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吳圣祖

第六十一章 都去當官吧

大吳圣祖 金江游子 3684 2024-12-07 00:44:32

  孫皓徑直闖入升平宮,何太后正和景皇后說話。見到孫皓前來,不禁大喜。

  孫皓拾階登堂,給何太后行了禮,恭敬地說道:“阿母,我回來了!”

  “怎么不先去處理政事啊?”何太后擺擺手,示意孫皓坐在旁邊,笑瞇瞇地問道。如今的何太后氣色好了不少,容光煥發(fā)了很多。畢竟那段苦難的歲月終于遠去,如今兒子做了皇帝,她終于可以高枕無憂,安享清福。

  “不差這一會兒?!?p>  “你不在的這段日子,外面可真是亂糟糟的呢,陸公都急得上火了,你還坐得?。俊?p>  “兒臣有什么坐不住的?”孫皓大笑,“他們的家事沒管好,鬧得滿城風雨的,當然著急了?,F(xiàn)在是他們有求于我,我有何急?”

  “話是這么說,這顧家、陸家可都是根深蒂固、枝繁葉茂的大家族,昔日對你父皇也多有襄助,你還是得饒人處且饒人,別把他們弄得太難堪了?!?p>  “這個請母后放心,兒臣自有分寸?!?p>  “嗯,哀家不干涉外朝之事,你自己拿捏好度就行?!焙翁簏c點頭,問道,“夷洲戰(zhàn)事怎樣,德兒、謙兒和俊兒沒有受傷吧?”

  “母后放心,他們都很好,夷洲戰(zhàn)事很順利,偽白虎國已被兒臣從根本上消滅。但夷洲深險之處還有大量夷人部落不肯賓服,為了能徹底掌控夷洲,不要再像大皇帝那時半途而廢,兒臣已冊封孫奉為越王,封地就是夷洲本島,三個弟弟,還有四叔一脈的兩個弟弟,都在夷洲幫助越王剿撫夷人。將來,等他們歷練好了,兒臣都會給他們海外封王的前途。”

  “宗室封王,還是實封?”旁邊的景皇后大吃一驚,聲音都有點發(fā)抖。

  “是的,實封土地部曲,真正的國王,如同西周那般,宗子維城!”孫皓大笑,“皇叔母,侄兒說過,會善待先帝的子嗣,并且不會讓他們做富貴閑人,這也就是說,他們同樣有海外封王的機會。當然,如果他們想閉門讀書,我也不會強求,反正只要大吳國祚還在,終究還是有口飯吃的。但我仍然希望他們能努力奮斗,孫家的天下,得靠自家人來守,對面司馬家的宗室,如今可是人才濟濟?!?p>  景皇后感動莫名,垂淚不止:“我一個寡婦人,能得如此厚待,不知是哪輩子修來的福分啊,你六叔在天之靈,也能瞑目了!”

  “皇叔母,”孫皓試探性地問道,“人還有幾輩子嗎?”

  “是啊,天竺的浮屠不是說有輪回嗎?”景皇后尚未開口,何太后便笑著說道,“這康僧會尊者昔日是你父皇的恩師,和韋公一樣,你要尊師重道,可不能慢待了他。你出征的這些日子,我心中總是不安,便與你皇叔母、滕皇后一同去了趟建初寺,尊者在阿育王塔前親自為你祈福,讓佛陀保佑你平安歸來?!?p>  “保佑我?”孫皓冷笑一聲,臉色頓時變了,殺氣橫生,握著滕皇后的手突然發(fā)力,滕皇后不由得哀叫一聲。

  “皇兒,你怎么了?”何太后詫異道。

  孫皓這才回過神來,連忙松開手,輕輕安撫了滕皇后一下,隨即正色道,“阿母,這些禿驢宣揚的都是邪門外道,休要聽信他們胡言,我過兩日便把他們?nèi)哭Z走,從哪來的滾回哪去,把那建初寺、龍華寺一把火燒了!”

  何太后大驚道:“這怎么可以?那是昔日大皇帝下令修筑的,建初寺的阿育王塔還供奉著佛陀的舍利!”

  “阿母,”孫皓打斷道,“既然您提到了阿育王塔,我就跟您好好說道說道?!?p>  何太后點了點頭,驚愕的神情還掛在臉上,被孫皓嚇得大氣不敢出。她實在想不明白,為什么孫皓對這些看起來很慈悲很善良的僧人敵意這么大。

  “這事呢,一句兩句的也說不清楚,但是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們,誰信誰倒霉!阿母,你既然知道這些僧人來自天竺,想必也聽聞過,天竺原本是個很強盛的帝國,對吧?”

  “是啊,尊者提到過,天竺有一位偉大的阿育王,就是他讓這浮屠道發(fā)揚光大的,阿育王塔的名字也由此而來?!焙翁笠宦牼图悠饋?,“這不正說明浮屠道是好的嗎?”

  “好?”孫皓搖搖頭,“大約在秦始皇建立秦朝的時候,天竺出了一個雄王,就是阿育王,他最強盛的時候擁有戰(zhàn)象九千頭,步兵六十萬,騎兵三萬,戰(zhàn)車八千輛,還有一支水師,人口也與當時的秦朝相當。如此強悍的實力,不是我們吳國所能抗衡的,大概只有鯨吞六國時的秦軍和漢武帝時期的漢軍才有與之抗衡的實力。不過,那都是過去的事了?!?p>  孫皓摸了摸鼻子,嘆了口氣道:“阿育王的前半生,和秦始皇類似,他是孔雀王朝的第三任君主,即位后便東征西討,統(tǒng)一了整個天竺。在滅亡羯陵伽國的戰(zhàn)爭中,由于殺傷過重,阿育王便皈依佛門,宣布不再發(fā)動任何戰(zhàn)爭。可笑的是,他死后沒多久,孔雀王朝便走向衰敗,后來又被西遷的大月氏——也就是貴霜國入侵。近幾十年來,貴霜國也衰敗了,這原本是天竺重新強盛的大好機會,可惜,他們不僅沒有抓住這個機會,反而分裂成了十幾個大大小小的國家?!?p>  “怎么會這樣?”何太后有些難以置信。

  “那個阿育王塔便是明證。”孫皓笑道,“阿育王向佛教僧團捐贈了大量的財產(chǎn)和土地,還在全國各地興建佛教建筑,據(jù)說總共興建了84000座奉祀佛骨的佛舍利塔,建初寺那座便是其中一個。要不是孔雀王朝煙消云散,天竺四分五裂,這座塔又怎會流落到我江東來呢?”

  “可是……”滕皇后遲疑道,“陛下,這佛門勸人向善,宣揚慈悲為懷,這也沒什么不好啊,何必要如此大動干戈?”

  “佛教讓人忍辱負重,把希望放在來世,不要反抗,這是什么狗屁道理?難道別人殺上門來,我就只能認命,然后去期望那虛無縹緲的來世?”孫皓大怒道,“我要是讓吳國的臣民信了佛教,遲早有一天我大吳會成了沒骨頭的鼻涕蟲!昔日大皇帝未能識破這些僧侶的詭詐,朕卻是洞若觀火,絕不上當!”

  滕皇后嬌軀一顫,不敢再言。

  孫皓平復(fù)了一下情緒,又道:“遠了不說,說點近的,真別相信那些信佛的人就真的慈悲為懷,昔日笮融之亂,殷鑒未遠?。 ?p>  此話一出,幾人都變了臉色。

  “皇兒,”何太后長嘆一聲,“阿母便依你所言,不再聽信那浮屠之說,只是,你也別太興師動眾,造許多殺孽出來。再者,建初寺、龍華寺終究是大皇帝的手筆,你要保住他的體面!”

  “放心,兒臣自有分寸!”孫皓松了一口氣,只要家里人別被這浮屠道給迷亂了心智就行,外面的事都好說,“那兒臣就先告退,去處置外朝之事了!”

  ——————

  孫皓并沒有召開大朝會,盡管此事無比重要——畢竟眾所周知,小事開大會,大事開小會。重大的決策,往往都是幾個人碰頭后就定下來了。

  大朝會往往只是事情塵埃落定后走個流程而已。

  在孫皓議事的一座不起眼的偏殿中,只有左丞相陸凱、右丞相萬彧、大將軍丁奉、左將軍張布、右將軍諸葛靚、左御史大夫孟仁、右御史大夫丁固和尚書熊睦等寥寥數(shù)人而已。

  孫皓平定夷洲、并在夷洲封邦建國之事,隨著大軍回朝,朝中大臣此刻也早已知悉。由于孫皓已經(jīng)把此事敲定,而且還是拉著德高望重的韋昭舉行的儀式,如今大臣們就算有反對意見也不好提出,關(guān)鍵是,他們現(xiàn)在根本顧不上這件事,只能暫且接受這個既成事實。

  而現(xiàn)在,眾人要解決的是吳郡的這場綿延兩月的風波。

  “陸公啊,”孫皓笑道,“像顧陸二家這樣的世代簪纓之家,不僅在我大吳首屈一指,更是盛名滿天下。在朕看來,絲毫不遜于那些中原士族,怎么就鬧出這樣的事呢?”

  此時的陸凱漲紅了臉,全無平時正氣凜然、不怒自威的風范。

  “陛下,罪臣治家不嚴,族中后生子弟多有仗勢欺人、魚肉鄉(xiāng)里之徒,罪臣實在是羞愧萬分……”陸凱連連嘆氣,咬著牙說道,“如今,陸家、顧家已經(jīng)歸還他們巧取豪奪的田產(chǎn)、浮財,所有因此為奴者均已恢復(fù)自由身。他們中大多數(shù)人的行徑,按律當斬!罪臣身為宰輔,本不應(yīng)徇私枉法,但罪臣還是懇請陛下,可否法外開恩?若能肯允,罪臣……罪臣一定把這些不肖子弟全數(shù)禁足,打入高墻,閉門思過,一生不得入仕!可與不可,全憑陛下圣裁!”

  孫皓微微一笑,他知道陸凱是在以退為進。顧陸兩家的勢力擺在那里,一口氣殺掉這么多族中后生,人家肯定不會答應(yīng)。況且,陸凱的讓步已經(jīng)很大了,這么多后生無法走向仕途,對于依靠經(jīng)學(xué)世代壟斷官場的世家而言,無疑是極其沉重的打擊,也許就會因為斷代太嚴重而由盛轉(zhuǎn)衰,就像如今已經(jīng)沒落為二流世家的朱張兩家一樣。

  當年的吳郡實力相當?shù)乃拇蠹易?,?jīng)過多年風風雨雨,如今也就剩顧陸兩家豪門了。朱張的實力已經(jīng)退步為和沈氏相當了。

  殺是不能殺的,真要發(fā)了狠,不給顧陸兩家這個人情,恐怕江山就要異姓了。政治是妥協(xié)的藝術(shù),就算是歷史上那個殘暴的孫皓本尊,也沒敢對顧陸兩家動刀子。孫皓本尊殘暴歸殘暴,但不蠢,倒在他屠刀下的人都沒什么足夠硬的背景。

  而現(xiàn)在,孫皓也并不打算殺掉這批人。這些可都是珍貴的人才啊,只要放對地方,用處大著呢。

  “陸公何必如此?”孫皓扶起陸凱,勸慰道,“事情沒那么嚴重的。朕看這些后生,個個都是難得的俊杰!一時行差踏錯,情有可原嘛!朕非但不會斷了他們的仕途,相反,朕立刻就讓他們?nèi)胧?,不日便派人去傳詔,人人都有官當!”

  此言一出,眾臣一片嘩然。

  “陛下萬萬不可!”陸凱驚呼道,“陛下能饒了他們性命,已是皇恩浩蕩!這些頑劣之輩若是入仕,必然貪贓枉法,魚肉百姓!于公敗壞國事,于私毀我顧陸兩家清譽!”

  “陛下三思!”眾臣齊聲道。

  “讓朕把話說完嘛?!睂O皓幽幽道,“有時候,你們眼中的禍害,只是放錯了位置的人才。現(xiàn)今,我大吳藩屬國越國、夏國在夷洲、珠崖初肇王基,很缺人?。∪羰沁@些俊杰去了越國、夏國為官,必能盡展所長,恩威并施,教化蠻夷,讓夷洲、珠崖早日成為我大吳、我華夏百姓安居樂業(yè)的王道樂土!如此盛舉,不僅能洗雪他們今日之恥,權(quán)當是年少的一時孟浪;而且還能名垂青史,豈不美哉?”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