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的這個約定,很快付之了行動,那便是在兩個孩子九朝之時,以夫妻的名義,捐了一大筆錢財給公立學堂,增加孩子們的書籍以及各種用品。
這時人們才知道,秦府里添了丁,而且還是兩個,一兒一女龍鳳胎。這下可不得了了,龍鳳胎是什么,那可是祥瑞啊,他們雍州還要不得了。
人家生了孩子,不收禮不慶祝,還捐了這么一大筆為孩子祈福,他們不做點什么說不過去。
秦府的規(guī)矩立得好,不收越過一定數(shù)額的禮,于是人們自發(fā)的都是踩著這個線走,不為別的,只為里面的兩個當家人,值。
一個是平王,如若不是他,以兗州軍的大舉進犯,他們早就沒好日子過了,還有就是平王妃了,有了她的大力支持,雍州軍的將士們才能如此多的平安回來。
更別提他們家的大舅子林玖,玖公子了,若沒有那位哪來他們現(xiàn)在的日子,平日里沒機會,今個知道了,人家大喜了,怎樣也要來表示一下。
這樣便形成了秦府門口一個狀觀的場景,排著隊的送禮,這送了也不多,有的可能只是十幾個雞蛋,有的可能只是一兩把青菜,甚至有的送的只是一些零碎的布頭。
別看這些東西小,那可是雍州百姓的心意,有的人還是從大老遠的鄉(xiāng)下趕來的,對此,秦云開大手一揮,收。穆知玖大手一揮,回禮。
別人送的不只是東西,是抱著最大的心意來的,就比如說那些雞蛋與青菜吧,指不定就是家中最好的東西了。
是,雍州人不窮了,可也僅限于吃飽穿暖,孩子們有書讀,老人們不擔心沒人養(yǎng),真正要說有多富足還談不上,可他們很知足了,生活也有奔頭了。
這樣的禮,穆知玖讓人還的,也很意思,便是點心,她的點心花樣多,做得好,賣的也貴,平常人家是吃不到的,所謂沾點喜慶便是這個了。
讓他們嘗嘗也是好的,剛開始時,人們還不太在意,點心嘛能怎樣,可到了家拆了,吃了,才知那是幾兩銀子的回禮。
這下更不得了了,那個感激啊。
再比如說送布頭的,別以為這布頭是什么很差的東西,民間有名說法,叫穿百家衣,百家送來的布頭,拼成的百家衣,是對孩子最好的庇護與祝福。
這東西小,可心意是真的重要,而且送這些的人家,往往日子都是過得差了些的。
穆知玖安排的是一塊大紅的綢布,不大,可在家中辦喜事時都用得上,這是一份祝福,也是份喜悅的傳遞,沒人不愿意接受的。
哪怕比自個的禮還要高出好多去,有感激的,回家直接把紅布給供上了,只想這位無病無災(zāi)長長久久在雍州呆下去。
有的則是當成了傳家寶,告訴后人們,現(xiàn)在有這樣是這二位帶來的,當然也會有人把它用在正途上,為的只是沾點他們的福氣,怎樣都好,大家開心就成。
而對于送別的,便要隨意些了,主要是都是家境不錯的,點心,紅布隨便挑吧,來者也不在意,總歸心意到了,真心祝福的。
他們這邊動靜一大,幾位長老便不可能不知道了,在兩個孩子出生的第十五天便殺到了,一下四個長老整整齊齊都來了。
若是以前他們還不敢上門,這位便是老大還瞞著別人呢,這回不同了,邊關(guān)的事他們都知道了,梅戰(zhàn)就在他們手中,叛出去的那一塊,基本上不用擔心了。
這么大的事,他們怎能不來,那小子對他們家的還行,可作為娘家人,還是得時不時去撐個腰,反正窗戶紙已捅破了。
結(jié)果那叫一個熱鬧,幸好兩府合了一府了,也大,不愁住不下,來了,也見到人了,明顯這小子把他們家丫頭看得比孩子還重,這下就更安心了。
都說隔輩疼,這話可不假,兩個孩子也沒法管了,不是在這人身上,就是在那人身上,總歸是在自個的小床上找不著了。
小石頭與小雨點有十幾天了,剛出生的紅皮膚已換了色,又養(yǎng)得好,白白胖胖的能不招人嘛。
要說這孩子們像誰還真不好說,可以說是接了這兩人的優(yōu)點,想來長大了也都不得了。
幾位長老來了,送的禮也有意思,大長老是一對項圈,別看普通,那內(nèi)里刻上去的佛經(jīng)就不簡單。據(jù)說這是祖上傳下來的,可見珍貴,卻不得不收。
二長老管著制造,人多心也靈,船上曾有人腿腳不便,穆知玖便畫了個輪椅,讓人做了,方便出行,當時二長老問了一句,有孩子用的嗎?
沒怎么在意的穆知玖便又畫了一個小孩子的推車,根本就沒往心里去,這回,他讓人做了出來,送了過來。
穆知玖不是不想準備這東西,只是除了船上那,別的地方打不出來,她擔心她一有動靜,驚動了這幾位,便不好了。
反正孩子長得快,小豆子沒有,這不是長得好好的,便放下了。哪知這還是送來了。
三長老一生養(yǎng)蠱,這東西有好有壞,卻不適合拿來送給孩子們,知這丫頭針線活差,便按他們族中的規(guī)矩,頂著老花眼,繡了兩個百蟲祈福袋,掛在孩子們的床頭,有避邪的功效。
四長老的性子別扭,帶來了幾個根基不錯相貌也好的男孩子與女孩子,不用問,是陪兩個孩子玩的。
穆知玖不敢拒絕,怕這人翻臉,心想也無所謂了,兩個孩子以后終歸會與人接觸的,打小培養(yǎng)也成,交給了東木林正二人,這兩人定不會把孩子們教歪了。
長老們來了,才發(fā)現(xiàn)他們家還有一個大的,悄聲一打聽才知原由,也不見外,沒帶見面禮也不怕,命人送來就是了。
小豆子嘴又甜,性子也乖巧,倒是不比兩只小的差,同樣受歡迎。
穆知玖見狀松了一口氣,就怕小豆子因為小石頭與小雨點的出現(xiàn),心中會有疙瘩,這段時間,她一有空便會招這個孩子來玩,不會讓他覺得被忽略了。
而小豆子也爭氣,懂事的已有個大哥哥的樣了。
三個孩子有人帶,有人哄,還有人喂,這對父母反倒閑了下來,穆知玖沒出月子,只得在屋里守著,秦云開插不上手孩子們的事,又不愿去管那些破事,便留在房里陪媳婦。
這時才真正有時間開始商量三個孩子的名字,秦云開這一輩的名字里都有個云字,是因為秦皇在念叨一個人。秦云開也想,穆知玖忙攔。
想什么想,一個玖,一個知,加進去不都跟她那什么了嗎,秦云開一想也是,最后決定用林?!尽故窍胗?,可是沒‘林’字成雙的好聽好看。
穆知玖無語,還能這樣的,于是小豆子的大名便定下了,叫秦林松,小石頭名叫秦林遠,小雨點的叫秦林宜。
男孩子們志向遠大一點沒什么,女孩子就輕松一點自在一些便好。
在孩子們滿月的那天,穆知玖好好得洗了個澡,雖說每天都用熱水擦洗過,總歸沒有這樣舒服,一個月下來,也總算是稱了秦云開一點心,她好歹長了一點肉,看起來沒那么瘦弱了。
而作為醫(yī)者的穆知道也會保養(yǎng),愣是讓身材看不出一絲生過孩子的跡象,反倒因來了這么一回,更有女人味了。
孩子們滿月,當然得熱鬧一下,住了半個月的長老們,親自張羅的,由不得兩個做父母的有什么反對意見。
不同于兩個孩子出生,平城的人就算了,過了九朝就不過滿月,倒是太在意這個日子。
青幫,親衛(wèi),賊船上的人就不同上一個日子了,沒趕到上一個,這一個可就能失了,連帶雍州軍都記得。
這時雍州軍的將士們才知,當初在邊關(guān)時,將軍夫人是帶著身孕在奔波,那敬佩之情真的就成了滔滔江水了。
他們只是群當兵的,一點餉銀大多都送給了家里,身上許多東西也都是軍中配發(fā)的,也知將軍與將軍夫人不收貴重的禮。
一合計,有才的便提了一個建議,那便是寫一個福字送去,可不是簡單的福,是他們軍營中,所有識字人書寫組成的福字。
不要太大,百人的湊一張就行,能寫多少張就寫多少張,是個心意就成。而當初林玖在時的文化普及還在繼續(xù),許多不識字的,現(xiàn)在自個的名字還是會寫的。
不說寫得多好,總歸是每個人的心意,這個建議一出來只有叫好的,覺得自己寫得差的,抓緊時間練,有點本事的開始打底了。人多了亂寫可不成形了,得有個框架吧。
這一下就不得了了,從一個兵營開始,個個兵營效仿,結(jié)果整整六萬雍州兵,愣是寫好了六百張福字,準時準點送了過來。
這份禮看似普通,實則很重很重,以至于秦云開與穆知玖都有些激動,明明他們只是做了他們該做的事,結(jié)果卻受到了大家如此的敬重,這讓他們情何以堪。
收禮的林正可不管那么多,在他眼里姐姐與姐夫都值得,軍營那邊他去過,見識了姐姐與姐夫的本事就是那時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