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長生體內(nèi)已有八十年功力,早就在為沖擊元丹三轉(zhuǎn)做準備。
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挑選第三境的修煉功法。
大商神國的玄鳥馭日黑空圖,自然可以任由他修煉。
但武長生的根基既然已經(jīng)是鬼道,自然要繼續(xù)走到底。
所以,玄鳥馭日黑空圖只是最后保底的選項。
育孤堂中找到的“育嬰萬鬼冥界圖”,是正宗的鬼道三境功法。
以之修煉出的元域,如陰森冥界。
并且可將真元,凝聚為鬼嬰的形態(tài)儲存起來。
若修煉到極高境界,最多可凝聚萬尊鬼影,雖比不上苦海的無邊無際,但真元之雄渾,也堪稱驚世駭俗了。
甚至許多通天級的三境功法,在這方面都無法與之相比。
此外,鬼嬰重新轉(zhuǎn)化為真元時,其威能較原本更強,也是“育嬰萬鬼冥界圖”這門三境鬼道功法的優(yōu)勢之一。
綜合來說……
很強!
但武長生卻微微嘆息,并輕輕搖頭。
因為對他而言,“育嬰萬鬼冥界圖”雖然強,卻還不夠強。
如果要他做最終選擇,他還是會選并非鬼道功法的“玄鳥馭日黑空圖”。
因為通天級以上三境功法修煉出的元域,將有機會在大世界中投影出異象!
而異象的玄妙與威能,只能用千變?nèi)f幻,深不可測來形容。
甚至某些時候,一個修行者施展異象和沒施展異象時,戰(zhàn)斗力完全是兩個人。
無論如何,武長生絕不會放棄獲得元域異象的機會。
“還有最后一塊佛引入城令,但愿可以找到滿意的通天級三境功法?!?p> “不然,就只能過段時間,用月引入城令回到冥月書院,去絳月樓第三層碰運氣了……”
武長生收好三本秘籍,沉吟的同時,激活了佛引入城令。
隨著身影一閃,眼前一明一暗,便是虛空轉(zhuǎn)換。
當(dāng)他恢復(fù)視力時,眼前鬼霧中出現(xiàn)的,是一座草廟。
破舊不堪,四面漏風(fēng),也不知經(jīng)歷了多少陰間的風(fēng)雨。
但來到近前時,卻有一種神秘力量,讓人感到發(fā)自內(nèi)心的祥和與安寧。
以至于武長生差點忘了這里是鬼都。
草廟的門沒有關(guān),站在外面,便可將廟內(nèi)的一切,盡收眼底。
只見草廟沒有供奉任何佛像,只掛著一副畫。
畫前,坐著一個披著灰色僧衣的佝僂身影。
他已如枯槁的手掌捏著一只筆,似要為面前的畫添上最后一筆。
畫中,亦有一個僧人。
頭戴寶冠、身披天衣、瓔珞裝飾,一副威嚴與慈悲并存的天人相。
畫的大背景是漫漫黃沙的陰間。
死門關(guān)、黃泉路,酆都城,十八重地獄……
全都以背景的形式,出現(xiàn)在僧人下方。
僧人則盤坐在一朵蓮花之上。
此蓮花花開十二品,赤紅生火,便似傳說中長在陰間的十二品業(yè)火紅蓮。
蓮花的莖稈,則扎根于一條血黃色長河之中。
河水不知其所來,亦不知其所去,仿佛無窮無盡,
河上有石橋連接兩岸。
橋頭有彼岸花,有三生石。
橋上有美貌女子在熬湯……
武長生深吸了口氣。
地藏王菩薩!
看到畫像的第一眼,他就知道了畫中僧人的身份。
毫無懸念,不需要理由。
畫中有答案,無聲傳遞。
武長生看了看地上沒有半點氣息的麻衣僧人,而后還是將目光落在憑空漂浮在草廟半空的畫像上。
這絕非一般的畫像!
武長生每次凝望,都感覺畫像上的地藏王菩薩神態(tài)和姿勢,似有所不同。
畫像所散發(fā)的大道波動,也隨之發(fā)生微妙變化。
當(dāng)武長生不由自主走進草廟,并向畫像靠近時,無數(shù)畫面頓時涌入腦海。
那是一個麻衣鬼僧的一生。
他曾是人間的佛門驕傲,天生慧根。
喜愛作畫,故而以畫入道,短短兩百余年,便修煉到了堪比真仙的七轉(zhuǎn)阿羅漢境界。
如此速度,可謂震古爍今。
他本應(yīng)飛升佛國極樂世界,但卻憐憫眾生困苦,想用自己的修為普濟世人。
為此,不惜違逆了佛祖的召喚。
然人間險惡,妖魔橫行,度化的速度遠比不上妖魔誕生的速度。
那便只能以雷霆手段,斬妖除魔了。
正所謂殺生為護生,斬業(yè)非斬人……
僧人法力通玄,斬殺妖魔不計其數(shù),威震世間。
然而他終非上古圣賢,做不到永遠不出錯。
在追殺一個為禍一方的妖神時,他被對方激怒,施展毀天滅地級的禁術(shù)神通。
結(jié)果,戰(zhàn)場下方便是一個人族的小城。
一擊之下,整個城中數(shù)萬人全部化作飛灰。
神形俱滅!
連轉(zhuǎn)世投胎的機會都沒有。
僧人如遭雷擊,數(shù)萬無辜生命之死的罪孽因果,全都落在他身上。
這于他而言,比十個妖神還要可怕,乃是不可承受之重。
對面妖神抓住千載難逢的良機,一擊將僧人肉身打得支離破碎。
僧人鬼魂墜入地府,刀山地獄中身受酷刑千年,依然贖不了滿身罪孽,得不到心靈解脫。
地藏王菩薩將他帶出地獄,許下承諾:
只要他為菩薩畫一幅睜著眼睛的畫像,菩薩便幫他用輪回之力復(fù)活當(dāng)年城中所有冤死的人。
然而……
自那時開始,菩薩雙眼便始終緊閉,再未睜開。
鬼僧在菩薩身邊寸步不離守候千年,畫像換了一張又一張,卻始終見不到菩薩睜開雙眼時的樣子,也就無法為畫像點睛,完成最后一步。
直到天地大戰(zhàn)爆發(fā),地府破敗,酆都將被封印放逐。
放逐過程中,酆都之內(nèi)不允許任何生命存在。
否則,無論人、仙、妖、鬼,都會寂滅成灰,唯有無生命波動的戰(zhàn)傀,方能存在。
而僧人在最后關(guān)頭,卻沒有逃離酆都,而是選擇留下。
他便在這座草廟中,面對菩薩畫像,竭力想要完成最后一筆。
可惜……
他最終還是沒有成功。
畫像上的地藏王菩薩,雙眼依然是閉著的。
……
從故事記憶中“醒來”,武長生復(fù)雜地看了眼盤坐于地的麻衣僧人一眼。
隨后看向漂浮在虛空中的地藏王菩薩畫像時,臉上展現(xiàn)出難以抑制的喜悅。
鬼僧在菩薩身邊千年,畫了的菩薩畫像數(shù)以萬計,又怎會僅僅只是畫像?
這最后一幅畫像中,不僅藏有鬼僧自己畢生修行的成果。
還有他觀摩地藏王菩薩,感悟到的大道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