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中秋佳節(jié)。
君臣同樂。
為了蹭到這個和南亭侯一起進宮的機會,榮姜玩了把陰的……
他給此次立了功的賈奚下瀉藥,讓對方煎熬的不能下床……
而文幽自然不會跟榮姜搶。
榮姜把自己打扮的風流倜儻、隨著徐博毅進了宮。
在經(jīng)歷一番大換洗后,這一屆的中秋宴幾乎是年輕人的天下,其中最引人注意的便是坐在南亭侯身邊、原本有七分美也被襯成了十分美的榮姜。
那少年一襲紅衣,身姿修長,腰間佩著漢白玉佩,腳上一雙黑靴,說不出的意氣風發(fā),舉杯暢飲時,動作干凈利落,放下酒杯時,那一雙眸子仿佛帶著點點星芒。
平心而論,榮姜的容貌雖然出挑,但并沒到什么傾國傾城、風華絕代的地步,但配上他那一身灑脫氣質(zhì),惹得劉遺有些移不開眼。
十幾歲的孩子,難免會有個‘行走遠方、快意人生’的夢,更何況是自小被禁錮在宮里、每天被強迫學這學那的劉遺……
“那個穿紅衣服的,你叫什么名字?”
………………
南亭侯和小皇帝處的好,憑的是溜須拍馬外加哄,榮姜和小皇帝處的好,憑的是兄長般的寵與游歷四方的博學。
小皇帝喜歡什么,他就能拿出什么……物質(zhì)層面他比不過小皇帝有錢,但精神層面他給的夠夠的……
不出一個月,榮姜成了小皇帝的新寵。
他得寵到什么地步呢?
榮姜和小皇帝吵架了,小皇帝一氣之下把他轟出了皇宮,還推翻了桌子,摔碎了花瓶茶盞。
就在眾人以為榮姜要涼涼時,小皇帝自己憋不住了,一道圣旨、找了個冠冕堂皇的借口又把榮姜叫了回去……
如此左右帝王情緒、榮姜愣是沒遭批判。
為什么呢?因為他會做人。
榮姜得寵的那段日子,南亭侯心里嫉妒,他覺得榮姜搶了他的榮光,私下里沒少因為這事兒跟榮姜嗆聲,榮姜是怎么做的?
他委委屈屈、恭恭敬敬、眼淚汪汪、不回嘴一句。
對于榮姜的態(tài)度,南亭侯很滿意,所以他一不痛快就來榮姜這兒罵一罵。
有那么一次……他被小皇帝抓包了。
小皇帝紅著眼睛、抽出佩劍向南亭侯刺去,嚇得南亭侯一時忘了該躲還是不躲。
躲不躲都得沒命!
關(guān)鍵時刻,榮姜為徐博毅擋下了皇帝一劍,并在昏過去前說了一句:
南亭侯對我有知遇之恩,請陛下不要怪罪于他……
聽說、皇帝的那一劍砍的深,都見到骨頭了,險些把榮姜砍廢……
也不知道是有點感動、還是被皇帝嚇住了。
自那以后,徐博毅安分了不少,也不怎么往宮里跑了,但宮中賜給他的賞賜卻是絲毫沒少。
南亭侯府的人都說、這是榮姜知道感恩……
榮姜的存在,就像是在天平輕的那端加了砝碼,且這個砝碼分量不輕,硬生生的把岌岌可危的大魏王朝扶平了一些……
………………
再次相見,亓櫟看著端坐在小皇帝身邊的榮姜,如實說出自己的來意。
交談過程中,這位年僅十三歲的少年天子展現(xiàn)出了自己的聰慧機敏、善思多謀。
完全不像外界所言:是個只知玩樂、沒什么城府的孩子。
亓櫟注意到一個很有意思的細節(jié):每當小皇帝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總會偷偷看向榮姜,見榮姜神色未變、才如得到了鼓勵般放心大膽的說下去……
有時候小皇帝說的太亢奮,榮姜嘴角的笑容隨之變淡,小皇帝見此、便知收斂……
這一發(fā)現(xiàn)把亓櫟震驚了好久。
一直到齊國內(nèi)亂平定、亓櫟率師援魏,他才恍然有覺。
他大概遇見了一個了不得的人物、早就被人家擺進棋盤中了。
朕本嫌人
文幽:今天我好高興,你們往下接…… 皇帝:今天我好高興,因為先生笑了。 榮姜:今天我好高興,因為孩子獨立了。 作者:今天我好高興,因為又水字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