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人的優(yōu)勢在最初相當(dāng)大,與其他那些最開始是普通公民的許愿者不同,他本身就是掌控著一個大集團的位高權(quán)重者。
他在比鄰星是舉足輕重的大人物,否則也不會能聯(lián)系到那位一級權(quán)限者,找上門來想要退出這場游戲。
即使被海藻頭這個無牽無掛的瘋家伙不斷干擾,他也仍舊是九個黑之圣杯持有者之中勢力最強大的。
不過,在他被激怒發(fā)瘋的時候,這種勢力強大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整座城市被青色的火海所籠罩,待到將眼前看到的事物都破壞殆盡之后,沖上云霄的青綠色光芒才收斂了下來。
比鄰星的紅色光芒照耀著這片斷壁殘垣,被青色火焰毀壞的海島城市像是在幾百年前就被火焰灼燒損毀一樣,焦黑腐朽的廢墟在紅光下顯得有些凄涼。
面無表情地望著被摧毀一空的城市,他向著外界發(fā)出了一條指令。
“29號城市被摧毀,七天之內(nèi)重建完畢?!?p> 這種事情他已經(jīng)做過不少次,如今也是駕輕就熟。
重建一座城市耗費的能量不算什么,正常居住的居民每天都會多次更換建筑內(nèi)部的物品,幾十天耗費的能量就足以重建一座城市。
但他仍舊不得不來,他憤怒爆發(fā)時的戰(zhàn)斗力比起其他許愿者都強上不少,也只有他來才能壓制住海藻頭。
別看那些從太陽系移民到比鄰星的人在這種襲擊之中似乎很狼狽,但卻大多只是口頭抱怨,沒幾個人真的愿意離開地表,搬去太空里的聚光之城。
所有人都知道黑之圣杯的愿望最多只會持續(xù)十年,海藻頭今年就會達成愿望,失去黑之圣杯的力量。
等到這個無牽無掛的搗亂者退出了游戲,他就仍然是優(yōu)勢最大的那個,整顆比鄰星b有一半都會在名義上歸青檸檬所有。
那些跟在他身后的人想要的就是這份最后的果實。
只要他仍舊能在明面上保持對其他人的壓制力,支持他的人就會是最多的。
破壞了一整座城市,發(fā)泄心中憤怒之后的青衣人暫時能保持冷靜思考,他望著廢墟笑了一聲道:
“簡直就像是古代的皇子奪嫡一樣,一群人爭著下注想要求一份從龍之功?!?p> 雖然有些復(fù)古,但現(xiàn)代社會總歸還是比起封建時代有所進步,至少失敗的下場不會是死亡。
……
比鄰星b的質(zhì)量比地球還要大上一半,與比鄰星的距離為720萬千米。
這個距離對于太陽這樣的黃矮星而言太近,太陽釋放出的能量會讓星球表面的溫度高達上千攝氏度。
但對于比鄰星這顆黯淡的紅矮星而言,這樣的距離卻剛剛好,正是紅矮星的宜居帶。
比鄰星b每年接收到的能量與地球接近,更大的星球質(zhì)量、更低的溫度與更高的大氣壓讓這顆星球上的水不像是金星那樣容易蒸發(fā)汽化。
而且這顆星球的年齡比太陽系的行星小不少,有著比地球更強的活躍磁場,阻止了大氣中水蒸氣的流失,保證了星球表面的水循環(huán)。
因此這顆類地星球雖然與金星相似,但它表面卻還有著大量的海水存在,這是一顆灼熱的富水星球。
星球表面存在的陸地城市幾乎都是古戈爾科技人工制造的大型移動海島,整顆星球都被海水覆蓋。
由于同樣被比鄰星的引力潮汐鎖定,這顆星球有一面是永遠朝著恒星的,星球表面也沒有地球上的四季變化。
一條晨昏線將這顆溫暖的海洋星球分成了日與夜兩個半球,來自太陽系的移民就居住在永遠面向恒星的日半球。
覆蓋整顆星球的海洋比熱容比起巖石陸地高得多,這意味著它吸收或者釋放出同等能量時溫度改變會比陸地小得多。
這讓比鄰星b不會像是水星那樣,一面溫度高達四百攝氏度,另一面溫度低至零下180攝氏度。
即使被恒星潮汐鎖定,這顆富水星球日半球和夜半球的溫差也不會太大。
在兩百多年前得到比鄰星的具體數(shù)據(jù)之時,大多數(shù)人就認為比鄰星b有著存在生命的可能性。
不同于質(zhì)量更小、距離恒星更近的比鄰星d,比鄰星b這顆富水星球從紅矮星的活躍耀斑活動中保存下了自身的大氣層與海洋。
即使大氣層中沒有氧氣也不是什么問題,地球早期誕生的古細菌和巨病毒也都是無氧微生物。
木衛(wèi)二冰層之下的海洋深處都能存在生命的痕跡,比鄰星b的溫暖海洋環(huán)境相比之下還要好上不少。
事實也正如猜測的那樣,移民艦隊在這顆星球的海洋深處找到了生命的痕跡。
它們誕生的時間比起地球上早期的生命晚的多,這些微生物大約是在五億年前剛剛誕生的,比起木衛(wèi)二海洋深處的小生命還要年輕不少。
不同的恒星、不同的星球,但誕生的生命卻相差無幾。
同樣是碳基生命體,同樣是生存在高溫高壓的極端環(huán)境下的嗜熱菌,就連氨基酸分子的手征性都相同,一樣都是左旋氨基酸。
如今的生物科技比起兩百年前進步了太多,比鄰星b上的微生物并沒有被古戈爾科技太過重視。
收集基因數(shù)據(jù),錄入基因數(shù)據(jù)庫,然后這些小生命就不會再得到任何優(yōu)待。
比起這些小生命本身,發(fā)現(xiàn)它們的意義更為重要。
類似比鄰星這樣的紅矮星在整個宇宙的所有恒星中占到了70%以上,以前都認為這些黯淡的恒星無法孕育生命。
它們的耀斑比太陽活躍得多,尤其是在年輕時期,巨型耀斑釋放出的紫外線和x射線是太陽的上千倍,這會殺死所有生命。
但比鄰星這里的三顆自然行星中卻有一顆孕育出了生命,即使還在早期,也代表著生命在宇宙中并非是多么稀奇的事物。
費米提出了關(guān)于外星文明的悖論,德雷克和卡爾·薩根等人在綠岸基地總結(jié)出了“德雷克公式”。
德雷克公式共有七個因子,其中有三個因素直到如今仍舊不甚清楚,畢竟人類文明還沒有見過任何一個地外文明留下的痕跡。
但前四個因子卻已經(jīng)相當(dāng)明晰:
1、銀河系內(nèi)恒星數(shù)目
2、恒星有行星的比例
3、每個行星系中類地行星數(shù)目
4、有生命進化可居住行星比例
木衛(wèi)二和比鄰星b上發(fā)現(xiàn)的單細胞生物精確了第四個因子,銀河系中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數(shù)量比過去估算的提升了一大截。
不是幾千、幾萬,而是超過十億顆,平均每一百顆恒星中就會有一顆自然誕生過生命的星球。
將這個數(shù)字推廣到整個可觀測宇宙,存在生命的星球數(shù)量將會達到萬億億,也就是10^20個。
以這個數(shù)字來判斷,宇宙中曾經(jīng)存在過其他智慧文明幾乎可以說是必然的。
但為何他們從來沒有出現(xiàn)過,那就關(guān)系到另外三個未知因子了。
尤其是最后一項,一個智慧文明平均能延續(xù)多長時間,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可以參考的數(shù)據(jù)。
晨昏線將比鄰星b分割成了兩個半球,日半球的海面上漂浮著一座座數(shù)十上百公里長的巨型移動浮島,但它們卻不會穿過這條分隔日夜的界線。
夜半球上沒有任何一座浮島存在,從海面上看去一片寂靜,似乎沒有任何生命存在。
但事實并非如此。
穿過星球厚重的海洋,來到距離海平面數(shù)十公里的海底深處。
這里的水壓超過五千個標準大氣壓,漆黑一片的海床幾乎沒有任何光芒存在,只有幾座海底火山從裂縫中向外流淌著黯淡的橙紅色巖漿。
頭上長著紅色海藻,四肢是赤紅色葵花的海藻頭出現(xiàn)在了這片黑暗區(qū)域,在他的對面不遠處則存在著另一個怪異的生物。
全身上下的細胞像是流質(zhì)一樣隨著海水的波動而變化,比起擁有實在血肉的生命體,更像是用大量不同細胞拼湊起來的聚合怪物。
海藻頭的嘴唇開合,聲音在海底響起。
“普洛希瑪,那個綠皮蠢貨身后跟著一大批追隨者,就算我可以讓他發(fā)怒犯錯也起不到多少作用。”
“若真想要奪回星球,那就趕緊抓住這最后的機會?!?p> “等到拍賣會結(jié)束,我就會離開這里,到時候可沒有我?guī)湍懔?。?p> 被海藻頭稱為普洛?,?shù)纳镩_口回話了,聲音一點都不像外表那樣怪異,反而給人以大海一般靜謐的感覺。
“當(dāng)然,我們必然會成功的?!?p> 他的自稱并非是“我”,而是“我們”。
普洛希瑪是音譯的名字,實際上對應(yīng)的是“Proxima”,也就是比鄰星。
這個類似細胞聚合體的怪異生物并非別的,正是比鄰星b海洋中自然存在的微生物聚合體。
海藻頭,青衣人,石樂,在這之后的第四個黑之圣杯持有者便是普洛?,敗?p> 比鄰星b海洋中存在的所有生物在黑之圣杯的力量下被連為一體,普洛希瑪自此從混沌無覺之中清醒了過來。
在擁有了意識的那一刻,他唯一的愿望就誕生了:奪回這顆孕育了他的星球。