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都市

狂野九零

狂野九零

日照香爐生紫煙 著

  • 都市

    類型
  • 2021-06-29上架
  • 182621

    連載中(字)
本書由紅袖添香網進行電子制作與發(fā)行
©版權所有 侵權必究

第一章 九零年代

狂野九零 日照香爐生紫煙 2673 2021-06-28 17:00:00

  鐘聲響起歸家的訊號

  在他生命里

  仿佛帶點唏噓

  ·····

  熟悉的歌聲在耳邊響起,鐘誠不禁心里一顫。

  這首《光輝歲月》,曾經是他最喜歡的歌,現在卻每每聽到都會心如刀絞一般。

  今天是1990年9月23號,他來到這個世界已經整整一個星期了。

  在這一個星期里,他接受了現在的身份、記憶,也接受了現在的家庭,他已經學著面對現實了,卻唯獨受不了這樣的折磨。

  每天一次,就很難受。

  每次路過市場外的音像店,都會讓他想起才咿呀學語的兒子,和已兩鬢斑白的父母。

  他重生了,重生在這90年代!

  也許還有機會找到前世的父母,卻再也見不到他的寶貝兒子了······

  “唉!”

  “明天就再也聽不到了,還剩最后兩袋大米,下午應該就能賣光了?!?p>  在音像店的門外矗立良久,最終鐘誠重重的長嘆一聲,還是快步離開了。

  直到走得遠了,小販們叫賣的聲音把歌聲壓下去了,他的心里才不那么難受了。

  “批發(fā)磁帶,批發(fā)磁帶!港臺最新流行歌曲,三塊一本,五塊兩本,吐血大甩賣了啊!”

  “滿口香炸雞,八塊錢一只,十五塊錢兩只。”

  “賽格電子表,吐血大甩賣,十塊錢隨便挑隨便選啦······”

  市場門口,總會有人借著地勢擺攤賺錢,此起彼伏的吆喝聲,也總能把他拽回現實。

  這個年代還沒有城管,做點小買賣還是很隨意的。

  至少不用被人追著到處跑,那種場面只有港臺的電影里才會有。

  現在的他,剛剛十九歲,是一名高考落榜生,每天都要趕二十多公里的路,和養(yǎng)父鐘大海來縣里的農貿市場賣大米。

  因為他家的地,是整個村里最不好的,雖然有十畝地,卻都是靠河邊的易澇地,只能種旱稻。

  這樣卻也不錯,至少能提前半個多月收割,產量倒還可以,就是賣不上價格。

  今年還是在鐘誠的提議下,鐘大海才一改往年的習慣,不再賣給糧商,而是自己到市場來賣。

  由于是新米,每斤能賣到兩毛三呢。

  別看每斤只多賣了五分錢,這幾天下來,就多了五百多元的收入,把老頭樂得都快合不攏嘴了。

  每天收工,都會念叨幾句,“這回有錢了,你就趕緊回學校去重讀一年?!?p>  “來年給俺考個好大學,也算有了出息了?!?p>  這也是讓鐘誠最頭疼的事了,別看鐘大海話說的硬氣,可家里哪來的錢讓他重讀啊。

  縣里只有一所高中,離他住的村子二十多公里的路,他要想重讀就只能和以前一樣,到學校附近租個房子住。

  這樣一年下來,吃喝用度加上學費什么的,怎么也得上千塊。

  可以說他上高中的這三年里,家里的大部分進項,全都供他上學了。

  前幾年老頭子生病住院都沒錢,借遍了全村才勉強湊夠了醫(yī)療費,但也欠下了四千多的饑荒。

  這三年來,鐘大海就像老黃牛一樣,扛負著巨大的壓力,要供他讀書,還要還上一部分外債,很是辛苦。

  雖然還有一半的饑荒沒還,好歹也看到了一些希望。

  可隨著鐘誠的落榜,本來就拮據的生活,又要雪上加霜了。

  別看現在多賣了五百多塊錢,今年總共也就不到兩千五的收入,要還了外債,都不夠他上學的。

  他不是不想重讀,而是琢磨著想先賺點錢,然后再去踏踏實實的上學。

  大學是要考的,但錢更是要賺的!

  不然怕是把這個家,給生生拖垮了,那樣就太自私了。

  作為曾經的億萬富翁,他深知不管什么年月,沒錢都是不行的。

  就比如那個比他大幾個月的姐姐鐘靈,在他考上高中的那年,也同時考上了中專,卻因為沒錢上學,硬生生的就斷了前程。

  沒辦法,同時供兩個學生,憑他們家的條件,真的供不起。

  二選一的局面,鐘大海還是選擇了供他讀高中。

  這也是鐘誠能放開心胸,愿意接受他們的最重要的原因!

  他們沒有任何的血緣關系,老頭子卻把這個撿來的孩子,當成親兒子一樣看待。

  從小就把好吃的好玩的都給了他,為了供他上學,連親生女兒的前程都不顧了。

  說老頭子重男輕女也好,觀念陳舊也好,不管出于什么原因,總歸是把能給的都給了這個養(yǎng)子。

  要不是之后經人介紹,鐘靈去鋼鐵廠當了學徒工,吃住都在廠里,還能每月補貼家里一些,他可能連高中都念不完。

  一想到養(yǎng)父的模樣,他的心里就很不是滋味。

  鐘大海的年齡并不大,今年也才剛剛五十歲。

  但多年的辛勞,和生活的重壓,卻讓他格外的顯老。

  臉上的褶子一道一道的,頭發(fā)也已經花白,就連背都有點駝了,說他有六十歲了,都有人信。

  現在眼看著家里有了錢,鐘誠的心里也就越發(fā)的蠢蠢欲動了。

  他已經想到了合適的項目,就是種植反季蔬菜。

  通俗講,就是扣大棚種菜,趁著過年的時候高價把菜賣出去。

  雖然投資有點大,但卻能在短期內賺到一筆錢,是最適合他的快速致富的方式。

  對于他這個曾經的農大本科生來說,扣個大棚種點菜,并不是什么難事。

  雖然沒有實際操作過,但勝在理論強悍啊。

  那可都是二十多年后的技術,用在這個年代,不說有多高的科技含量,卻也是遠超現在的水準的。

  鐘誠平時在市場陪老爹賣大米,得空了就在市場里轉悠,早就把情況打聽清楚了。

  至少到現在為止,這個東北小縣城的農貿市場里,還沒出現過反季蔬菜!

  按照他的想法,三千塊的本錢,勉勉強強能扣個大棚了,只要辛苦幾個月,趕在年前蔬菜上市,肯定能賺上一筆快錢。

  這樣他上學的錢就足夠了,還能給家里留上點家底。

  只不過他們家的地肯定是不行的,需要找塊荒地去開荒,就比較費事。

  當鐘誠回到自家攤位前的時候,鐘大海已經把剩下的大米都賣光了,正一臉高興的收拾東西,老頭子見兒子拎著午飯回來了,趕緊邀功一樣的說道:“剛才來個開飯店的,一股腦把剩下大米都買走了。吃完了飯,咱爺倆就能回家了。”

  “這回聽你的,多賺了不少錢,等會你去買個炸雞,晚上你姐也回去,給你們打打牙祭?!?p>  “爹,你先吃吧,我這就去買?!?p>  鐘誠遞過手里提著的燒餅和榨菜,便轉身朝市場外走去。

  老頭子難得這么高興,他回來的時候,不但買了炸雞,還割了半斤五花肉,打了一斤純糧的小燒。

  他打算晚上回去,整個五花肉燉茄子,再配上香噴噴的炸雞,陪老爹好好喝上幾杯。

  扣大棚的事,還是早點落實才好。

  雖然不是大工程,卻也是需要時間的,必須在一個月內播種,不然怕是趕不上過年了。

  忠誠正喜滋滋的提著東西往回走,卻見斜對面的一個攤位旁圍著一群人,吵吵嚷嚷的挺鬧騰,便往那邊湊了過去。

  鐘誠費力的擠進人群,才弄明白,原來是個賣十三香的地攤。

  擺攤的是個小老頭,剛鋪開了攤位,見圍觀的人不少,便蹲在擺好的攤位里,拿出一張四方的黃紙,一邊熟練的包著十三香,一邊慢悠悠的唱了起來。

  “小小地紙兒,四四那方方。

  太陽出來就照在紙上,要問這紙兒有什么用那?

  請聽我慢慢地說下端詳。

  記者用它來寫稿件,作家用它來寫得是文章。

  宣傳那改革和開放,十三大的精神放的是光芒。

  工程師用它繪圖紙呀,醫(yī)生用它開的是藥方。

  紙張落到哇,我的手,張張包的都是十三香······”

  自編的順口溜,加上二人轉獨有的唱腔,聽起來竟是別有一番韻味。

  那原汁原味的吆喝,不禁讓鐘誠展顏一笑。

  這就是傳說中的九零年代。

  原始、淳樸,生機盎然,卻又有它獨特的魅力。

  

日照香爐生紫煙

新書不易,請大家多多支持,求收藏推薦!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