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易相信,大武國一定會走在大遼國前面的,根本就不用擔(dān)心這個問題。
還有,現(xiàn)在大遼國一直不安穩(wěn)就是因為糧食不夠吃。
誰好日子不過整天想著打打殺殺的,都是被生活逼迫的?。?p> 只要大武國和大遼國進行貿(mào)易的流通,提高了大遼國百姓的生活,讓他們不至于冬天的時候沒有食物,自然也就不會有人想著要去搶奪。
自然兩國之間的就不會引發(fā)戰(zhàn)事。
其實要不是宣羅國的問題,陳易是不介意和宣羅國也進行通商的,這是能夠減少戰(zhàn)亂的最根本的方法。
比直接正面對戰(zhàn)好多了。
只不過現(xiàn)在和他們大武國一個想法的就只有遼國而已。
現(xiàn)階段來講,針對宣羅國的戰(zhàn)略是以威脅震懾為主,不然短時間內(nèi)是沒有辦法遏制宣羅國的野心。
“臣知道陛下所擔(dān)心的事情,但是和我們說得到的根本就天差地別,更何況臣有信心陛下所擔(dān)心的事情是不會發(fā)生的,至少在陛下當(dāng)政時期?!?p> 陳易堅定的看著女帝。
“陛下不要著急,聽臣來跟陛下分析?!?p> 看到想要出聲反駁的女帝,陳易直接率先開口說道。
陳易知道,之前的時候,自己從邊關(guān)傳信,女帝是心動的,只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女帝考慮的越多,心里得憂郁越多。
拖到現(xiàn)在,如果還不打消女帝的顧慮,這件事情很有可能就這樣泡湯了。
大遼國那邊,陳易并不擔(dān)心,因為兩國互通商貿(mào),表面上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有利于大遼國。
所有遼國二皇子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問題就是出現(xiàn)在女帝這里,這次正好是最好的時機,將女帝的思想工作做到底,讓女帝明白好處對于他們大武國也不少。
否則以后就真的沒有機會了。
“陛下,臣主張和大遼國通商的最主要的原因,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為了以后不在和大遼國引發(fā)戰(zhàn)爭沖突!陛下覺得大遼國也好,宣羅國也好,他們?yōu)槭裁纯偸且竭吘硴寠Z?”
女帝聽到陳易的問題,臉上有些不耐煩。
“這還用說,自然是因為他們?nèi)币律偈?,沒有足夠的糧食?!?p> 陳易點點頭,剛想繼續(xù)說就被女帝打斷了,臉上露出了一切已經(jīng)了然的表情。
“寡人知道你想要說什么,是不是說只要大遼國,宣羅國他們有吃的,就不會再侵略我們大武國了?陳侍郎啊陳侍郎,世人都說你聰明,我看你才是最天真的,你以為吃飽了他們就滿足了?!”
女帝忍不住的出聲嘲諷道:“這是天下最大的笑話,人的貪婪是無底洞,他們吃飽了就想要穿暖和,穿暖和了就想要其他的,是沒有辦法滿足的?!?p> 女帝說道這里,語氣帶著一些低落,無奈的說道。
“你以為我不想要大武國國富民強嗎?可是太難了,現(xiàn)在宣羅國他們吃不飽穿不暖的情況下,都已經(jīng)如此難對付了,要是讓他們吃飽了喝足了,你有沒有想過后果?我們能控制的住嗎?”
陳易想要查話都插不進去。
不過他也知道,女帝說的是有這種可能的,但是在這種可能成真之前,他們是可以做預(yù)防阻止的,難道就是因為會發(fā)生的事情,就停滯不前了?!
這就是懦夫給自己的借口而已,什么都沒有做呢,就打退堂鼓了。
這就是很多自命不凡的人最后都變成普通人的原因。
“所以這件事情就不要再提了,這次已經(jīng)給了大遼國一座城了,也足夠了?!?p> 女帝擺了擺手,陳易有些生氣。
“陛下,臣還有其他的要說,等臣說完陛下還不改變主意,臣也不會再說什么了。”
女帝看著陳易,抱著我看你怎么說服我的態(tài)度點頭:“你說吧,寡人聽著?!?p> “陛下,首先臣想說的是,如果這次和我們大武國通商的是宣羅國,不用陛下你說,臣自己就不會答應(yīng),大遼國新任國主是什么樣的品性,陛下之前打過交道應(yīng)該是知道的。”
陳易看到女帝趕過來的眼神,心里笑了笑。
“我們這次能夠和宣羅國有一拼之力的軍餉,此時此刻能夠不懼怕宣羅國的挑釁,有一半的底氣都是因為從遼國現(xiàn)任國主那里得來的銀子,臣沒有說錯吧!”
看到女帝態(tài)度有些軟化了,陳易繼續(xù)。
“最起碼,我們兩次和他合作,我們都沒有吃虧,得到我們想得到的,甚至這一次效果格外的好,設(shè)想一下,陛下你會為了已經(jīng)得到好處的約定,出兵十萬人幫助鄰國?”
陳易這一句話砸下來,女帝是真的沒有話了。
女帝聽到邊境傳過來的消息,知道大遼國派遣了十萬大軍的時候,是真的很驚訝。
以為是自己聽錯了,第一個反應(yīng)就是不信。
所以,陳易這樣一說,女帝就沒有辦法反駁,因為換個位置,女帝知道自己沒有這個魄力。
“可是,這是因為愛卿你的本事厲害,能夠輔助他上位,他想籠絡(luò)你,才會這樣的履行承諾的,寡人出不了那么多人,但也是會出兵的,不會言而無信?!?p> 陳易難得聽到女帝當(dāng)面親口得夸自己,承認自己的不足,覺得十分新鮮。
不過沒有忘記正事,陳易立即附和道。
“是,陛下也是言而有信之人,所以臣能夠借出兵力,背后依靠的也是陛下的信用啊,難道陛下真的覺得,遼國國主真的是因為臣的個人原因而借兵的?”
“難道不是嗎?你不是答應(yīng)輔佐他獲得皇位,這不是已經(jīng)做到了?!他還有什么不知足的!借兵不是再正常不過的了,只不過沒有想到會借這么多罷了?!?p> 女帝有些不服氣的說道。
陳易聽出來女帝話中的酸,估計是看到自己夸獎遼國國主,所以吃醋了。
他理解女帝,畢竟走之前女帝就擔(dān)心自己不回來了。
“陛下,這個臣可不敢居功,是因為遼國國主感激陛下,能夠真的放心的讓臣前往大遼國,幫助他,所以才這么慷慨的,當(dāng)然臣也幫了點忙,但是沒有陛下的寬容,臣沒有機會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