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陳易,跪得父母!跪得天地!但你這昏君卻不配我跪?。 ?p> 被金吾衛(wèi)強行按押跪在地上。
陳易已經抱著大不了被處死的心理準備了!
死了好!
說不定死了還能再回去?
活著卻要面對這樣的皇帝、這樣的朝堂!
置數百萬百姓生死不顧……
想到這里,就讓陳易感到心寒不已!
朝堂上文武百官皆都沉默不言,緊緊跪伏在地上。
很多人心里想著陳易膽子夠大!
昏君都能隨口說出,就差指著女帝鼻子罵。
都說出這些大逆不道的話了,在所有人看來,陳易這個四品侍郎斷然沒有活下來的可能!
年紀輕輕就官居四品,還能在這個情況下當著百官的面死諫。
如果不死,他日內閣必定有陳易的一席之地!
可惜……
“啟稟陛下!逆賊出言不遜,蔑視陛下天威,臣議,賊子當立即處死,以儆效尤!”
待看到被金吾衛(wèi)強行按押跪在地上,還一副硬氣樣子的陳易。
許多低級官員,開始義正言辭的向女帝諫言起來。
女帝面色有些陰沉,讓人看不出她心里的想法。
不僅文武百官看不透她,甚至連內閣當朝首輔,也都摸不清女帝的心思!
就算是在她一心放在追求長生上面,但是國家還能維持這么多年。
朝堂雖然各派傾軋,黨爭不斷。
這卻無一不表明了,女帝不僅是一個合格的皇帝!
更是一個深諳帝王之道的皇帝!
就是不知道,經過陳易的死諫后,女帝會不會聽進去呢?
這是此時眾多內閣大臣們的心里想法。
“寡人先不殺你!”
女帝看著大殿中間,就算被強行押著跪在地上,但也腰桿挺直的陳易,很出人意料的冷聲開口道。
百官頓時愣住,幾乎整個大殿都陷入了短暫的停滯!
陳易也有些意外,遂即臉上帶著諷刺道。
“嗤!連隴西數百萬百姓都可以置之不理,我陳易一條命怎么值得昏君如此?但也無所謂先殺還是后殺了,只要隴西出了問題,史書上的昏君名頭可不是我加上去的!”
“當真是放肆!”“胡言亂語,逆臣!”
“陛下!逆臣陳易留不得啊……”
正所謂一個蘿卜一個坑。
陳易這個四品侍郎職位,可讓很多人眼熱著呢!
所以當陳易一次又一次的,一口一個昏君。
雖然心底或佩服,或嘲諷他的勇氣。
但為了讓自己人取代陳易的位置,他們也只好對著陳易口誅筆伐起來!
而且還紛紛露出義憤填膺的表情,生怕女帝看不見他們的忠心一般!
龍椅上,女帝絕美容顏閃過一絲憤怒。
看著冥頑不靈的陳易,她眼中殺機頓時開始涌動起來!
當真想把他當場殺了!
不提追求長生之事,女帝也知道自己,處理隴西問題上確實是不行。
但你也不能當著面說出來???!
這一個昏君那一個昏君的,身為皇帝不要面子的嗎?
哪個皇帝愿意自己被后世評為昏君的?
沒理會眾臣們的建議,女帝冷冷的看著陳易道。
“當真以為寡人不敢殺人?”
“如果我貪生我會說出這些話嗎?”
陳易目光坦然的平視,高臺龍椅上的女帝。
“我死了,無愧于心,更無愧于民!只可惜了我能力低微,見隴西數百萬百姓于水生火熱之中,而只能再此長吁短嘆……”
“好!好!好!”
女帝也是被陳易混不吝的樣子給氣著了。
重重呼吸了兩下,恢復后冷聲道。
“寡人就成全你的一心為民!來人!把逆賊陳易給我當場格殺??!”
隨著女帝的一聲令下,原本拘押陳易的兩個執(zhí)金吾,其中一個松開,再抽出自己的繡春刀。
鏗鏘!
已經有些正值的大臣不忍心看了。
陳易還是一如的淡然!
但。
眼看執(zhí)金吾都舉起手中的刀,正要砍下去的時候。
一直緊緊盯著陳易雙眼的女帝突然又道。
“慢著!”
如果陳易剛才雙眼閃過一絲害怕。
他現在已經是人頭落地了!
正要行刑的執(zhí)金吾差點沒剎住車!
甚至陳易都感受到了脖子上傳來的鋒芒!
滿朝文武。
沒有一個人為陳易求情!
可以對他落井下石!
但求情。
包括內閣首輔在內,沒人敢!
也許陳易這個正主還沒死,替他求情的人就先死了。
求了情就和陳易一樣,認為皇帝就是昏君!
雖然很多人心里都知道陳易是對的。
除了他,卻沒有一個人敢說出來!
“雖然你這人十分可恨,但諒你心系百姓的份上……”
女帝這時看著陳易,甚至都沒了剛才的殺機和憤怒。
很多老于世故的大臣們,知道陳易這條命算是保住了!
果然。
只見接著女帝又冷冷的說道。
“寡人給你活命的機會!你不是擔憂隴西百姓嗎?你前往隴西,和許總督一起賑災!如果隴西出了什么問題……”
她招來身邊內侍問了些什么,遂即又道。
“從今日起!你府上不可外出一人,至你賑災成功為止!不然,先絞爛你的舌根,再扒皮充草,府上仆從連誅!”
看著陳易還無動于衷,押著他的執(zhí)金吾推攘了一下陳易的肩膀。
“還不領旨謝恩?!”
此時陳易卻是有些發(fā)愣,被執(zhí)金吾驚醒后。
長長的嘆了口氣。
“陛下如有悔過,就能亡羊補牢為時不晚!只要再不尋求那虛無縹緲的長生不老,以陛下之能,內閣眾多臣工輔之,未必會在史書當中留下昏君的名聲!”
放在龍椅上的手不自覺的捏緊,女帝又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殺機。
“哼!當真冥頑不靈!把他拖下去重打三十大板,隴西總督離開之時可與其一同上路!”
說完,給內侍使了一個眼色。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陛下!”
內閣首輔,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王首輔,在這臨近退朝之時,終于站了出來!
“長生實屬無稽之談,可探究,但要適可而止!”
他的面子,皇帝還是要給的!
女帝從龍椅上起來,用力一揮衣袖。
“閣老言之有理,寡人自是省得!退朝!”
女帝這個態(tài)度,文武百官盡皆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