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有些人就生在羅馬,甚至生在羅馬的皇宮里!唐哀帝很幸運,他不僅生在羅馬,還生在羅馬的皇宮里!
但如果你問他,如果能選擇,是否還會選擇生在羅馬的皇宮里,唐哀帝一定會搖頭說不!
唐哀帝雖然是皇上,但其實就是一個擺設,很多大事不能做主!當然,他也不敢做主!事事必須聽從朱溫的指示,時間久了,內(nèi)心自然憋屈。
為了表揚朱溫接他爹唐昭宗回長安的功績,唐哀帝“自愿”給朱溫在洛陽修了一個迎鑾紀功碑。讓每一個洛陽市民能天天瞻仰朱溫的業(yè)績。
朱溫像往常一樣和楊師厚帶兵出去跑業(yè)務,這次的目標是襄州,楊師厚先行出發(fā),把趙匡凝的隊伍打的落花流水,滿地找牙!
趙匡凝狼狽不堪,決定跑路,但跑路之前,他先放火燒了襄州城,然后把金銀珠寶洗劫一空,最后,帶上手下人,坐上船,溜之大吉了。
朱溫乘船到了襄州,來檢查楊師厚的業(yè)績,朱溫進入了襄州城,基本都是廢墟,朱溫決定去襄州城的金庫看看,或許還有點什么!但是,金庫干干凈凈,可以說金庫是襄州最干凈的地方了。
朱溫笑了,真是能帶走的都帶走了!當朱溫想走時卻忽然發(fā)現(xiàn)西邊有一個小庫房,門、窗、鑰匙都完好無損(扃鎖甚密)。
朱溫立刻命人打開,開門之后,發(fā)現(xiàn)了一個上著鎖的大箱子,朱溫立刻命人打開箱子,“好家伙,里面竟然全是黃金”!
朱溫看到這種情況,不僅沒有高興,反而眉頭緊鎖,趙匡凝把所有的金銀珠寶都洗劫一空,唯獨沒有帶這個走,不會是有什么不干凈的東西吧?!(此帑當有陰物主之)
朱溫雖然不差錢,但也不喜歡浪費錢,直接把這箱黃金賞賜給了楊師厚,作為他業(yè)績的獎金。
沒過多久,朱溫升職了,成為了相國,并且還被封為魏王,享有“入朝不趨,劍履上殿,贊拜不名”等待遇。
入朝不趨是什么呢?就是別人上朝要快步走,但朱溫不用,可以慢慢悠悠,像閑逛一樣去上朝。
劍履上殿,出于對皇帝安全的考慮,一律不準帶武器上朝,但朱溫可以帶,因為朱溫特殊!
贊拜不名,就是喊別人可以叫全名,但喊朱溫只能叫魏王。
拍馬屁的人哪都不缺,朱溫成了大領導,為了給朱溫留下一個好印象,大家都排著隊準備給朱溫送禮呢!
中書省火速給朱溫上了一道拍馬屁的折子,中書省已經(jīng)做好了給天下各州縣改名的準備,凡是和朱溫直系親屬名字一樣的州縣,都將被立刻改名。
然后,唐哀帝還賜了朱溫九錫,什么是九錫,就是九種禮器,說通俗點就是生活用品,歷史上王莽、曹操、司馬昭都接受過(這些人最后怎樣報答君主的,大家都清楚)!
朱溫即使再想要九錫之命,也要先裝裝樣子“謙讓一下”,說自己做的還不夠好,不配!
由于朱溫“堅持”說不配擁有九錫之命,唐哀帝只好下詔說:“你在天下人中的名氣和品德是配得上的,就接受吧!(鴻名難掩,懿實須彰,宜且徇于奏陳)”。
于是,朱溫只好“勉為其難”的接受了九錫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