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明跟賈誼去了長安之后,可是一直都沒閑著。
那個被賈明喜歡的姑娘,也不是什么富家千金,而是一個屠夫的女兒。
既然提起來了,賈誼就不會只是問問。
賈明辛辛苦苦攢了十幾年的錢,還不就是為了娶個媳婦過上好日子。
這么簡單的要求,賈誼當然會滿足賈明。
回到長安的第三個月,賈明就如愿以償娶了自己心愛的姑娘為妻。
新婚賀禮,送金銀算不得什么稀罕,賈誼送出來的禮物是絕對的大手筆。
賈明在和心上人喜結連理之后,也獲得了自由之身,擺脫了奴籍。
原本賈明被賣進賈家的時候是簽的死契,要終身為奴,根本不會有恢復自由之身的可能。
但是賈誼給了賈明這個可能。
本來賈誼是計劃讓賈明成親之后,就和自己的妻子去城郊置一處房產過自己的小日子。
已經習慣跟在賈誼身邊的賈明,并不愿意就這樣離開自己的公子。
雖然已經成婚,有了自己的小家,但是賈明還是選擇留在賈誼身邊。
人各有志,賈明執(zhí)意如此,賈誼也就答應了。
長安最年輕有為的人是誰呢?必然是非賈誼莫屬了。
這個來自洛陽的年輕人,漢文帝現在是越來越喜歡了。
不到一年的時間,賈誼已經升任為太中大夫。
得到重用,賈誼自然是要更加努力進言獻策。
初任太中大夫的賈誼像漢文帝提議要改革禮制。
在《論定制度興禮樂疏》中,賈誼以五行學說與儒學相結合設計了一整套禮儀規(guī)范,主張要“改正朔、易服色、制法度、興禮樂”。
但是漢文帝這次并沒有采納,他認為目前的條件還不成熟。
君王自有他自己的主張,不接受也是情理中事。
賈誼雖心中不悅,卻也不是不能理解。
時間若流沙一般轉瞬即逝,轉眼又是一年中秋佳節(jié)。
月是故鄉(xiāng)明,看著天邊的明月,賈誼越發(fā)惦念家中的老父親。
雖是遠在他鄉(xiāng),賈誼也不是獨自一人孤零零抒發(fā)愁緒。
長安,有讓賈誼感念知遇之恩的君王,也有他的恩師,官拜御史大夫的張蒼。
天地君親師,賈誼十分敬重自己的恩師。
在賈誼來長安將所有事情都安頓好之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來看望自己的恩師。
張蒼不只有賈誼這一個學生,但是最讓他引以為傲的一定是非賈誼莫屬。
就目前情況來看,剛剛二十出頭的賈誼就能官至太中大夫,今后的前途不可限量。
能有這么優(yōu)秀的學生,張蒼哪里還有什么不滿意的?
這個孩子,不僅張蒼喜歡,就連他的妻子也特別喜歡。
之前賈誼求學之時住在張蒼家中,那時的賈誼雖然還是個小孩子,但是極其聰明懂事,又特別有禮數。
當時住在家里的學生不只是賈誼一個,但是最小最伶俐的孩子一定是他。
賈誼沒有母親,張蒼的妻子心地善良,對賈誼格外照顧,有什么東西是自己兒子有的,她也會給賈誼一份。
君子有感恩之心,賈誼也從來沒有忘記在來拜訪恩師的時候給師母準備一份禮物。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
可惜,賈誼不是張蒼的孩子,不然,朝廷那些嫉妒賈誼的老臣們也不會聯合起來針對賈誼。
事物的兩面性,意見不同也是在所難免。
賈誼單純的以為那些人只是與他政見不和,憑借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據理力爭,一定可以說服他們。
但是,這事情遠沒有賈誼想的那么簡單。
那群老臣之前都是跟隨高祖皇帝一起打天下的人,一輩子叱詫風云,從未察覺到有危機感,但是自從賈誼的出現,很多事情就不一樣了。
賈誼初來長安,任博士一職時,那優(yōu)異的表現,朝中老臣們也是喜歡和欣賞的。
可是漢文帝破格提拔賈誼為太中大夫時,那群老臣的想法就變了。
賈誼的升遷速度實在是太快了。
才不過一年時間,就已經從一個小小博士變?yōu)榇蠓蛄恕?p> 如果按照這個速度進行下去,那接下來,賈誼一帆風順攀上高位,遲早有一天會威脅到那些老臣的地位。
一個賈誼已經足夠可怕,再加上還有張蒼。
如果這師徒兩個聯手,那朝堂之上哪里還有其他人的位置?
居安思危,更要防患于未然,周勃灌嬰等人已經準備好要聯合朝中大臣對抗賈誼了。
然而一心為國為民,還在為漢文帝進言獻策的賈誼并沒有意識到自己身邊潛藏的危機。
漢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賈誼又給漢文帝上了一份奏表。
當時棄農經商,奢侈之風日漸增長,賈誼根據當時的情況,連夜寫了《論積貯疏》獻與漢文帝。
在奏論中,賈誼提出要對農業(yè)重視起來,主張大力發(fā)展農業(yè),加強糧食儲備,預防饑荒。
漢文帝看了奏論之后,大贊了一聲好。
君臣探討當今局勢,賈誼見解獨到,漢文帝深以為然。
賈誼這一次的建議,漢文帝當即采納,下令鼓勵發(fā)展農業(yè)生產,租率由十五稅減為三十稅一,也就是繳納三十分之一的土地稅,十三年后全部免去田租,此外,算賦由每人每年一百二十錢減為每人每年四十錢。
現在的主張,還沒有觸碰到那些倚仗功勛的老臣的利益,但是接下來的主張,那群老臣可就是極度反感了。
當時很多列侯都住在長安,這給長安的糧食供應增加了極大的負擔,賈誼就此提出應將列侯遣送回自己封地的措施。
賈誼的這次主張,大力減輕了百姓的負擔,漢文帝再次采納,下令列侯回歸封地,做官吏的以及詔令特許的,要將其子送歸封邑,其他任何人不得留居長安。
漢文帝口中的智囊賈誼,才能突出,表現優(yōu)異,越來越受到青睞。
太中大夫的官職,漢文帝覺得匹配不上賈誼的杰出才能,應該提拔他為公卿。
這個時候,周勃、灌嬰、東陽侯、馮敬等嫉妒賈誼的老臣可就不能再不采取行動了。
這些人聯合起來,誹謗賈誼,“陛下,這個洛陽人,年紀輕輕,見識淺薄,只想要獨攬大權,弄得政事一塌糊涂?!?p> 此事一出,漢文帝心存芥蒂,日漸疏遠賈誼,不再采納賈誼的建議。
一切總是那么難以預料,令人茫然無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