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公公是親歷證人,把所見事實稟報太后是他的職責(zé):
“稟太后,微臣親眼目睹了事發(fā)經(jīng)過,沒有他人接近過國王,國王身邊的侍女小雪、小玉已被紫衣王士擒拿,正在用刑挎問。藍素王后有懿旨,緝拿巖梓薇王妃歸案候?qū)彛娊偣軋笳f,巖王妃來了頤養(yǎng)苑,樊丁保也是奉旨辦差!”
太后聽得明白,故而問道:“國王死啦,誰害的,什么人如此膽大妄為?”
樊丁保再行一禮,稟告道:“稟太后,事關(guān)國王性命,請?zhí)笤蕼?zhǔn)在下帶走巖妃。”
“國王中毒昏迷不醒,還是已駕崩?”
巖梓薇如五雷轟頂,惶恐使她說不清話,一時傻了眼。她知道自己被陷害了,給國王下毒十惡不赦,死罪難逃,這事決不能牽連英朔王子,盡管她心慌意亂的腦海昏沉,但制止英朔出頭露面他做到了,她示意英朔藏在太后屋里,千萬不得擅自行動,現(xiàn)在只有太后奶奶才能保護孫兒一時平安了。
“真的是你個做的,巖梓薇?”
雅美太后臉色鐵青,失神的看著巖梓薇,說話時嘴唇發(fā)顫,在事關(guān)柳星闌國王生死面前,太后也顧不得巖梓薇了。
張公公小聲說:“稟太后,國王中了不解之毒,小雪、小玉兩個丫頭不可能施毒!”
太后氣的咬牙切齒,連聲質(zhì)問道:“蓮子羹,巖妃下毒,我的王兒中毒,巖妃下的毒,誰見王妃下了毒,誰看見了巖妃下的毒?”
張公公回答道:“國王食用的蓮子羹,是宮女小雪、小玉親手熬的,小雪、小玉已經(jīng)供認,是巖梓薇王妃下的毒,巖妃在御書房門外從小雪手里接過了蓮子羹瓷碗,端進書房時做過手腳的,小雪、小玉都聽到巖妃動瓷碗時嘡啷響了一聲,之后國王就中毒了?!?p> 太后沉下臉,指著巖梓薇怒道:“巖梓薇,枉我把你當(dāng)作親女兒看待,你如何向國王下的毒?”她稱巖梓薇明顯是生分了,懷疑她了,護兒是母親的天性使然。
巖梓薇撲通跪下,仰頭望著太后,懇切地說:“太后,梓薇冤枉哪!”
“太后,巖妃下毒人證物證俱在,”樊丁保奏道,“在下奉王后懿旨緝拿欽犯,請?zhí)蠖鳒?zhǔn),王后正在隆安殿等候巖妃前去當(dāng)面對質(zhì)!”
巖梓薇眼巴巴的望著太后,她沒有下毒,她遭人暗算了,只有太后才能救她,父親身為國相也救不了女兒,還會被她連累反坐水牢。
哀牢國的水牢設(shè)在陷空山南麓的困仙洞,坐牢者是要經(jīng)歷九死一生的,生還者寥寥無幾,意志薄弱的囚犯三個月也堅持不下來,死得最快的囚犯三天就一命嗚呼了,多半是水滿水坑無力舀水出坑被水連淹帶嗆死亡的。
“太后,梓薇冤枉,請?zhí)缶染葞r梓薇!”
廊檐下的柳英義蠢蠢欲動,他的眼中姨娘是個可敬可愛的美人,他要保護姨娘。
周媽害怕他惹禍生事,干脆把他拉進了房里,周媽真想唬他:你以為你真是小王子嗎,你不過是枚小小的棋子,從天生湖邊揀來的棄兒。
太后轉(zhuǎn)了半個身子,指著跪地的巖梓薇冷冷發(fā)笑。
樊丁保乘機奏道:“稟太后,王后旨意,緝拿巖妃帶到隆安殿對質(zhì),王后不會冤枉人!”
“巖梓薇,你真狠毒,我要親手挖出你的心肝看看是紅還是黑?”太后挪步以雍容華貴的身態(tài)擋住巖梓薇,問道,“樊丁保,柳天貌那小子怎么不來?他才是王宮衛(wèi)隊長,宮廷命案他要親自出手的,他又去渣筋巷混事去啦?”
樊丁保眨了眨眼睛,問話出乎他的預(yù)料,但又不得不回答:
“稟太后,柳天貌隊長有緊急公差辦理,也是奉王后懿意辦事去了。”
太后臉色怪異,似喜非怒:“那小子真機靈,總算找到了琵琶女的下落了吧?”
樊丁保竊笑一下,說:“柳隊長盡忠職守,為王家效命任勞任怨。稟太后,容在下帶走巖妃復(fù)命嗎?”
太后惱怒轉(zhuǎn)化非???,擺擺手說:“琵琶女也是我的孫女,九龍國長公主,好吧,知道啦,趕盡殺絕吧,看看最后誰才真正遭殃?巖梓薇王妃罪大惡極,老身自當(dāng)處置,誰也別想動她,請回吧,樊丁保,我要親手把巖王妃押到隆安殿勘驗現(xiàn)場!”
樊丁保面有難色:“這……太后,這叫我如何交差?”
“告訴你主子藍素,太后當(dāng)面交差,”太后自有主張,語氣堅定地說,“小張子,還不退下,傳我旨意,老身召見國相巖令賢大人。那個梅鴦小丫頭,放了她,巖妃一人做事一人當(dāng),不得枉害他人?!?p> 張公公諾諾應(yīng)聲,不敢正眼看視太后。
太后語氣凜然:“快滾開,讓老身清凈清凈,看看花草,日出卯時我自會來到隆安殿,老國王柳天罜也必須到,小張子,你代老身去請老閑王柳天罜,就說去悼唁他兒子柳星闌!”
張公公諾諾而退,同時招呼樊丁保帶黃衣衛(wèi)士退走,他示意兩個衛(wèi)士放了梅鴦。
“王妃娘娘,”獲得自由的梅鴦朝著巖梓薇奔過來。
太后沖她斥道:“滾回去,傳話祝英丫頭,去見老國王,老國王不能清閑了。別相信小張子,太監(jiān)未必真會去傳話!”
梅鴦領(lǐng)旨而去,太后把巖梓薇扶起來,說:
“梓薇,老身相信你不會加害吾兒柳星闌,可你惹了禍了,事故可是出在你們夜行雪戀關(guān)代老給祁總長傳私信,又是不是英朔孫兒的秘密泄漏了?別怕,老身為你作主,剛才老身把你嚇壞了吧,我的女兒,太后不得不唬你,趕走那些看門狗?”
梅鴦到沁心堂拜見老國王柳天罜轉(zhuǎn)達雅美太后的旨意后,急忙奔回柳明苑找到了祝英,把巖梓薇涉嫌下毒謀害國王的事情向祝英說了,把祝英急的更是如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zhuǎn),無奈又想不出什么法子拯救巖梓薇。
祝英豈能相信巖梓薇王妃會給國王下毒,卻堅信藍素王后想除掉巖梓薇王妃,她怒火中燒,更是惶恐不安:
“藍素王后的魔爪正在伸向巖姐姐的胸膛,我們一定要救巖姐姐!”
她倆避開奎鷹和弄掌相約來在桂花樹下坦懷相議,梅鴦也急得團團轉(zhuǎn),可是太后只吩咐傳信給老國王,她也不知道該做什么:
“我們兩個小丫頭,能有什么辦法呀?”
“梅鴦,老國王去見太后,太后召見相國,恐怕老國王、太后和相國巖大人也救不得巖姐姐,姐姐是大樹,我們是大樹旁的小草,大樹倒下小草遭殃,我們該怎么辦?”
“我看姐姐的眼神,不希望我們卷進去,現(xiàn)在我們只能設(shè)法自保,弄掌和奎鷹剛來柳明苑,我們得把他倆送出宮,這事太大了,我們無力承擔(dān),你說呢?”
祝英吼道:“拿什么自保,巖姐姐不保,我們完蛋掉腦袋,真想沖進王宮宰了那賤人!”
梅鴦急打手勢,說:“祝英,口無遮攔,殺身之禍哪!”
“殺身之禍,人殺我,不如我先殺人!”祝英抽出長劍,揮劍斫去院中桂花樹的一根細枝,枝條墜地,花瓣濺了一地。
“祝英姐,發(fā)怒是獅虎的風(fēng)格,我倆只是丫頭片子,怒火傷自身。”
祝英還想揮劍斫砍辣玫樹:“弄掌、奎鷹,本不該進王宮的,誰還顧得他倆死活,巖姐姐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奎鷹和弄蠻子是想逃也逃不掉啦!”
“住手,世上之樹皆有血肉有靈魂,祝英姑娘心再痛,也不該找樹撒氣?!?p> 弄掌和奎鷹匆忙起來,弄掌的話等于在祝英心火之上澆油,她再揮劍削去一枝桂花枝,秋桂正在開黃花,花細如米,落地飄香:
“弄掌,事不關(guān)你,你當(dāng)然心安理得,人不得活,樹活枉然?!?p> 奎鷹問道:“祝英姐,砍樹出氣不是辦法,我們得設(shè)法進入王宮,面見藍素王后?”
祝英挺劍指著奎鷹,吼叫起來:
“真是個山上來的野姑娘,你懂什么,王宮是你麥安堡堡主小院嗎?王宮禁衛(wèi)森嚴,禁軍、黃衣衛(wèi)士、紫衣衛(wèi)隊都是虎狼之兵,我們幾個丫頭侍女憑什么進入王宮面見王后,真是癡人說夢!”
她火氣沖天,但奎鷹并不生氣,而是耐心地說:
“正因為是王宮,更是講理的的地方,我們是百姓,求見王后有何不可呢?”
祝英火氣消解了下來,說:“藍素王后深居后宮椒墅殿,太監(jiān)公公、宮女、衛(wèi)士成百上千,豈敢輕易見人,只有國王能夠進入王后的寢宮,傳說藍素王后風(fēng)姿如仙,綾羅禪羽,如花嬌容也要薄紗掩面,纖指就象新荷,美髻仿佛流瀑,誰見真容眼盲三年,奎鷹,我等擅闖王宮,必然身首異處,或被剁成肉泥。我和梅鴦跟隨巖妃娘娘多年,也未見藍素王后幾次尊容薄面,何況今日有案情如何得見?”
奎鷹問道:“祝英姐消停一下,敢問藍素王后真有這么可怕?”
梅鴦冷靜地凝視著弄掌,她腦海浮現(xiàn)弄掌為祝英療傷的情景,自語道:“或許奎鷹說的有道理,進王宮救國王,弄神仙或許有辦法?”
弄掌一直緘默不語,揀起祝英斫斷的綠樹枝復(fù)接斷處,吹口氣,兩個斷枝恢復(fù)如初,生機勃勃,旭日暉光初照桂花樹,風(fēng)拂新枝沙沙如琴聲。
祝英瞧不見,梅鴦卻看得清楚。
“柳星闌國王中毒昏迷,太醫(yī)救不了,弄掌可救國王,快想辦法晉見王后,祝英姐,誰人能夠幫助我們,唯有弄掌老神仙?!笨椬孕诺卣f。
“當(dāng)真?”祝英驚叫出聲,“弄掌是神仙,我都忘了。救得國王無恙,巖姐姐無災(zāi)哪,”她轉(zhuǎn)向梅鴦,急急地說,“梅丫頭,巖姐姐現(xiàn)在何處,快帶我們一起去?!?p> 梅鴦將信將疑,問道:“尚不知國王中的何毒,弄掌再有神通若解不了毒,如何救得了國王?弄巧成拙,還要搭上我們的性命,誰人敢去?”
弄掌背向三個姑娘站著,凝望著桂花樹下的清涼水池,冷冷地說:“試試看,世人都說情急之下死馬當(dāng)活馬醫(yī),想必國王還不是一匹死馬?”
祝英愕然,忿忿而語:
“試試看,救不了國王,我們會被挖了心肝喂狼狗!”
奎鷹也生氣了,大聲說:“弄掌,轉(zhuǎn)過來看著我們,剛才你還信心十足,你連敗血草的毒都能解,剛過一時半刻就認慫了?”
弄掌倏忽轉(zhuǎn)過身來,拉長了臉說道:“再過一時三刻,神仙也救不得國王啦?!?p> 梅鴦明白了事理,急忙說:“快走,去太后的頤養(yǎng)苑稟報,弄掌能救國王,時不待人!”
“走呀,”祝英把劍丟在樹下的草叢中,說,“劍不能隨人走,帶劍入宮等于自殺?!?p> 他們行動非常迅速,事先卻把劍與刀解除了,除了王宮衛(wèi)隊和禁軍,帶劍入宮者格殺無論。從西院柳明苑到東院頤養(yǎng)苑只有半盞茶的路程,為時不晚,當(dāng)他們趕到頤養(yǎng)苑大門外時,太后坐乘的金頂大轎正要起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