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日的汩羅江。
漁夫撒下第五網(wǎng),嘴里咕嚕咕嚕地嘆氣,前面幾網(wǎng)一條魚也沒撈著,白白費了許多力氣。真是一個糟糕的天氣:
層層鉛云像一堵?lián)u搖欲墜的墻,重重地壓向江面,空氣被濃云擠壓得凝固起來,汩羅江已喘不過氣,掀起了排排濁浪,拋向半空,仿佛要在三維空間里,打出一個四維的缺口。
鶯飛草長的初夏季節(jié),出現(xiàn)這樣的極端天氣真是少見。
他小心翼翼地收網(wǎng),網(wǎng)內(nèi)除了幾根水草什么都沒有。
漁夫失望地跌坐在船頭。一家老小,就指望著打來的魚換大米,一天無收獲,一家老小就得挨餓。
人都逃走了,難道魚也逃走了?
他看了看水面又看了看天,暴風雨就要來了,他決定收網(wǎng)回家。
那是什么?
漁夫的目光觸到遠方高坡上,有一個小紅點在移動,他好奇心大發(fā),奮力向高坡的目標劃去。
紅點放大成一個人。
一個面容枯槁的老人。高冠切云,博帶臨風,紅衣襲身,一頭白發(fā)散亂地披在肩頭,寬大的衣袖如一面戰(zhàn)旗,被勁風吹得獵獵聲。
老者懷中抱著地塊石堆,面對濁浪濤濤的江水,呼天搶地:
“皇天后士啊,你分不出這世道的清濁。竟以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毀棄,瓦釜雷鳴,饞人高漲而賢士無名?!?p> 這一番抱怨,說到了一個王朝將傾時的突出的現(xiàn)象之一:分不清人才與蠢才。
人才是把握方向的,而蠢才只會挖坑。
“難道讓我送往迎來低眉順眼而拋棄誠懇樸實的本性?難道要我隨波逐流貪圖榮華富貴安逸而拋棄直言不諱、廉潔正直的純真。
不。
我寧可如千里馬昂首闊步,也不會象野鴨子般追隨世俗,我寧可與天鵝齊飛,也不會與雞鴨爭食,我寧愿學(xué)彭咸跳江自沉,也不讓高尚的情操受到玷污?!?p> 要是宋玉聽到此番最后的留言,才會明白,他終其一生,都無法向先生學(xué)習(xí)。
作為楚國最古老的貴族家庭中的一員,屈原早年所受的是西周的貴族教育。他在創(chuàng)作《橘頌》時,以“獨立不遷”、“秉德無私”歌頌家鄉(xiāng)的這種樹木,表達了知識分子兩千年來所尊崇的完美人格。
屈原思考的已不再是溫飽層面的問題,這是一個知識分子活著的終極信仰問題,而宋玉還掙扎在要吃飽飯的階段,所以一方面不得不與登徒之類同處一室。
學(xué)得文與舞,售與帝王家,這是春秋與戰(zhàn)國時期知識分子的最高理想,他們像一株藤蔓,認定只有依靠萬人之上的王,才會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因此,無論時屈原還是宋玉,都無一例外地尋找一株藤蔓攀沿的大樹。
屈原追求美政的理想,圖強國力,富足民生,當他的改革措施遭到楚國保守貴族的抵制和陷害時,楚懷王并沒有把天平的稱砣放上信任的法碼,而對他產(chǎn)生了猜忌。在秦國派出張儀實施反間計后,成功地讓屈原走下權(quán)力中心。
這些驚心動魄的國與國之間的爭斗,宋玉并沒有經(jīng)歷過,而他只經(jīng)歷了張儀留下的間諜機構(gòu)----琉璃公子的村莊,并在那里死里逃生,初次嘗到秦國險惡和野心。
所以在大國的宏大敘事中,任何一個人都是塵埃,微不足道。
“天啊,你為什么在顫抖?百姓們?yōu)槭裁丛诨袒烫与x?我的京都,是你在哭泣嗎?
尸體,樹上掛滿了尸體,我的同胞啊,你們無辜地死了,火,我看見了火,燒得天空都成了血紅。
煙,好濃的煙,你讓我看不清我的京都。
九年了,哪天我不在想你?
登上高處看見地平線上的黑點,我騙自己,看哪,那不就是我的家嗎,它好好的在哪兒,它是那么的安祥而美麗。
但是今天,你成為了別的人國土,你真的成為了把灰燼?鳥飛返故里,狐死必首丘,可我的家沒了。”
吸引他的那塊磁石丟了,從此你的家是一座陌生的城,你的鄰居都是外來的客,他們講著你聽不懂的話,吃著麥子做的食物,并且以你的頭顱作為戰(zhàn)利品,成為完成階層上升的唯一途徑。
這是一種因地理位置和歷史造成的一種畸形的晉升制度。
秋賦
層層鉛云像一堵?lián)u搖欲墜的墻,重重地壓向江面,空氣被濃云擠壓得凝固起來,汩羅江已喘不過氣,掀起了排排濁浪,拋向半空。 透露一個小秘密,最早想寫時,是先在紙上寫下了這幾句,有了鏡頭感,然后倒過去寫前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