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初到
盛夏,正是多雨的季節(jié),但是大風(fēng)朝的云安府和安臨府卻半年未下雨。
大地裂開,草木枯黃,河水干涸。百姓顆粒無收,為了生存只能在山里找些食物度日。
陶家村是云安府寧榔縣永溪鎮(zhèn)下的村莊,他們村二百來戶,大部分都姓陶,只有少部分外來人口。
炎炎夏日很多人在外面尋找食物,盡管人們天天外出尋找食物,但是找的食物仍然不夠家人吃飽。
玉罕燕家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家庭,為了尋找足夠的食物,家里只留下了一個前些日子中暑暈倒的老太太和幾個不滿8歲的孩童。
玉罕燕,從睡夢中悠悠轉(zhuǎn)醒,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的手,是一種蒼老的手,上面滿是勞苦大眾留下的痕跡,完全不是她那手抹了護手霜,白白凈凈的手。
不是自己那雙在辦公室里摸著電腦工作的手。
就在這時一個穿著古裝,面黃肌瘦小女孩走進來,看到看著自己的雙手迷茫的玉罕燕說:“太好了,奶你終于醒了,爹他們可擔(dān)心壞了”。
聽到這些話,玉罕燕再次暈了過去。就在這時突然有一段不屬于她的記憶涌入她的腦海。這些記憶讓她對自己的身份有了一個新的了解。
她——玉罕燕已婚已育,是四個兒子,三個女兒的母親,是好幾個孫子孫女的奶奶,還是一個喪偶多年的寡婦。
這些記憶進入腦海,還要剛才那個小女孩的出現(xiàn),讓玉罕燕不得不接受自己已經(jīng)穿越了的事實,接受從一個大學(xué)剛畢業(yè)不滿二十五歲的大學(xué)生突然變成一個四十多歲的老太太的現(xiàn)實。
原本的玉罕燕是一名傣鄉(xiāng)的少數(shù)民族大學(xué)生,經(jīng)過多年不懈努力考上了一所不錯的師范大學(xué),到了大學(xué)畢業(yè)準備回到家鄉(xiāng)去從教。
可惜盛夏的傣鄉(xiāng)州是一個多雨的季節(jié),雨季一個月可以只有兩天晴天,由于下大雨,道路變的比較滑,在去學(xué)校的路上,玉罕燕她們的車滑下了山崖。
就這樣把玉罕燕從二十一世紀帶到了一個她從未聽說過的大風(fēng)朝。
原來玉罕燕自稱哨哆哩(傣語里美女的意思),如今卻變成了老太太……
剛才叫她奶奶的那個小女孩是她的第三個孫女。
原主的兒女情況大概就是這樣:
大兒子陶永先,三十歲,娶妻隔壁李家村李氏,倆人孕有兩兒一女
二兒子陶永平,二十八歲,娶妻趙氏,倆人孕有兩個女兒。
三兒子,陶永安,二十七歲,娶妻馬氏,孕有三個兒子。
小兒子,陶文先,二十二歲娶妻張氏孕有一兒一女,
大女兒,陶永珍,三十二歲,嫁鎮(zhèn)上屠戶王虎,有一兒一女。
二女兒,陶林月,二十五歲,嫁獵戶趙新,有兩兒子。
小女兒,陶月香,嫁農(nóng)戶陳云民,有一兒一女
想到一家這么多人,玉罕燕就感到頭疼。既來之則安之,玉罕燕,檢查了一下自己的身體,除了老,虛弱各方面還好。
她打量著屋子,房間很簡潔,不,或許用簡陋形容更為合適。屋子里除了一張大床,只有一個掉漆的木箱、一個補了半條腿的桌子,一個黑漆漆的柜子,什么也沒有了。
看著屋子里的情況,玉罕燕自言自語的說:“我怎么混到這個地步了”。這屋子比最落后的傣族屋子還簡陋,別人穿越都有金手指,有空間,有系統(tǒng)她卻什么也沒有。
不接受相信眼前事實的玉罕燕打算再次躺下,看能不能回到原來的世界,這時外出尋找食物的人們也回來了。
陶永先剛到門口就問小女兒:“你奶有沒有醒了”,得到小女兒的回答,陶永先先去屋子里看玉罕見有沒有醒了。
看到醒來的玉罕燕問道:“娘,今天感覺怎么樣”,看到一個比自己還大八歲的男人,叫自己“娘”,玉罕燕一時感到不適應(yīng),為了不露出馬腳,她用原主的語氣說:“還死不了”。
聽到玉罕燕的話,陶永先出去了,臨走前對玉罕燕說:“待會兒飯好了叫娘”。
院子里的人們把一天找到的食物放在一處,,其實得到的食物也沒有多少,一些老得發(fā)苦的野菜,一兩個小孩拳頭大的芋頭,還有一些草根。這些就是一家十幾口人今晚的晚飯。
陶家的女人們在井里打水把這些食物清洗干凈,把東西切碎放到鍋里去煮。
過了一會兒,幾個人把煮好的飯?zhí)У阶雷由?,等著當家人——玉罕燕來分食物?p> 當玉罕燕努力嘗試睡著看能不能回去的時候,十二歲的陶光耀來叫她去吃飯?!澳蹋埡昧丝梢猿燥埩恕?。
陶光耀就是陶永先的二兒子今年十二歲了。
玉等罕燕來到堂屋時,李氏等人已經(jīng)擺好了碗筷。其他人站在桌子旁邊等著她的到來。
看到玉罕燕的到來周氏道:“娘,吃飯了”。
玉罕燕學(xué)著原主的語氣:“我沒瞎,不用你說”。看到一家人都站著又道:“是不是要老娘把飯喂到你們嘴里”。說罷其他人才敢上桌。他們依次坐在玉罕燕的身邊,等待她分食。
看著鍋里黑乎乎的,稀得可以照見人影的粥,玉罕燕強忍著想吐的感覺給大家分食。
即使加了很多水煮,但是由于人多,每個人只能分到小半碗粥。小半碗類似于豬食的粥并不能讓人吃飽,只能維持生命。
玉罕燕捏著鼻子把黑乎乎的粥灌進去,頓時感覺肚子里翻江倒海。但是看到其他人吃的津津有味,把碗都舔得干干凈凈。
。。。。。。。。。。。
晚飯后,玉罕燕認認真真觀察一遍了家里和家里人,她心里只有一個字那就是窮,真的窮,家里還有什么好的家具,大人小孩身上穿的都是帶滿補丁的衣服。
小孩身上的衣服改了又改,驗證了那句話,“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看來要改變家里的情況任重而道遠。
等李氏等人把碗收拾干凈,玉罕燕,揮揮手讓各房回去休息。她也回到了自己的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