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漢太子

第十三章 準備返回

漢太子 漢源有鳳 1455 2021-08-18 21:37:16

  劉和當日又住回官寺,并且被大雨所阻,一連住了四天。

  雖然是一直堅信著唯物主義,但是經(jīng)歷了所見所聞的這些怪事之后,劉和也不得不相信自己當日得知的那些東西。

  他試圖通過實驗來驗證劉秀言語的真實性,結果發(fā)現(xiàn),兩世為人,整整二十五年的記憶是完完全全地在他腦海里展現(xiàn),甚至就連小時候尿床、幼兒園里學畫畫都是清清楚楚,更別說高中里面學習課本和讀課外書,再加上看過的電視劇、電影。

  如此一來,整理了前世的記憶后,再加上對當下實際的研究,本來還六神無主的劉和一下子對時局了然了。

  劉焉這個人之所以為劉和所熟知,是因為他是最早提出要以州牧來替代刺史的人,從此地方軍閥割據(jù)得以成型。

  南朝梁史學家劉昭曾經(jīng)說過,認為設立州牧是導致東漢天下大亂的原因。

  而劉焉為什么要提出設立州牧呢?原因居然是他想要外任一方,以圖避禍。

  劉焉是漢室宗親,雖然是支系,但是劉焉本人經(jīng)學研究頗深,擅長升官,在官場上摸爬滾打十分利索,避禍能力很強。在黨錮之禍時就辭官帶著家人住在陽城山上研究經(jīng)學,教授子弟。

  當初靈帝即位,劉焉被舉賢良方正,后出任為南陽太守。(注1:漢朝時舉薦人才的一種方式,漢武帝初設,后面沿用下來。)

  問題就在于南陽乃是天下第一大郡、光武帝鄉(xiāng)、人口最多、世家林立。種種特殊地位導致了此處政治屬性極高,是普通大臣邁向朝中重臣的一個階梯,此處太守任期別說三年、四年了,一年左右才算正常。

  而我們的靈帝不是良心發(fā)現(xiàn)了嘛,而且宦官、宗室以及外戚本來就是他眼里最可信的人,所以劉焉在這個位置上已然待了兩年多了,眼見就快要到整整三年了。

  劉焉遠離朝堂,不知道皇帝的變化,只覺得近幾年的政策變得奇怪了,自己卻不知朝堂風向,等待的轉入中樞成為重臣也遲遲沒有實現(xiàn),所以不免有知難而退的想法,畢竟他就是這樣一種容易逃避的性格。

  于是在居住的第三天,劉和在劉焉面前說明了自己愿為他說話,劉焉不由十分心喜,當即跟劉和淚目以對,訴說跟世家打交道是多么多么不易,保持自由民不被他們兼并多么多么困難。

  劉和看著這個三十多歲的大人了還淚眼婆娑地訴苦的皇叔,感覺他現(xiàn)在好像還不是很壞,很難想象這么綿善的大漢忠良日后會做出割據(jù)一方,妄圖至尊的事。

  劉焉說完還不算,叫小人拿來筆墨,意猶未盡地寫了一份情真意切的表文,請求劉和帶給皇帝,劉和把這份帛書交給太子仆姜程,叫他給城外駐扎的軍隊拿過去,由兩位曲長派人先帶回雒陽送入宮中。

  下午,劉焉設了隆重的宴會,邀請一眾宛城大族來面見太子殿下。

  在宴會上,像李氏、朱氏、吳氏等大族都派了族中較為成熟的長者來,也算是對劉和的看重。

  宴上觥籌交錯、絲竹管弦不斷,可謂是主客歡聚一堂。

  待到酒飽飯足之后,劉焉又叫出一個十五六歲的束發(fā)少年,笑著說道,“殿下請看,這是我的長子劉范,我精心教授他經(jīng)學,前幾日我喚他從老家速速趕來,是才到不久的?!?p>  劉范上前行禮,劉和也從位子上起身回了禮。

  劉焉紅著臉,從主位上起來,對著劉和下拜,“殿下一人求學,也沒有朋友相伴,我兒劉范愿為殿下之伴讀,殿下意下如何?”

  劉和踉蹌站起來,稚嫩的臉上居然也是通紅。劉焉這個貨居然叫我喝酒?孩子的身體受不了啊,不過伴讀的事情也不錯,看他高興就答應他吧。

  于是劉和當即答應了他,其他世家看到后,也一家推舉了一個伴讀,劉和醉醺醺的,也來著不拒,都應了下來。

  這時眾人才看到小太子已然醉了,于是宴會到此結束了。

  翌日,終于雨停了,劉和不想再留了,收拾東西準備回雒陽了,只是當他跟兩位老者出了官寺后,突然發(fā)現(xiàn)劉范跟七八位束發(fā)少年都等候著他,不禁扶著腦袋無語了。

  我的天,我要這么多半大小子有啥用了,我想要能幫助我匡扶漢室的謀士哇!

  

漢源有鳳

努力趕上節(jié)奏,謝謝大家的支持,有問題我會想辦法更正的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