi),甚至郊區(qū)縣城,以及各鄉(xiāng)鎮(zhèn)下的十里八村,全都開始大規(guī)模的停電等問題。
一時間,人心慌亂,在有心人的帶動搶購下,無數(shù)超市里的緊缺物資,被人搶購一空。
在市面上,蠟燭豬肉等必須品,更是被上漲了一倍以上的價格。
像極了50.60年代,因物資匱乏所導(dǎo)致的供不應(yīng)求狀態(tài)。
李默的壹公里超市也是如此,除了一波又一波因堵車而找來的顧客外,就連附近不少當(dāng)?shù)厝艘查_始發(fā)現(xiàn)了這個超市里有大量物資。
于是他們或是騎著摩托車過來,或是雙腳走路過來,大都購買了不少東西才漸漸離開。
但也因此,發(fā)生在這群本地人身上的惡性事件,幾乎每天都要發(fā)生。
一些故意占小便宜的還好,李默每次遇到了,就當(dāng)作沒看到,也讓李小軍和王澤善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但稍微過分一點的惡性事情,李默是堅決不遷就他們,每次都用自己強硬的態(tài)度給懟了回去。
甚至有一次,他差點就讓李小軍跟王澤善對那人動武了。
錢他可以少賺,乃至不賺。
甚至還可以以后在賺!
但他絕不讓自己忍氣吞聲!
而且身為過來人的李默更是知道,有時候你的小小退步,只會讓人以為你在害怕,而導(dǎo)致對方無止境的逼進!
于是慢慢的,李默的這家壹公里超市和他們這幾個人,不止被堵在路上的人知道了,更是開始在附近的村子里,被人口口相傳。
最后就連李默的父母和親戚等人,全都知道了。
但讓李默驚訝的是,李父李母并沒有對他窮追不舍的詢問,只是簡單的問了幾句后,就讓他早點休息了。
這天一大早,李默剛剛起床走到后院里刷牙洗臉,就被在廚房里忙碌的李母抓到了機會。
“默啊,要不讓你爸也跟你著你去做事吧,你這每天早出晚歸的太累了?!?p> “媽,我們的人手暫時夠了?!?p> 李默拿過牙刷擠了牙膏后,馬上轉(zhuǎn)移話題:“媽,你讓老大提前買好票,別到時候雪越來越大,火車直接停運了。”
然后果然如李默所想的一樣。
李母馬上就被遠(yuǎn)在幾百公里外的大兒子所牽掛住了,連忙應(yīng)道:“好,等下我就問問霖,看看他什么時候回來。”
“還有他那個女朋友,都跟我們說了幾次了,就是不肯帶回來,端午推國慶,國慶又推過年。”
“媽,昨晚停電了,家里是不是沒有蠟燭?。 ?p> “有,快過年了,我提前買了很多的?!?p> “你買的那叫香燭,平時我們就別用了。”
“跟白色的蠟燭也沒區(qū)別啊,這附近誰家里停電不用這個的???!”
李默被李母說的瞬間無語,他當(dāng)然知道這個在當(dāng)?shù)貞T以為常的事情,而且他還不能說這不好。
他只能換著語氣說道:“這次停電我估計沒要很長時間,那個香燭我們就留著過年的時候在用吧!”
“正好我超市里面多的也賣不完,下午回來我就帶兩箱過來,你讓爸給舅和姑他們都送幾包過去。”
“你爸才不愿意去我弟弟家呢.....”
.......
又是兩天時間飛快過去,隨著連續(xù)停電帶來的各種惡劣影響,李默的壹公里超市因為免費提供為手機充電服務(wù),而越發(fā)的讓人喜歡徘徊于此。
對此,李默作為規(guī)劃者是求而不得,不但因此賣出去了不少個萬能充,還帶動了別的商品消費。
不過有好就有壞,有些人為了搶插座給自己手機充電,從而差點擠爆了李默單獨在門外設(shè)立出來的區(qū)域。
甚至還有鬧口角和準(zhǔn)備動手腳的人。
見狀,李默就直接跟他們說了一句:我沒收你們的錢,也希望你們別鬧事,要不然我就把這電給停了。
這群人瞬間就沒了脾氣。
因為這附近幾乎就李默這一個超市,有靠柴油發(fā)電機供電的地方。
而還因為停電隨之而來的,則是蠟燭的銷售量和銷售價格暴增。
在李家村和附近的其它鄉(xiāng)村商店里,原本只要兩毛錢一根的蠟燭,硬是被人炒到了五毛錢一根。
要不是顧及都是當(dāng)?shù)厥烊说挠绊懀@群人甚至都想按照市里一樣,賣一、兩塊錢一根了。
李默超市里的蠟燭自然也漲價了,不過每一根他只漲了五分錢,也就是由原來的兩毛錢一根,漲到了后面的五毛錢兩根或者一塊錢四根。
這讓他是既賺到了錢又賺到了口碑,還找到了理由來說自己不想漲但貨不多。
這讓一些見財眼看的人,跑過來說讓他漲價或者說大量從他這高價購買蠟燭的時候,他全部都一一拒絕了。
主要是這些人出的高價也沒多高,那點點小利潤還不被李默放在眼里。
而且還可能有別的風(fēng)險。
而因為這么個事情,讓李母跟李父有個了好心情,這在李默看來更重要。
是的,隨著李默把兩箱蠟燭丟到家里后,李父和李母因為這個事情,得到了附近很多親戚朋友的贊美。
甚至還有遠(yuǎn)一點的人來找上門‘求’他們,這也讓他們暗自高興。
要知道在農(nóng)村這種地方,大家往日里打交道的原因不要太多,而又因為祖上都帶著一些血親關(guān)系的緣故,還不能唯價格論。
不過在他們得知別的商店,賣的蠟燭價格是他們的一倍時,他們還是給李默打了個電話,問李默要不要提點價之類的。
李默只能走到后院倉庫回復(fù)他們:“不用,只要不是那種一次買幾十上百根的,你們就放心賣?!?p> “都是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真要靠這幾個蠟燭賺錢的話,我就弄到市里去賣了?!?p> 其實從成立這家壹公里超市開始,李默就在有意無意的維護這個品牌。
眼下這些百姓嘴里的口碑看似無用和不起眼,但等到他的壹公里超市規(guī)劃擴大了。
再推行一些新活動策劃的時候,就能起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了。
當(dāng)然他沒指望這種東西能有大用,特別是日后跟別的社區(qū)超市競爭的時候。
一句話,有總勝于無。
好總大于不好。
ps,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