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仙俠奇緣

庶女修仙回來了

第七十章 寄養(yǎng)

庶女修仙回來了 路邊的老貓 2144 2021-08-14 20:21:00

  “正好你們兩個在,又是僧門和道門的新秀,可曾在門中聽說過有人修行后總是腹中饑餓的?”

  “我學的都是佛法佛理,一些同門的事跡知道的卻不多?!惫架幋鸬?。

  他記憶力一向好,聽過就是聽過,不必多回憶。

  若論消息,他沒有龍旭臣靈通,龍旭臣卻是知道得太多了,總覺得哪里聽過,讓他想?yún)s又想不出來。尹皓生也不為難他,由著他先想一會兒,又讓長青給李萸重新端一盤點心來,她面前那一碟已經(jīng)被她吃完了。

  公良軒眸光微動,倒是反應(yīng)過來尹皓生這是在替李萸問,便說:“我可以去問問了如大師,他見多識廣,又是僧醫(yī),說不定曾在哪里聽過?!?p>  尹皓生點頭,還不及說什么就讓龍旭臣接過話。

  “你以為就你們僧門的人見多識廣!我去問我大哥去,他一定知道。”龍旭臣說著就起身風風火火地走了。

  尹皓生心下暗笑,也不知是誰當初因入不了道宮還說要改投僧門,現(xiàn)在倒跟僧門的人置氣。公軒良微一挑眉,也準備起身去尋了如大師,他可不覺得龍旭臣能從睡著的龍旭升那里立時打聽出什么來。

  他剛站起身,龍旭臣便掀了簾子回來了。

  “你問出來了?”尹皓生好奇地問,怎么會回來得這么快,也不知是怎么問的。

  “我沒問,”他剛剛在大哥屋前時,腦中忽然一閃,“我想起來了,我的大侄兒,就是我大哥的兒子明晏便是因為太會餓養(yǎng)不活,才送去了別人那里養(yǎng)?!?p>  尹皓生曾聽龍旭臣提過明晏被送養(yǎng)的事,卻不知具體緣故。事關(guān)龍家私密,他也沒有多打聽,想不到竟是因為餓。公良軒也算半個修行之人,知道的比尹皓生多一些,心下有了一個猜測,卻不好當著別人的面明說。

  龍旭臣也想到了這個,倒也遲疑了一下。

  尹皓生看他似有為難之處,便挑了一個他方便回答的問題問道:“是別人有特定的吃食能養(yǎng)活他嗎?”

  “是別人那地界特別,里面的山水好、養(yǎng)出來的吃食也好?!?p>  “那樣的地方多嗎?”李萸也聽出端倪,不由問了一句。

  “不多?!?p>  “有無主的嗎?”要是有她也去占一個。

  “世上哪有這樣的好事,要是有早讓人占了,還輪得到你撿現(xiàn)成?!?p>  “就沒有地方兇險,被妖占了先機,不宜人族居住的去處?”搶地盤什么的,她擅長呀。

  “我沒聽說過?!?p>  龍旭臣說完看向了公良軒,尹皓生和李萸也看了過去。

  公良軒可以不理會龍旭臣,卻不會不理會旁人。

  “我也沒有聽過?!?p>  龍旭臣附和點頭,說:“可不是我孤陋寡聞。這種事本也是機密,神仙福地要是曝光,定會引來爭奪,就是僥幸奪了沒有實力也守不住。其實像南山寺這里,已經(jīng)算是風水寶地,不然我兄長也不會留在這里養(yǎng)病?!?p>  所以她要是呆在南山寺,至少還能睡一覺再餓,要是離開了,她是不是就得餓餓餓餓?李萸暗暗倒吸一口氣,比初回這個世界時更加迷惘。

  “既然是機密,你們不曾聽過也正常。回去問問龍伯父,說不定他知道一些?!?p>  “也是,至少咱們家還有一個朋友有這么一塊地方,我家侄子就養(yǎng)在那里,說不定還能幫著再養(yǎng)一個。對了,你剛剛說修行后總餓的人是誰?別是你杜撰出來的吧?”

  尹皓生常愛問一些怪問題,不一定都有實例,龍旭臣在他問時總想著能完美回答,彰顯他在修行一道上的微末成就,卻常常被他問住。

  果然顯擺學識不是他的強項,武力才是,可現(xiàn)在他又打不過李萸……龍旭臣每每想到都會有些懊惱,卻又為好友自豪。

  “不是杜撰?!币┥卮穑瑓s沒有多說什么,龍旭臣便自以為體貼地沒問。

  公良軒有些同情地垂下目光,都這么明顯還不知道尹皓生說的是誰,這人的腦子也是沒救了。

  “你和你兄長幾時回京?”尹皓生停了一會兒又問。

  他們出來也有些時日了,龍旭臣沒有事務(wù)在身住多久倒也無妨,尹皓生卻還得回書院讀書,還有李萸,她離家太久總不太好。

  “我得跟我兄長商量一下?!?p>  龍旭臣這樣說著,不由朝公良軒瞟了一眼,旁人倒還好,幾時回京沒有什么大的影響,這一位卻是有些麻煩。他已經(jīng)辭官出家,這時回去還不知要怎么面對世情。

  “我會繼續(xù)留在南山寺,跟了如大師修習醫(yī)術(shù)和佛法。”

  尹皓生看了他一眼,沒有多勸,至少一時半會兒沒有人能說動公良軒改變主意。

  到了夜里,公良軒的主意就改了,跟已經(jīng)商定兩天后回京的人約好一塊兒回去,原因與他師父有關(guān)。

  京城,莊嚴巍峨的法華寺安靜地佇立在黑夜之中,悄無聲息的晚風不曾驚擾到它,山林間的蟲鳴像是誰虛幻的感慨。月光靜靜灑落,似滲透到寺院的一磚一瓦當中,與寺院融為一體。

  圓元大師站在院前,望著天上的明月,摸了摸雪白的胡子。

  “師父,夜深了,回屋休息吧。”侍立在側(cè)的少年僧人說道。

  少年僧人叫覺明,從小便跟在圓元大師身邊,照顧圓元大師的起居。

  見圓元大師不應(yīng),他又忍不住問:“師父可是在想覺從師弟?”

  覺從是圓元大師收下公良軒時替他取好的法號,論年紀覺明比公良軒要小,但他入門早,依舊是公良軒的師兄。

  “師弟擅自落發(fā),也是為勢所逼,想來這也是機緣到了?!?p>  公良軒以前便有過一次想落發(fā)的念頭,是圓元大師勸住了他,說是機緣未到,當時覺明也在。機緣一事極為飄渺,覺明還參不透,可是這一次公良軒要是不落發(fā),說不定就會被逼成親,若這樣都不算是機緣也不知何時才算。

  圓元大師搖了搖頭,從閃爍的群星那里收回了目光。

  是他不該提機緣這個詞,倒給了人試探的空間。如果他不提,或者給出一個特定的期限,那么期限內(nèi)即使公良軒遭受再多的磨難,他也會忍下來。但他不能給出一個確切的期限,事情的發(fā)展永遠都是變化的,他的一點提示也許會成為阻礙。

  就像他若是說了某個人幾年后定然會成功,這個人聽后放棄了努力,他的推測贈語就成了斷送他們前程的惡語。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