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二十三日,大領導府向陳霖方作出釋放學子的指示,距離事發(fā)時間長達七日之久。
知道消息的時候陶以寧等教授正在開會,就見康舒為拿著手中的報紙大笑著走進會議室。
“好消息,好消息啊!”
看著康舒為如此開放大笑的模樣,其余人都忍不住好奇到底是什么樣的事情能讓他如此激動。
陶以寧聯(lián)想著最近困擾的事情,大概才清楚了是因為什么。
不過大領導比她想象中的要更加在意流言,能夠這么快就下達命令不枉狼三他們這些日子辛苦的散播消息。
康舒為平復了自己的心情后將這個好消息說了出來,會議室內(nèi)人人鼓掌慶祝。
沈玄面露興奮說道:“這件事讓眾人看到了我們學界的團結和堅毅不屈的精神,實在是狠狠為我們大家所有人都爭了口氣,雖然我們拿不起木倉,但我們?nèi)耘f不會屈服!”
“好!”
“說的好!不能讓那些覺得我們?nèi)跣〉娜艘恢笨床黄鹪蹅?!?p> 其他人聽到沈玄的話紛紛附和,他們這些整天跟書本待在一起的總會被外人說羸弱,擔不起重要的事情。
特別是在現(xiàn)在這么個動蕩的時候,大部分人都認為那些會武刀弄槍的才是有大本事的。
陶以寧默默坐在位子上聽著眾人的談話,正常會議因為這個好消息沒有完整地開下去,只是將重要的事情都交代了一遍。
其中有一項就是陶寧提議的帶領理學院的一批骨干學生去實地學習,將課堂搬到實際,等他們回來后再將收獲傳遞給其他學生。
而準備好接受學生實踐的地方就是陶家在蕭城的一處機械工廠。
陶家以木材發(fā)家,其余的產(chǎn)業(yè)分布在周圍的各個城市,而蕭城的那個機械工廠便是其中之一,里頭有著現(xiàn)如今華國較為先進的器械,能夠讓學生們用雙眼去感受他們平日里在課本上學習到的東西。
而且陶以寧早在回國前就已經(jīng)向自己的導師申請了一批精密儀器,是比那處工廠機械要復雜多倍的儀器,若學生們?nèi)ツ莾合啾葧斋@不少東西。
這件事情,陶以寧已經(jīng)跟陶遠立報備過且已經(jīng)得到陶父的同意,現(xiàn)在只等在座的教授們的意見了。
康舒為在會議上著重說了這件事,這樣利于學生的事情,所有教授都沒有異議,并且還有幾個表示也想去看看學習學習。
有關于這件事情,全票通過,沒人有異議。
拍板決定后,幾位教授就開始篩選去蕭城的學生們的名單。
陶以寧只這件事情的策劃人,所有選人的大頭任務還是在她身上。
她沉思片刻,直接說道:“舉辦一場考核吧,分高的二十名學生去蕭城?!?p> 等同學們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頓時議論紛紛。
徐大志最為激動,鉚足了勁沒日沒夜的學習,爭取自己在那二十個人的名單當中。
當然,有人想去,也有人不想去。
這倒也使得理學院能夠在明面上保持著祥和,但這也只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深夜,不少人的房間里還亮著燈,圖書館內(nèi)更是被大批的理學院學生給占著。
這股子勢頭讓文學院的人看迷糊了,他們打聽了之后才知道理學院舉辦了一次考核,前二十名由教授帶隊去蕭城參加實踐,參觀機械工廠。
文學院的學生不理解了,一個工廠有什么好看的,還用得著競爭?
考核的時間就定在兩日后,畢竟這也算得上一次突擊檢查,若是準備的時間久了,也不大好判斷學生們對于知識的真實理解。
陶以寧這些天跟著其他教授一同商量著考核試卷,每天早出晚歸看得陶夫人一陣心疼。
心疼后就覺得女兒太辛苦了,在學校也肯定吃不好,一定得多補補。
吩咐廚房做了一盅烏雞湯后,她就讓最近放假在家的陶以辰捎上東西去上京大學。
陶以寧剛下課,拿著書本朝著辦公室走去,路過小湖旁的涼亭的時候就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
她走了過去,等轉到那人面前的時候驚訝地喊了一聲,“大哥?”
陶以辰看著自己妹妹從身后冒出來愣了一下,隨后拍了拍身旁的桌椅示意陶以寧坐下。
陶以寧看著陶以辰手上拿著的竹籃,好奇地問著“大哥,你怎么來了???”
陶以辰,將竹籃的蓋子打開,里頭濃郁的雞湯味飄入陶以寧的鼻子。
她猛吸一口,雙眸亮晶晶,驚喜地說道:“大哥是來給我送雞湯的?”
陶以辰看著陶以寧的臉,發(fā)現(xiàn)她確實要比原先見到的瘦削一些后滿心滿眼的心疼,“這是媽親手煲的,讓你多補補,這段時間都瘦了?!?p> 陶以寧重重地點頭,拿起勺子舀湯喝了一口,“確實,這段時間有些忙?!?p> 當然不是忙著給學生們出題,而是忙著如何不驚動任何的情況下讓狼三他們將一些東西運到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