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群雄爭霸:兩晉十六國

后燕紀·慕容寶

群雄爭霸:兩晉十六國 Novan 4139 2022-08-10 03:38:30

  寶字道祐,世祖之第四子也。少輕果無志操,好人佞己。苻堅時為太子洗馬、萬年令。堅淮肥之役,以寶為陵江將軍。及為太子,砥礪自修,敦崇儒學,工談論,善屬文,曲事世祖左右小臣,以求美譽。朝士翕然稱之,世祖亦以為克保家業(yè),甚賢之。

  永康元(396)年五月辛亥,以范陽王德為都督冀、兗、青、徐、荊、豫六州諸軍事、車騎大將軍、冀州牧,▲鎮(zhèn)鄴;遼西王農為都督并、雍、益、梁、秦、涼六州諸軍事、并州牧,▲鎮(zhèn)晉陽。安定王庫傉官偉為太師,夫馀王馀蔚為太傅,段崇為太保。甲寅,以趙王麟領尚書左仆射,高陽王隆領右仆射,長樂公盛為司隸校尉,宜都王鳳為冀州刺史。

  乙丑,太后段氏卒,謚曰成哀。

  六月癸酉,魏將王建擊廣寧太守劉亢泥,斬之,徙其部落于平城。上谷太守、開封公詳棄郡走。

  帝遵世祖遺令,校閱戶口,罷諸軍營分屬郡縣,定士族舊籍,明其官儀,而法峻政嚴,上下離德,百姓思亂者十室而九焉。

  平規(guī)收合馀黨據▲高唐,帝遣高陽王隆將兵討之,秋七月,大破之。平喜奔彭城。

  秋八月己亥,魏主珪攻▲并州,別遣其將國封真等襲幽州。九月戊午,軍臨晉陽,遼西王農戰(zhàn)敗,還于中山。

  魏略地汾川,丹楊王瓚、離石護軍高秀和皆降之。帝修城積粟,為持久之備。命遼西王農出屯安喜,軍事動靜,悉以委趙王麟。

  冬十月,魏主珪進攻▲常山,拔之,獲太守茍延,自常山以東,守宰或走或降,諸郡縣皆附于魏,惟中山、鄴、信都三城固守。(中山、鄴、信都即時冀州三重鎮(zhèn))

  十一月,魏將拓跋儀攻▲鄴,冠軍王建、左將軍李栗攻▲信都,魏主珪自攻▲中山。高陽王隆守南郭,帥眾力戰(zhàn),自旦至晡,殺傷數千人,魏兵乃退,引而南。

  章武王宙自龍城還,聞有魏寇,馳入薊,與鎮(zhèn)北將軍、陽城王蘭乘城固守。魏別將石河頭攻之,不克,退屯漁陽。

  魏主珪軍于▲魯口,陷博陵、高陽二郡。范陽王德使南安王青等夜擊魏軍于鄴下,破之,魏軍退屯▲新城。

  十二月,魏將賀賴盧帥騎二萬會拓跋議攻▲鄴。賴盧,訥之弟也。

  己丑,魏將沒根來降,帝以為鎮(zhèn)東大將軍,封雁門公。給百馀騎使夜襲魏營,多獲首虜而還。

  二(397)年春正月,范陽王德求救于秦,秦兵不出。鄴中恟懼。甲辰,魏將拓跋儀、賀賴盧各引兵退。儀司馬丁建帥其眾詣德降,且言儀師老可擊。德遣桂陽王鎮(zhèn)、南安王青帥騎七千追擊魏軍,大破之。

  帝使左衛(wèi)慕輿騰攻▲博陵,殺魏所置守宰。

  王建等攻▲信都,六十馀日不下,士卒多死。庚申,魏主珪自攻信都。壬戌夜,宜都王鳳逾城奔中山。癸亥,信都降魏。

  帝聞魏主珪攻信都,出屯深澤,遣趙王麟攻楊(陽)城,殺守兵三百。帝悉出珍寶及宮人募郡縣君盜以擊魏。

  二月己巳朔,魏主珪以國內有難,欲北還,遣其使求和,且請以其弟為質。帝聞魏有內難,不許,使冗從仆射蘭真責珪負恩,悉發(fā)步卒十二萬、騎三萬七千屯于曲陽之柏肆,營于滹沲水北以邀之。

  丁丑,魏軍進至▲新梁。帝憚魏軍之銳,乃遣高陽王隆夜襲魏軍,敗績而還。戊寅,魏軍方軌而至,對營相持,上下兇懼,三軍奪氣。農、麟勸帝還中山,乃引歸。魏軍追擊之,帝棄大軍,率騎二萬奔還。時大風雪,凍死者相枕于道。帝恐為魏軍所及,命去袍杖戎器,寸刃無返。

  魏進軍▲中山,屯于芳林園。己卯夜,尚書慕容皓謀弒帝,立趙王麟。皓妻兄蘇泥告之,帝使高陽王隆收皓,皓與同謀數十人斬關奔魏。

  三月,以儀同三司武鄉(xiāng)張崇為司空。清河王會率龍城之眾達于▲薊城。

  魏圍中山既久,城中將士皆思出戰(zhàn)。征北大將軍隆以狀言于帝,帝然之。而衛(wèi)大將軍麟每沮其議,隆成列而罷者,前后數四。

  帝使人請于魏主珪,欲還其弟觚(gu一聲),割常山以西皆與魏以求和。珪許之,既而帝悔之。己酉,珪如盧奴,辛亥,復圍中山。燕將士數千人俱自請出戰(zhàn),帝許之。隆乃被甲上馬,詣門俟命。麟復固止。

  是夜,麟以兵劫左衛(wèi)北地王精,使帥禁兵弒帝。精以義拒之,麟怒,殺精,出奔西山,依丁零馀眾。于是城中人情震駭。

  壬子夜,帝與太子策、遼西王農、高陽王隆、長樂王盛等萬馀騎出赴會軍,河間王熙、勃海王朗、博陵王鑒皆幼,不能出城,隆還入迎之,自為鞁乘,俱得免。將軍王沈等俱降魏。樂浪王惠、中書侍郎韓范、員外郎段宏、太史令劉起等帥工伎三百奔鄴。

  中山復立開封公詳為主,閉門拒守。魏攻之,連日不拔。

  帝出中山,與趙王麟遇于〈阝開〉城,麟不意帝至,驚駭,帥其眾奔蒲陰,復出屯望都,土人頗供給之。慕容詳遣兵掩擊麟,獲其妻子,麟脫走入山。

  甲寅,帝至▲薊,殿中親近散亡略盡,惟高陽王隆所領數百騎為宿衛(wèi)。清河王會帥騎卒二萬迎于薊南,乃分會兵給隆及遼西王農。又遣西河公庫傉官驥帥兵三千助守▲中山。

  丙辰,帝盡徙薊中府庫東趣龍城。魏將石河頭引兵追之,戊午,及帝于▲夏謙澤。清河王會逆戰(zhàn),大破之,追奔百馀里,斬首數千級。

  夏四月癸酉,帝宿廣都之黃榆谷。清河王會遣其黨仇尼歸、吳提染干帥壯士二十馀人分道襲農、隆,殺隆于賬下;農被重創(chuàng),執(zhí)仇尼歸,逃入山中。會以仇尼歸被執(zhí),事終顯發(fā),乃夜詣帝曰:“農、隆謀逆,臣已除之。“帝欲討會,陽為好言以安之曰:“吾固疑二王久矣,除之甚善。“

  甲戌旦,會立仗嚴備,乃引道。會欲棄隆喪,馀崇涕泣固請,乃聽載隨軍,農出,自歸,帝呵之曰:“何以自負邪!“命執(zhí)之。行十馀里,帝顧召群臣食,且議農罪。會就坐,帝目衛(wèi)軍慕輿騰使斬會,傷其首,不能殺。會走赴其軍,勒兵攻帝。帝帥數百騎馳二百里,晡時,至▲龍城。會遣騎追至石城,不及。

  乙亥,會遣仇尼歸攻龍城,帝夜遣兵襲擊,破之。會遣使請誅左右佞臣,并求為太子,帝不許。會盡收乘輿器服,以后宮分給將帥,署置百官,自稱皇太子、錄尚書事,引兵向▲龍城,以討慕輿騰為名,丙子,頓兵城下。帝臨西門,會乘馬遙與帝語,帝責讓之。會命軍士向帝大噪以耀威,城中將士皆憤怒,向暮出戰(zhàn),大破之,會兵死傷大半,走還營。侍御郎高云夜帥敢死士百馀人襲會軍,會眾皆潰。會將十馀騎奔中山,開封公詳殺之。帝殺會母及其三子。

  丁丑,大赦,凡與會同謀者,皆除罪,復舊職。論功行賞,拜將軍、封侯者數百人。遼西王農骨破見腦,帝手自裹創(chuàng),僅而獲濟。以農為左仆射,尋拜司空、領尚書令。馀崇出自歸,帝嘉其忠,拜中堅將軍,使典宿衛(wèi)。贈高陽王隆司徒,謚曰康王。

  以高云為建威將軍,封夕陽公,養(yǎng)以為子。

  庫傉官驥入中山,與開封公詳相攻。詳殺驥,盡滅庫傉官氏,又殺中山尹苻謨,夷其族。中山城無定主,民恐魏兵乘之,男女結盟,人自為戰(zhàn)。甲辰,魏罷中山之圍,就谷河間,督諸郡義租。

  開封公僭尊號于▲中山。鄴中官屬勸范陽王德稱尊號,會有自龍城來者,知帝猶存,乃止。

  秋七月,慕容詳殺可足渾潭。趙王麟入城執(zhí)詳,斬之。麟遂僭稱尊號。魏兵襲中山,入其外郛。麟進至泒水,與魏戰(zhàn),麟軍敗績。

  八月丙寅朔,魏兵次常山之九門,軍中大疫,人畜多死,將士皆思歸。以遼西王農為都督中外諸軍事、大司馬、錄尚書事。

  九月,中山饑甚,慕容麟帥二萬馀人出據▲新市。甲子晦,魏將攻之。冬十月丙寅,麟退阻泒水,甲戌,與魏戰(zhàn)于▲義臺,麟軍大敗。麟與數十騎馳取妻子入西山,遂奔鄴。

  甲申,魏克▲中山,公卿、尚書、將吏、士卒降魏者二萬馀人。魏將乘勢南攻鄴。

  人有自中山至龍城者,言魏兵衰弱,司徒慕容德完守鄴城。會德表至,勸帝南還,帝于是大簡士馬,將復取中原。遣鴻臚魯邃冊拜德為丞相、冀州牧,南夏公候牧守皆聽承制封拜。十一月癸丑,大赦。十二月,調兵悉集,戒嚴在頓,遣將軍啟侖南視形勢。

  乙亥,慕容麟至鄴,復稱趙王,說范陽王德南趨▲滑臺。魯陽王和時鎮(zhèn)滑臺,亦遣使迎德,遂許之。

  三(398)年春正月,范陽王德自鄴帥戶四萬南徙滑臺。魏兵入鄴,收其倉庫,追德至河,弗及。德遂自稱燕王。

  啟倫還至龍城,言中山已陷。帝命罷兵,遼西王農言于帝曰:“今遷都尚新,未可南征,宜因成師襲▲庫莫奚,取其牛馬以充軍資,更審虛實,俟明年而議之?!暗蹚闹<何?,北行。庚申,渡澆洛水。會慕容德遣其侍郎李延詣帝,言:“涉珪西上,中國空虛。“延追帝及之,帝大喜,即日引還。

  帝還龍城宮,詔諸軍就頓,不聽罷散,文武將士皆以家屬隨駕。二月乙亥,帝出就頓,留長樂王盛統后事。己卯,軍發(fā)▲龍城,慕輿騰為前軍,司空遼西王農為中軍,帝自為后軍,相去各一頓,連營百里。

  壬午,帝至乙連,長上段速骨、宋赤眉等反,推高陽王崇為主。帝將十馀騎奔遼西王農營,癸未,帝引兵還趣大營,討速骨等。而農及慕輿騰營皆自潰,帝奔還▲龍城。長樂王盛聞亂,引兵出迎,帝與農、騰僅而得免。

  三月甲午,速骨等將攻城,遼西王農潛出赴之。速骨將農攻▲龍城,克之,帝與長樂王盛、馀崇、張真、李旱、趙恩等輕騎南走。速骨幽農于殿內,丁酉,農為高陽王崇親信所殺。謚曰桓烈王。

  庚子,蘭汗襲擊速骨,殺之。廢崇,奉太子策,承制大赦,遣使迎帝,及于薊城。帝欲全還,長樂王盛等皆曰:“汗之忠詐未可知,今單騎赴之,萬一汗有異志,悔之無及。不如南就范陽王,合眾以取冀州;若其不捷,收南方之眾,徐歸龍都,亦未晚也。“帝從之。

  帝從間道過鄴,鄴人請留,帝不許。南至黎陽,聞慕容德稱制,懼而退。遣慕輿騰招集散兵于鉅鹿,長樂王盛結豪桀于冀州,段儀、段溫收部曲于內黃,眾皆響會,克期將集。俄而盛殺騰,謚曰忠公。

  帝以蘭汗祀燕宗廟,所為似順,意欲還龍城,不肯留冀州,乃北行。至建安,抵民張曹家。曹素武健,請為帝合眾,盛亦勸帝宜且駐留,察汗情狀。帝乃遣冗從仆射李旱先往見汗,帝留頓▲石城。會汗遣左將軍蘇超奉迎,陳汗忠款。帝以世祖之季舅,盛之妃父也,謂必無它,不待旱返,遂行。盛流涕固諫,帝不聽,留盛在后,盛與將軍張真下道避匿。

  丁亥,蘭汗遣人引帝入龍城,遂弒之,時年四十四。汗謚帝曰靈帝,殺獻哀太子策及王公卿士百馀人,自稱大都督、大將軍、大單于、昌黎王,改元青龍。以提為太尉,加難為車騎將軍,封河間王熙為遼東公,備宗祀之義。如杞、宋故事。

  初,太祖之遷于龍城也,植松為社主。及秦滅燕,大風吹拔之。后數年,社處忽有桑二根生焉。先是,遼川無桑,及高祖通于晉,求種江南,平州桑悉由吳來。高祖終而世祖以吳王中興,靈帝之將敗,大風又拔其一。

  長樂王盛馳進赴哀,張真固諫以為不可,盛曰:“我今投命,告以哀窮。汗性愚近,必顧念婚姻,不忍害我。旬月之間,足展吾志?!八烊烁皢省:挂詾槭讨?、左光祿大夫,親待如舊。

  夏六月,太原王奇起兵建安,汗遣撫軍仇尼慕討之。乙巳,汗弟加難等襲尼慕,敗之。汗大懼,遣其太子穆討加難等,丁未,破之。庚戌,饗將士,汗、穆皆醉,盛遂誅之。拜宇文拔為大宗正。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