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在院子里,望著天際淡淡的云柔柔的綠發(fā)呆。也許,人一過四十,真的會改變性情。自從暑期在山里度過,再一次體驗了大山的舒適與自在,無論在汽修車忙碌,還是在茶莊閑坐,總會無由來地想起胡家咀、關門子、吊腳樓,想起兒時的種種傷心與快樂。漸漸能靜下來聽父母議論石家溝陳谷子爛芝麻的事,也能漸漸的從中聽出些意思,也就常常喜歡回山上住些日子,體驗獨特的故鄉(xiāng)味道。
老板兒得到大家的支持,將全村的道路全都建成了,村道四米五,組道三米。石家溝變了樣,原本雜草眾生的機耕道,經(jīng)過整治,顯得整潔敞亮,路基足足有五米多寬,路旁的排水溝整齊劃一,檔墻壘砌標準,砂槳勾縫灰白亮麗,水泥砂石配比足額夠份,看來修路的老板做事靠譜,沒有偷工減料。有了路,整條溝時刻發(fā)生著變化,三輪車拖拉機,農(nóng)用車大貨車,進進出出,弄出不少聲響,整條溝煥發(fā)出勃勃生機。隨著道路延伸,老板就沿路買林,加上村上和各組的集體林,總共四千多畝,林權證也逐漸更換成老板名字。每條路一旦通車,山上的油劇聲便此起彼伏,一車車木料和燒火柴,斷斷續(xù)續(xù)地開始外運。
上好的木料,一方300多元,一噸燒火柴200元左右。道路一通點石成金。千百年來,長在深山無人過問的林木,瞬間就能換成金錢。巨大的誘惑撓動著全溝人的心。擁有成片林子的人家,都在默默估算著價值,想方設法要把林木變成現(xiàn)錢??涩F(xiàn)實卻不是那樣簡單樂觀。要砍樹,先得到政府申請指標,批一米砍一米,多砍少砍都不行。否則,林業(yè)站的人會執(zhí)法,砍一根兩根教育批評,砍上十根八根就要罰款拘留,重的還會判刑。指標給誰給多少,必須找林業(yè)局,都是局長說了算,封山育林,綠化祖國,保持水土,那是百年大計,一般的干部沾不上邊。況且,就算有了指標,大多人家只有老人和小孩,萬萬完不成砍樹溜槽,去枝裝車這樣的繁重勞動。
哪里有需求那里就會有市場。一種新的生意逐漸在山里流行。一些有門道的專業(yè)人士,整天在溝里鉆林爬山,發(fā)現(xiàn)誰家林子蓄材量充足,適宜砍伐,便會尋到主人家,一口價買斷,自己想法搞指標,組織人砍伐運輸,主人家坐在家中數(shù)票子,各得其所。有人五萬元買的林,最終賣了十幾萬,也有人十幾萬買的林,倒貼好幾萬。雙方的討價還價,考量的是眼光和經(jīng)驗,賭的是膽量和氣魄。也有的買林子賺了錢,卻因為運輸出事故,賠個精光。用山里人的話說,買林子就是賭博,賭財運賭眼力,最終賭人品。如果一個老板兒不坑人不蒙騙,不昧著良心整人害人,誠心實意公平交易,最終會賺到錢。成百上千年的森林,就這樣一片又一片的倒下,一個又一個山頭,被剃得干干凈凈,可憐林中剛剛成長的幼樹,也一并被放倒外運。光禿禿的山頭,在滿眼的綠色中尤其刺眼。有勞動力的家庭,會點一把火,將滿地的杉針落葉燒成灰,然后種藥栽樹,來年就是一片綠,三五年后又是一片林。可更多的家庭無力投入,古老的土地任由風吹雨打。原本清亮的溪水,開始變得渾濁泛黃。
老板兒買了林,自然會修路,這種買賣遠比以林換路強。一時間買賣林地一股風吹遍溝頭溝尾,家家戶戶都在議論,急切地想發(fā)財致富。涼水洞四周的幾戶人,也放話出來要賣林。涼水洞四周本無人家,平常人跡罕至,況且有了烈士陵園,大家多少有些忌諱,誰也不敢去盜砍盜伐。沿陵園一帶,上千畝林地分屬八家,近百畝杉木,抱大筆直,直插云霄,郁郁蔥蔥,惹人眼紅。聽說涼水洞周邊的林要賣,我忍不住動了心。山區(qū)的地形總是沿著山體,向上形成層層臺地,人們散亂獨居。沿河谷的川道,海拔低氣溫高水量足,出行方便,適宜居住耕種,人口密度較大,常常幾戶人聚集,就地取材,用泥砂巖石壘成屋基,采伐林木建成寨子。沿山脊上行,海拔逐漸升高,水流減少氣溫偏冷人煙漸少,一兩戶相鄰而居,相互照應。雖說山高水長,但是到了三四道臺地,氣候寒冷物產(chǎn)銳減,進出極不方便,便沒了人煙。爬到?jīng)鏊?,就進入了三道臺地,目光所及,異常平坦土腳深厚,泉水四季不斷,水草萋萋樹木蔥蔥。因為人跡罕至,花力氣種下土豆,點上玉米,到了收獲時節(jié),常常被猴群野豬糟蹋。森林里藏著的動物,大多受國家保護,不敢開槍,不能下套。受了損壞,報告政府,雖然能夠得到賠償,但來來往往,十分麻煩,逐漸就不再耕種。只兩三年光景,原來的耕地,就被雜木野草覆蓋,顯出勃勃生機。
從兒時起,每年清明或春節(jié),總會陪同爺爺來烈士陵園上墳掃墓。上了小學初中,以及后來當了教師,也常常在各種紀念日,爬上涼水洞,進入烈士陵園,接受再教育。對涼水洞一帶,我是異常熟悉。這是一片肥沃的土地,長年受到水的滋養(yǎng),種啥出啥。土中有白玉,地內出黃金。如果買下來,成片的土地可以種植山區(qū)特產(chǎn),好好琢磨,定會有好的收益。再不行,也可種藥栽樹,只是投入大周期長,但是可以穩(wěn)賺不賠。人勤地不懶。關鍵是有頭腦肯付出,一定會有收獲。我躍躍欲試,同彩妮兒商量。
“回去弄幾百畝地當?shù)刂??又回山上去??p> “你不想回去???山上清閑安逸,人熟地熟,吃的用的都安全,空氣都要好得多。這城里好是好,終究不習慣,還是山上自在?!?p> “好是好,種的東西賣不脫咋辦?幾百上千畝,得出好多東西哦!”
“種市場上常見的菜。山上季節(jié)晚三四個月,打時間差,上市晚價格高質量好,保險賺錢?!蔽倚判氖?。
“莫那樣的好事!說不準?!辈誓輧夯貞浀溃骸邦^尾的菜是好賣,要早就早點,要晚就晚點。每年都有菜販子,在張家場收豆角蒜苔。有的發(fā)財有的跳巖。一張膏藥,關鍵看自己咋煉!你怕不得行哦?!?p> 我又去聽父母的意見,哪知都反對?!澳愣紱]正兒八經(jīng)種過地,租地種莊稼,不得行?!蹦赣H還沒聽完就搖頭反對。
“買地是個辦法。不過種菜不現(xiàn)實,賣不脫幾天就爛完?!备赣H說:“可以種點好保存的,能賣就賣,賣不脫就甩到那里,至少不賠本?!苯抢系睦?,父親的話真讓我長見識。
大山里出產(chǎn)的東西千千萬,易保存的干貨成百上千種,核桃花生、木耳菌子、干筍竹蓀,應有盡有。光菌子就有幾十種,貴重的幾百元一斤,普通的幾塊錢一堆。還有藥材,量大的有黃柏杜仲,黃連玄參;貴重的有天麻川貝,白芨重樓。只要世上有人,就永遠需要藥材,是一門長久的生意。只是藥瘋子藥瘋子,一會兒天上一會兒地下,沉不住氣說不定哪天就被害了。還有一條路,栽樹造林,國家鼓勵,各行各業(yè)都需用,不過時間長投入大,短期見不了效益。但栽活了樹,就不怕天干地澇,也不管土肥地瘦,樹木吸收著天地靈氣,自然聚集著財富,在不知不覺中,成就著夢想。我左右權衡,雖然沒最終下定決心做什么,但買地發(fā)展的愿望卻更加強烈。回到涪城這幾年,無論是茶莊還是汽修廠,經(jīng)營收益都不錯,大大超出了養(yǎng)家糊口的想法,大把的現(xiàn)金拿在手里無處可用,存在銀行明顯不劃算,兒女讀書的大額花費也還早,必須讓資金動起來,賺盡可能多的錢。
這種想法不斷撩拔刺激我,一日三餐都不安生。幾番想像幾番推演,最終下了決心。便一趟又一趟地回到石家溝,同涼水洞周邊林地的幾位戶主,不斷的溝通協(xié)商,最終按照每畝130元的價格,轉讓了共計1200畝林地30年的使用權。林地里現(xiàn)有的木材,由戶主半年內自行砍伐處理。流轉合同一簽,就先支了百分之三十的款。按照議定,林權證過戶后,再支百分之五十;林地里木材全部砍完,結算百分之二十。沿著流轉的林地,爬坡下坎地走了一遍,將1200畝林地進行了大體的規(guī)劃,土腳厚實最平整的200多畝,最適宜種植蟲樓白笈等草本藥材。二十度以上的300多坡畝地,栽種黃柏厚樸杜仲等木本藥材,林下再套種黃連。余下的坡度大,石頭多的將近七百畝,最好栽成家杉柳杉,十多年可成材。
回到涪城,依著自已的構想,我開始籌集所需的資金,落實黃柏厚樸家杉柳杉苗,重樓白笈黃連種。計劃來謀劃去,最終發(fā)現(xiàn),最難落實的卻是固定的人工和管理人員。一千多畝地,不可能一起投入遍地開花。只能逐步開始,逐年投入,資金壓力小。從汽修廠和茶莊的收入看,完全能夠應對,不會影響生活。各類種子苗木,只要價格適中,要多少有多少。重樓白笈投入偏大,可以從一畝兩畝少量開始。也可以在林子里挖野生重樓,利用根莖自身繁育。這一切都需要人。如果幾塊地一起動,至少需要十幾人。如果每年只做一件事,也應該不少于三五個。這項工作還特別擇人。年青人不行,不懂季節(jié)不懂農(nóng)活,工作做不到季節(jié)上,耽誤就是一年。長期在山上,遠離文明,必須吃得苦耐得住寂寞。年紀太大也不行,種藥栽樹畢竟是體力活,整日爬坡上坎,說不盡的危險,腿腳不方便萬萬不行。最適合的,應當在四五十歲,懂得生產(chǎn)時節(jié),嘗過生活艱難,靜心做事,愿意用勞動換取收入,支撐家庭發(fā)展。但是整條溝很難看到這樣的青壯年,就連五十多六十歲的也屈指可數(shù)。這種年齡的人,都是家庭的頂梁柱,每個都做著自己的事,不可能去幫人。當然,人往利邊行,如果待遇特別高,收益大過自己刨食,也可能請到人??偸菛|不成西不就,找不到合適的人,遲遲開不了工。地拿下來,一直不投入,不但白白地浪費著金錢,還耽誤了光陰,鬧得人坐立不安。每天安排好汽修廠和茶莊的工作,我就操心涼水洞周邊一千多畝地,不斷為請不到人糾結發(fā)愁。結果汽修廠的全體員工都很熱心,仿佛自己買進了一片土地,按照心中的構想藍圖,為我出主意想辦法,八方發(fā)動力量為我介紹工人。一有空,就為我出謀劃策。
幾位老師傅的觀點,最終改變了我:在大山里工作,只能請老實巴交,沒見過世面,誠心做事的人。稍稍讀了幾天書頭腦靈光的,不是外出打工了就在做著自己的事,不會來出苦力,掙這幾個辛苦錢。在農(nóng)村,所謂老實人,就是變相說這種人不是呆就是瓜,或者天生有殘疾,走不到人面前。人手實在不夠,還可以請一些五六十歲左右的婦女,這些人孫兒孫女帶大了,無事可做,外出打工沒人要,能夠打一份工每天掙幾十元,做事會盡心盡力。再請一個年紀較大,熟悉山里情況,無處打工的老農(nóng)民,幫助分工派活。這個老人必須經(jīng)驗豐富,真誠厚道,老板兒可以放一百二十個心。甚至可以只找這樣的老人,其他的讓他去辦理,哪用得著當老板兒的整天自己在這兒焦頭爛額??磥砦译m然生在鄉(xiāng)村長在鄉(xiāng)村,幾十年沒離開鄉(xiāng)村,其實一點兒也不了解鄉(xiāng)村。真是智慧在民間,高手在民間,群眾才是歷史的主人。照這種思路,立馬想到崇倫爺,真的將事情交給他,哪里用得著我這般焦慮瞎操心!我跑回石家溝,找到崇倫爺,一五一十講了事情原委,請他幫忙。
崇倫爺為難的說:“立軍啊,不是我不愿意。有難處,你知道榮貴爺?shù)膶O兒崇智兄弟也買了幾千畝,沒人管,喊我?guī)退湛?,每個月給我開錢。我這個年齡,同你家老人差不多,六十幾了,能力有限跑不動了,做不好兩份差事。一個人掙兩份錢,事情做不好,逗得人家背后說,不背那個名。”
“你身體好得很,比我老漢兒強。請你幫我經(jīng)管就行了,不用你動手。主要幫忙召集一批人,分工派活,計劃著來去,調度著做事就對了。大爺嘞,這條溝,哪里去找人嘛!你可是這條溝的老資格,哪家哪戶你不熟?!笨磥?,真的找對了人,崇智請他說明他有經(jīng)驗,手中有資源。聽他的意思,內心是愿意的,只是擔心有人說七說八。
說了好半天,崇倫爺終于開了口:“也是,山上的人哪個不是活到老做到老哦!好多七八十歲還在背糞砍柴,我這把老骨頭,虧你們看得起,就盡力做點事?!?p> 接下來就簡單了。只用半天時間就搞定一切。議定工錢為男勞力50元一天,女勞力30或40元一天。包吃住兩干一稀,一頓酒一包煙,每人每天生活費不少于15元。具體的請人派活吃住安排,都由崇倫爺負責,他的報酬60元一天。崇倫爺給我建議:“柳杉家杉栽密些,長到七八年就間伐可以先見些錢。先請七八個人,一天栽六七畝,攆在雨水節(jié)前后,一年弄兩三百畝,爭取三年栽完八九百畝。如果急,下半年還可栽一次。要想活得好還是雨水節(jié)栽穩(wěn)當,錢也不白花。樹栽完再說種藥材。這樣資金不打擠,請的人也看得出好鐅,出工不出力油尖?;木筒灰粝聨讉€實誠人,以后就請成長年。樹栽了草要砍兩三年,還有三四百畝地要種藥材,都需要人。侄孫娃你放心,信得過我,就當自己的事情干,計劃好不窩工不害你!石家溝幾十年,這張老臉輸不起!”
姜還是老的辣,比我想得還仔細。大體可以估算,一年中栽樹一個月砍草維護兩個月,按500個工計算,每人按50元工資20元伙食,一年投入三萬五,壓力不大能承擔。就這樣,投資山林經(jīng)營的事最終落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